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葬花吟
二胡始于唐朝,稱“奚琴”,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一種中國傳統(tǒng)拉弦樂器。
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華民族樂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樂器之一。
《葬花吟》詞作者是我國清代著名的小說家曹雪芹先生,作曲:王立平,改編:朱昌耀,演奏:朱昌耀。
《葬花吟》是《紅樓夢》一書中歷來最為人所稱道,也是藝術上最為成功的詩篇之一,展現(xiàn)了一個命運凄慘的人物藝術形象。
張焱烽覺得《葬花吟》能詮釋他題目里“自古紅顏多薄命,香消玉殞誰人憐,”就選擇了這首歌曲,因為林岳希望是只演奏純音樂,就選了二胡這種有代表性的民族樂器。
當張焱烽把琴調好了,閉上眼睛進入一種狀態(tài),這首《葬花吟》要想拉得好必須要冥想進入那種沉浸式狀態(tài),想象一下黛玉葬花時候場景,首先把自己感動了才能拉出那種感染其他人的曲子。
在情緒都準備好了以后,對后臺音響師點了一下頭,轉過身來坐正了身體,做好準備。
臺下的觀眾看到張焱烽已經(jīng)準備好了,伸長了脖子看向臺上,猜測他會演奏什么樣的曲目。
當鼓聲響起的時候,胥安平露出驚奇表情“他這是要走民樂風格嗎?”
“應該是吧,二胡不就是么,他這次的配樂感覺挺大氣的”隨著《葬花吟》前奏響起,洛心遠也不確定。
開頭的音樂一下子把人們拉入了亢奮情緒而不知自。
隨著二胡的進入,大屏幕開始出現(xiàn)了詩句,配合著詩句在聽這首音樂,感覺更加悲涼。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胥安平激動地站了起來看著大屏幕上的詩詞“這是《紅樓夢》的詩詞,他竟然把詩詞創(chuàng)作成音樂了?!?p> 不怪胥安平吃驚,在這個世界《紅樓夢》也是四大名著之一,但是沒有被影視化,就像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一樣。
在這里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紅樓夢》,總感覺沒有人能夠拍好它,眾口難調,拍攝被提上日程好幾次,都被《紅樓夢》愛好者看過演員后給否決了。
沒有一次選角能夠獲得大部分人認可,最后這部巨作就只能讓讀過的人在自己心里幻想著自己的《紅樓夢》。
其他三位導師也被胥安平的話震驚到了,張焱烽竟然敢改編《紅樓夢》的內容,不怕被它的粉絲們噴嗎?
而導師席上的席韻詩表面看似平淡,好像在閉眼欣賞的架勢,但是她的手出賣了她,自從二胡音響起,她的手激動的抓著椅子的扶手,盡量控制著自己的情緒,不讓自己因為過于激動站了起來。
她現(xiàn)在可以確定這就是那把吟傷,那把傳承了幾百年的二胡。
吟傷這把二胡制作工藝已經(jīng)不可考究,現(xiàn)在世上只有這一把了,它能拉出這最凄婉動聽的音樂,比別的二胡音質更優(yōu)秀,能夠讓人有種身臨其境魔力。
不過自從十年前它的主人隱退就再也沒有聽過,她想鑒賞那把二胡,每次都無功而返,真是可惜,這么看來這是他的徒弟了,能拿這把吟傷,應該是二胡造詣最好的一個。
難怪會那么有才華,原來是他的徒弟。
現(xiàn)場觀眾也有不少人讀過《紅樓夢》,當大屏幕上詩詞一出來,他們就知道這是出自哪里,剛開始還是挺反感的,覺得你一個小年輕怎么敢隨便打鴻篇巨作的注意。
隨著音樂的深入,音樂中包含了一種凄涼、無可奈何的情緒,將書中人物真實內心的感情色彩通過音樂非常完美地表現(xiàn)了出來,震撼著聽者的心靈,引導著聽者的思緒。
一些熟讀《紅樓夢》觀眾已經(jīng)開始不由自主地沉浸在黛玉惆悵、哀婉的情緒之中時,生出對黛玉的憐愛之情。
現(xiàn)場的情緒因為張焱烽再臺上的演奏,已經(jīng)從林岳的輕松景象變成了現(xiàn)在的悲傷情緒,甚至感情的豐富一些觀眾已經(jīng)開始淚眼婆娑了。
簡丹雅眼神有些哀傷“我只聽出了五個字珍惜眼前人。”
洛心遠感嘆道“他的那把二胡真是拉得好委婉凄楚呀,把人的思緒不由得帶入到紅樓夢中?!?p> 池星洲此時心情也不太好“他那把二胡太厲害了,拉得真是讓人有種撕心裂肺感覺,催人淚下,但還會忍不住地想聽。”
胥安平忍不住贊嘆道“配樂方面結合許多民族樂器,使這首音樂旋律更富有古典韻味,加強了整個音樂的層,在理解林黛玉這一人物形象、體會角色的內心及角色感情變化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現(xiàn)在的年輕人不得了呀。”
王立平先生賦予該作品悲劇色彩的同時,使聽者將自己的情感和劇中人物的情感緊緊聯(lián)系系在了一起,讓聽者跟隨著曲中人一同去體會,樂她的樂,悲她的悲,感受她的感受,由此產(chǎn)生共鳴。
在解讀整個《葬花吟》音樂曲調時,林黛玉不愿受辱、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性格明寫花,實寫人,讓這曲子更加動人心弦、令人神往。
在后臺的林岳神情稍微有些變化,以他的性格不會被這種音樂所影響,他還是很震驚,沒想到有人敢隨便亂動經(jīng)典,不過他也挺佩服張焱烽的,改編得連他這種沒什么感情的人都有情緒波動。
這第一場比試他自覺在音樂創(chuàng)作方面不如張焱烽,但是他還是不服輸,還有兩場比試,沒到最后誰也不知道結果,只是在配樂方面他暫時是服了。
他有自知之明,讓他來創(chuàng)作的話,他創(chuàng)作不出那種感覺的音樂,在這方面他不得不認輸,他對一會的投票有點忐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