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奇幻

黑鐵之軍

第一百四十八章 千年長城

黑鐵之軍 夢武侯 2167 2022-09-18 08:00:00

  安提阿大營作為軍事重地,其內部的關卡自然不少——每一個區(qū)域都有士兵來回巡邏、并進行嚴格的審查。

  但艾爾弗雷德在向他們出示了錫德的戒指,并說明了自己的身份、講明來意后,也沒有受到太多的額外盤查,便來到了艾薩克長城的腳下。

  看著眼前高度超過十米的厚重高墻,艾爾弗雷德的內心涌起了許多的感情和想法:

  就和無數(shù)的王國人民一樣,艾爾弗雷德自幼便知曉艾薩克長城。

  而在父親與前線軍官、以及安德魯公的交談中;在兄長們與官員們的對接中;甚至是自己在政務院、軍務部的公文中,艾爾弗雷德都已經深入的了解了關于艾薩克長城的狀況。

  但直到此時此刻,他才親眼見到了艾薩克長城、這道庇護了王國五百多年的南境防線。

  雖然在近千年的時光中,艾薩克長城的名字未曾改變過,但它卻早已不是那個無數(shù)個歲月之前的、由卡俄基亞的賢明皇帝艾薩克親自下令修建的長城了——

  七百多年前,即使是在卡俄基亞帝國最為強盛的時代,皮留士人也一直是襲擾帝國邊境的強大力量。

  他們的存在,讓這個曾一度統(tǒng)治整個西洛里亞大陸的帝國,也感到了無比的困擾。

  在數(shù)次遠征無果后,帝國的皇帝艾薩克下令:

  在帝國的達西亞行省南境,依托險峻的地勢、修建起一道隔絕皮留士人的長城。

  在帝國的達西亞軍團、以及無數(shù)達西亞本土的帝國臣民的努力下,卡俄基亞帝國耗時十五年,終于修建起了這道綿延千里的長城。

  但事實上,雖然這道防線名義上是“長城”,實際上也不過是一道高度不超過一點五米的夯實土墻。

  可即使如此,自艾薩克長城修筑完成的那一天起,這道長城就成為了事實上的、隔絕了皮留士與西洛里亞文明的分界線。

  雖然在卡俄基亞帝國崩潰以后,皮留士人曾一度踏過了這道長城,并對其造成了不少的破壞,但當來自大陸的逃難者團結起來、組建了達西亞王國后,王國很快便從皮留士人的手中,重新奪回了這道防線。

  此后,王國便一直依托這道長城,抵御了來自皮留士人的一次又一次襲擊。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雙方的力量也在不斷的增長,這使得原先只是一道土墻的艾薩克長城,自然也無法滿足王國日益增加的防御需求了。

  在漫長的歲月里,在一次又一次的修繕、加固之后,長城才成為了如今這般巍峨的防線。

  艾爾弗雷德懷著崇敬的心情,登上了這道長城。

  剛一登上長城,巡邏的士兵們便發(fā)現(xiàn)了他,但士兵們很快就注意到了他手指上的戒指,也就沒有詢問他的來歷,而是繼續(xù)自己的工作了。

  但看見艾爾弗雷德的士兵畢竟還是少數(shù),駐守在其余位置上的多數(shù)士兵其實并沒有見到他。

  于是小王子便站在階梯處,并沒有急著走上前去,而是靜靜地觀察駐防士兵們的工作狀態(tài)和精神面貌,在心中進行著一些評判:

  城墻上駐防的士兵數(shù)量其實并不多,每五百米的防線上,只有一支五人規(guī)模的分隊進行巡邏;

  而在城墻之上,每隔百米,便會有一名士兵手持黑鐵制成的輕弩,注視著城墻百米以外的、郁郁蔥蔥的林木。

  但每一位駐守的士兵身旁,都設置有一個長號;且每一支巡邏隊伍的分隊長,也隨身攜帶了一個口哨——士兵的數(shù)量不多,但這種人員的安排,卻也可以在第一時間吹響警報。

