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西漢那些事兒:文景之治

漢匈議和:冒頓之書

西漢那些事兒:文景之治 游家二少爺 2454 2022-07-30 10:00:00

  對外,反擊匈奴。

  對內(nèi),平定叛亂。

  劉恒向天下人證明了他是一個合格的皇帝。然,皇帝是一個不好當(dāng)?shù)穆殬I(yè),還有更多的挑戰(zhàn)等著他。

  不久,劉恒在長安,收到一封書信。寫信的人,是匈奴單于冒頓。

  冒頓是很厲害的人物,我在《西漢那些事兒:草根皇帝》第三卷《稱帝那些事》重點介紹了漢匈之間的關(guān)系。現(xiàn)在,來回顧一下。

  冒頓是匈奴雄才大略的軍事家、軍事統(tǒng)帥。他首次統(tǒng)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龐大強盛的匈奴帝國。

  冒頓的活動軌跡,與大漢王朝建立,同時進行。

  中原諸侯反秦,冒頓開始霸業(yè)之路。

  鳴鏑弒父,是他草原霸業(yè)的開始。

  攻破東胡,是他征服草原的第一步。

  北方諸多部落,臣服他。

  西邊強大的月氏,也被打得向西逃亡。

  漢高祖劉邦,被圍困白登山七天七夜。

  呂太后時,冒頓寫信辱后。

  他也特別能活,歷經(jīng)漢高祖劉邦、漢惠帝劉盈、呂太后、漢文帝??此眢w健康硬朗,再活兩年,也沒有問題。

  這一次,讓很多人感到意外。冒頓給劉恒寫的信,里面的內(nèi)容少了霸道欺凌,也少了囂張氣焰,反而多了點柔和。

  這份信有個中心思想:求和。

  明確表示,大漢和匈奴和睦相處,互不侵犯。

  來看一下,匈奴單于冒頓之書。

  書信開頭基本格式:向?qū)Ψ絾柡颉?p>  先打感情牌:匈奴與大漢和親,以及劉恒繼位對他說得那些話,甚合我意。

  指出現(xiàn)在漢匈之間的局面,是誰引起的:漢朝邊境的官吏侵?jǐn)_和侮辱右賢王。

  又為自己開脫罪責(zé):右賢王沒有請示我,卻聽信了后義盧侯難氏等人的計謀,同漢朝對抗。

  又談及對抗的后果:破壞了大漢和匈奴締結(jié)的條約,離間了大漢與匈奴昆弟關(guān)系。

  再指責(zé)大漢和匈奴處理爭端的態(tài)度:匈奴很積極,主動派使者前往大漢表明和平誠意。大漢先扣留匈奴使者,又不派漢使前往匈奴。

  冒頓為了展現(xiàn)出和談的誠意,懲罰右賢王讓他去攻打月氏。

  冒頓統(tǒng)治匈奴三十多年,知道一個道理,弱國無外交。所以,他要展示匈奴的強大,足以與大漢抗衡。

  他要彰顯匈奴的武力:匈奴精兵良將,戰(zhàn)馬強大吏,夷滅月氏,盡斬殺降下之。定樓蘭、烏孫、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國,諸引弓之民,并為一家。

  概括成一句話:北方草原,我說了算。

  冒頓不想過分刺激大漢皇帝,直接表明中心思想:與大漢恢復(fù)舊約,和睦相處。

  再告訴大漢皇帝,漢匈和好對雙方都有好處:不僅能夠使邊疆百姓得到安寧,還能使?jié)h匈世代友好。

  冒頓表達自己的意思,只是一廂情愿。他不知道大漢皇帝是怎么想的,派郎中系雩淺,出使大漢。并獻上駱駝一匹,戰(zhàn)馬二匹,駕車之馬八匹。

  為了爭取與大漢恢復(fù)雙邊關(guān)系,冒頓還退了一步:皇帝不希望匈奴靠近漢朝的邊塞,我詔告官吏百姓居住到遠離漢朝邊塞的地方。

  為了保證使者的安全,冒頓明確提了一個要求:使者達到后,請立即讓他回來。

  同時,這個要求還表明另外一個意思。你不放他回來,就是突破了我的底線,我們只能開戰(zhàn)。

  從這封書信當(dāng)中,可以看出。冒頓為了爭取漢匈和平,做出了很大的讓步。他主動派使者出使大漢,懲罰右賢王。大漢不想匈奴靠近邊塞,他也能答應(yīng)。

  按道理說,冒頓是北方強者,不僅是匈奴第二位單于,還是第一個統(tǒng)一草原部落的人。匈奴冒頓單于一向以殘暴兇狠著稱,為了權(quán)力,可以鳴鏑弒父。為了打贏東胡,他送戰(zhàn)馬,送妻子。

