西城區(qū)柳蔭街!
再過兩百年,和府就要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是清代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建筑群。
整個和府可以算是京城最為豪華的建筑,僅次于皇宮。
和府前半部是富麗堂皇的府邸,后半部為幽深秀麗的古典園林,總占地面積將近六萬平方米。其府邸建筑莊重肅穆,尚樸去華,明廊通脊,氣宇軒昂,僅次于帝王居住的宮室。府后的萃錦園則銜水環(huán)山,古樹參天,曲廊亭榭,富麗天然;其間景致之變化無常,開合有致,實為華夏園林建筑的典范。
根據現有的文獻記載,在這塊位于京城前海西岸,被“蟠龍水”環(huán)抱著的
風水寶地上,元、明兩朝曾經有過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寺院,香火旺盛,游人如織,就連皇帝也來此禮佛上香。大約十六世紀中葉,該寺院才逐漸荒廢,淪落為明朝廷的供應廠;清朝入主京城以后,在這里建造大小不等的院落若干,供內務府等普通旗人居住。
乾隆四十年前后,在皇帝面前紅得發(fā)紫的和珅,相中了這塊四周縈水,遙接西山,而且又離“皇上家”不遠的風水寶地,遂以高價購買下這里的多處房產,建造成大名鼎鼎的“和第”。
劉全侄子這個身份到底還是好用一些,劉灝并沒有遭受到多少刁難。
宰相門前是七品!
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雖然劉全身上并無一官半職,但是,和珅管家這個身份也還是足以讓全國無數的官僚集體跪拜。
和府的大門,劉灝是不能走的,只能走偏門
“侄子,你來了!”剛剛進門,劉灝就聽到了記憶中一個熟悉的聲音。
“侄子劉灝,拜見叔叔!”
劉灝急忙躬身拜了一拜,雖然不爽大清朝這么多繁文禮節(jié),不過,劉灝也是心知肚明,想要在這個年代生存下去,就必須要按照這個年代的規(guī)矩做事兒。
而后,劉灝這才抬頭。
這個劉全跟影視劇當中的那個劉全還是有區(qū)別的,首先他的頭發(fā)很少,這家伙的外號劉禿子,和珅的管家。
這會兒劉全已經是年近五旬,雖然身上并沒有一官半職,但是,卻是有了一種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味道。
乾隆二十四年的時候,和珅和弟弟和琳雙雙考入了咸安宮官學,也就是這一年和珅的父親常保病逝于福建任上。和珅為了能繼續(xù)學業(yè)不得不向父親的生前好友同僚去借貸生活和學習費用。
在和珅借貸的過程中劉全一直陪伴在和珅左右,跟隨和珅東奔西走一次次吃著閉門羹。在當時人走茶涼的形勢下劉全不離不棄可見一個家奴的忠誠。這也為日后和珅寵信劉全埋下了伏筆。
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因為和珅的“得道”劉全也成了京城首屈一指的暴發(fā)戶。當時劉全就擁有房屋一百余間,當鋪,藥鋪,賬局數座,白銀過萬兩。
劉全為了顯示自己的財富和地位,在生活上極度奢侈,甚至有越等級的鋪張浪費現象。
在和珅倒臺時,與和珅同時入獄,被嘉慶帝宣布和珅二十大罪的第二十大罪之首犯。和珅自盡后,被判流放黑隆江。
當然,這會兒劉全還是巔峰的時候,乾隆寵信,和珅庇護,劉全的身份自然是尊貴無比。
劉全呵呵一笑,隨意的坐在椅子上:“劉灝啊,沒想到咱們劉家也是出了一個讀書人,現在也是舉人老爺了!“
“叔叔說笑,若非是叔叔從中打點,侄兒又怎么能成為舉人?”劉灝微微一笑,而后緩緩的開口道:“日后還是少不得讓叔叔提攜一二才是!”
劉全泡了一壺茶,慢條斯理的品茶,點點頭道:“嗯,咱已經給和大人說了,放心,咱們老劉家也該出一個讀書當官兒的人了,行了,跟我去拜見和大人吧?本屆主考就是和大人,如今你已經過了會試,拿了會元,少不得要去殿試,和大人少不得要提點你一下??!”
劉灝心里嘀咕,罵了隔壁的,你這畜生,也沒少要老子錢。
親叔叔,你特碼還要老子掏錢給你?
雖然心里痛罵不止,不過,劉灝還是忍住了并沒有說話,而是微微一躬身,客客氣氣的開口道:“那就有勞叔叔了!”
劉全呵呵一笑,倒也不急,看了一眼房間里的鐘表道:“倒也不用著急,和大人還在當差,坐!”
劉灝聞言這才坐了下來,倒是有些好奇的看著房間一角的鐘表。
清朝時期已經是有鐘表了。
以機械為動力、用珍貴材料做外殼、構造復雜的藝術性計時器。
華夏本是世界上發(fā)明計時器最早的國家。但自1601年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向天朝明萬歷皇帝呈獻第一件自鳴鐘起,陸續(xù)有西洋鐘表進獻宮廷。清康熙帝把西洋鐘表作為一種新科學加以重視,將西洋鐘表(也稱自鳴鐘)貯于端凝殿南端,并將此處命名為自鳴鐘處,還在宮內成立了做鐘處。
到乾隆時,鐘表已成為帝后們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不但在各宮殿內陳設,就連外出乘坐的車、轎、船、馬鞍上也都置有鐘表。因而每年都要使用大批新奇鐘表。
清宮內的18、19世紀鐘表數以千計。當時每一種鐘表生產數量極少,有的只生產一、二件,加之材美工巧,使這些鐘表成為藝術性計時器。自1840年后,幾經帝國主義焚毀、掠奪,損失慘重。故宮博物院現存鐘表,康熙、雍正時期的已無所存,只留下乾隆年間的一部分。
大清是個垃圾,八國聯軍也不是什么好東西!
估摸著時間到了,劉全這才帶著劉灝進入了府邸的正門。
劉灝跟在劉全的身后,謹小慎微。
而劉全則是在門口等候多時了,直到一頂轎子出現在了和府大門口,劉全這才屁顛屁顛的迎了上去,臉上寫滿了恭維的笑容:“老爺,您回來了!”
轎子上,走下了一個男子,看起來微微有些發(fā)福,但是,還是有一些眉清目秀,不是別人,正是和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