  分隔巡邏路線的,自然就是烽火臺了,而這些烽火臺,也是防衛(wèi)系統(tǒng)的重要一環(huán)。

  烈日當空,這些身穿黑色軍裝的達西亞軍人們,依舊端著手中的鐵弩,神情嚴肅地注視著屬于皮留士人的密林,深怕自己漏看了什么。

  而在艾爾弗雷德的面前,剛剛走過去的那支分隊又重新走了回來:

  即使巡邏了數(shù)個小時,他們的步距十分整齊,完全沒有出現(xiàn)步調凌亂的現(xiàn)象。

  巡邏的士兵們不時便會把視線轉向南方,向下俯視密林,見下方沒有什么異常的狀況,士兵們便收回了自己的目光,繼續(xù)向前行進,卻完全沒有花費多余的精力、去關注站在防線內部的艾爾弗雷德。

  達西亞與皮留士人之間,已經許久沒有發(fā)生過戰(zhàn)事了,但這些軍人依舊嚴陣以待,沒有表露出絲毫的懈怠、或是放松的神情:

  因為那場發(fā)生在965年年末、966年年初的考文垂防衛(wèi)戰(zhàn),依舊在鞭笞著這些軍人的精神,讓他們不敢忘卻那些犧牲的戰(zhàn)友和民眾。

  每當他們有所松懈時,他們親密的戰(zhàn)友就會說出一個詞語鞭策他們——“考文垂?!?p>  就是因為這些士兵的相互鞭策、以及自我激勵,王國南境的軍人們才能不斷地鞭笞自己,提升自己,時刻的保持自己的狀態(tài)和戰(zhàn)斗意志。

  艾爾弗雷德就這么靜靜地看著自己腳下的長城、以及在長城上駐守的士兵們。

  直到正午的哨聲響徹整個大營,艾爾弗雷德聽到城墻下傳來了整齊的腳步聲:

  那是換防的士兵前來接替自己的戰(zhàn)友了。

  當成隊的士兵們整齊劃一地登上了長城、來到自己換防的崗位上時,那些先前注視著邊境的士兵們才終于放松了下來,抬手擦拭著不斷從自己的面龐上流淌下來的汗水。

  “部隊番號?”

  “第三戰(zhàn)團、第一連隊、第四小隊,前線狀況一切正常?”

  “一切正常,沒有出現(xiàn)意外?!?p>  “那就好,你們去吃飯吧?!?p>  換防的士兵和被接替的士兵們,都在進行著類似上文的對話。

  于是,在半分鐘之內,五百米內的、同屬于一支小隊的士兵們迅速集合起來,整齊劃一地離開了長城,前往伙房就餐。

  艾爾弗雷德也收回了自己的目光,與這些巡邏了一上午、渾身散發(fā)著汗味的士兵們一起離開了長城。

  但艾爾弗雷德并沒有和士兵們一起就餐,而是在一處距離長城不遠的、普通建筑的陰影中坐了下來,靜靜地看著那座厚重的長城,陷入了沉思之中。

  如果真的只是想確認長城的狀況、以及駐防士兵的精神面貌、訓練情況,他其實根本不需要親自來長城一趟——他早就已經知道了所有的信息。

  但艾爾弗雷德還是來了,因為他很清晰地知道一個事實:

  從文字中了解到的、事物的全貌,與自己親臨現(xiàn)場、親眼見證、親身體會的情形,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一個人或許可以從文字和數(shù)字中,就能夠制定出一個完美的計劃,并堅定的推行下去。

  但只有當他親臨現(xiàn)場,親身體會這件事情的始終,他才能夠切實地感受到這份決策的意義、以及他的決定所造成的結果。

  只有這樣,決策者才能夠進行審慎的決斷,保持自己的本心。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