  他敢集中軍力,圍困劉邦。

  他敢寫信,辱呂太后。

  這一次,冒頓放下了身段,主動找大漢求和。

  有句話說得好,事出反常,必有妖。

  對于冒頓主動降低身段,與漢求和,有以下原因。

  1.匈奴剛擊敗了草原對手,自身消耗巨大,需要一個穩(wěn)定的環(huán)境,鞏固成果。尤其是月氏、西域諸國。

  2.漢文帝反擊匈奴,平定內(nèi)亂,讓冒頓看到了這位皇帝很強硬,是一個不能亂惹的對手。

  3.英雄遲暮。

  冒頓稱霸草原三十多年,他老了。他已經(jīng)沒有精力和野心與大漢開戰(zhàn),爭個輸贏。他退一步,不僅能夠保住現(xiàn)在的成果,還能為子孫爭取時間。

  冒頓使者前往大漢,抵達薪望。將書信交到大漢手中,返回匈奴。

  劉恒收到匈奴的書信,就會有兩個選擇。

  要么,與匈奴開戰(zhàn),血洗國恥。

  要么,與匈奴和解,執(zhí)行和親政策。

  劉恒召集朝臣討論,主題只有一個:是戰(zhàn),是和。

  按道理說,大漢剛反擊匈奴,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就該打下去。

  可,這一次又出現(xiàn)變故。

  公卿大臣,主張和。

  為了讓自己說話更有說服性,他們給出了三個理由:

  1.匈奴很強大,又剛擊敗月氏,定西域諸國,士氣正盛。(武力不能擊敗匈奴)

  2.匈奴疆域,不適合居住,得來無益。

  3.和親政策,是高祖定策,也是解決邊患最好的辦法。

  朝臣一反常態(tài),主張和。

  反擊匈奴的主戰(zhàn)派,也沒說打。

  劉恒也一反常態(tài),選擇和。

  既然選擇和,就要寫信告訴冒頓,大漢皇帝的意思。

  于是,就有了漢文帝之書。

  書信格式第一句:問好。

  然后,進入正題。

  你的使者郎中系雩淺送的書信,我收到了。書信內(nèi)容,我也看了。朕甚嘉之,此古圣主之意。

  再指出匈奴要為這次爭端負責(zé):漢朝和匈奴締結(jié)和約,結(jié)為兄弟,送給匈奴的東西非常豐厚。而,你們卻主動挑起事端,違背合約。右賢王得到懲罰,此事,我不追究,你也別深究。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

  劉恒又表達出一個中心思想:大漢愿意與匈奴和解,締結(jié)和平協(xié)議。

  但,劉恒提出了一個前提條件:守信。

  你要守信,不能破壞和平協(xié)議。進而,又傳遞出另外一層意思。你如果不守信,破壞協(xié)議,漢匈只能戰(zhàn)場相見。

  為了展現(xiàn)出劉恒和談的誠意,他派出了兩名使者。一位叫中大夫意,另一位叫謁者令肩。

  冒頓寫信,送了禮。劉恒回信,要還禮。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叫禮尚往來。

  大漢比匈奴富有,物質(zhì)豐盛,劉恒賞賜很豐厚。來看一下這份清單:皇帝穿戴的綺衣、長襦、錦袍各一件,比余一個,黃金裝飾的衣帶一件,黃金帶鉤一件,繡花綢十匹,錦緞三十匹,赤綈和綠繒各四十匹。

  這里有個問題,劉恒剛反擊匈奴,為什么選擇和談。

  對于,這個反常的現(xiàn)象,有以下看法。

  1.打,是劉恒的手段。和,才是劉恒想要達到的目的。

  2.匈奴勢力很強大,不好打。

  3.主和派占據(jù)上風(fēng),做通了劉恒思想工作。

  其實,我認為還有最重要一點。濟北王劉興居叛亂,讓劉恒的工作重心,從對外轉(zhuǎn)為對內(nèi)。

  就這樣,漢匈第一次矛盾升級,引發(fā)軍事沖突。冒頓寫信,劉恒回信,漢匈關(guān)系又恢復(fù)正?;?。從漢文帝和冒頓單于之間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解決問題。

  有時候,你主動退一步,降低身段,不是懦弱,而是強者。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