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王劉恒的抉擇:去長安當皇帝
功臣集團和劉姓皇族集團,反復召開會議。會議主題只有一個:立誰為帝。
這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經過多方勢力角逐,被立的人被推舉出來。
他就是代王劉恒。
皇帝最佳人選,被選出來了。但,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比如齊王劉襄,畢竟,齊國大軍虎視眈眈。
一旦,齊王劉襄不滿意這次會議的結果,就會殺進長安。
陳平不愧老謀深算,勸劉襄退兵的這個任務,他交給了朱虛侯劉章。
劉章是劉襄的弟弟,他去勸,能減少很多事。同時,功臣集團也是敲打劉章,把他擠出長安,順便試探他的態(tài)度。
劉章要向齊王劉襄傳達三句話。
1.誅呂取得圓滿成功。
2.迎立代王劉恒為新帝。
3.立刻撤軍歸國。
為了避免出現(xiàn)意外,功臣集團另外一個人登場。他就是灌嬰。
灌嬰得知長安局勢穩(wěn)定,對齊軍展開了攻勢。其中,齊軍的統(tǒng)帥魏勃,被請到了軍中。
灌嬰請魏勃,主要有兩點。
1.他教唆齊王劉襄反漢,想看看他有什么能耐。
2.解除他手中的兵權。
灌嬰和魏勃有一段留名后世的對話。
灌嬰直接數落他的兩大罪狀問:
你為何教唆齊王反漢?
你誅殺朝廷指派官員齊相召平,是大罪。
魏勃開始辯解,說了這樣一句話:失火的人家,哪有空先去傳話,后去滅火。
魏勃承認自己做的那些事。但,他不認為自己做錯了。魏勃言語上很硬氣,但,他出現(xiàn)了這樣的肢體動作。
退立一旁,兩腿發(fā)抖,像是嚇得說不出話的樣子,也不敢再說什么。
灌嬰看見這一幕,得出一個結論:庸人。
齊人都說魏勃很勇敢,其實是個平庸無能的人罷了,不會有什么作為!
灌嬰取消了魏勃的官職,但,也沒有治理他的罪。畢竟,魏勃助齊王討呂,也有大功。
這里有個問題:魏勃真的如灌嬰說的那樣,是個庸人。
也許是。
理由:被灌嬰嚇得不敢說話,還瑟瑟發(fā)抖。
也許不是。
理由:他得到曹參、齊悼惠王劉肥、齊王劉襄等重用,位居高位。還有誅殺齊相召平那些事。怎可看,也不是一個庸人。
那么,魏勃為什么會看見灌嬰瑟瑟發(fā)抖呢?
有兩種說法:
1.被灌嬰嚇到了。
他教唆齊王反漢、誅殺齊相召平,是死罪。
2.為了自保。
長安局勢穩(wěn)定,劉襄無緣帝位。他表現(xiàn)出很能干,就會被清算。
齊王劉襄撤軍、魏勃被貶,灌嬰憑借一己之力,阻擋諸侯西進,完成了任務。
陳平見諸侯不會有異動,就派人前往代國,迎接劉恒入長安,當皇帝。面對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代王劉恒又會如何應對。
長安使者攜帶詔書,來到代國的國都晉陽。以代王劉恒為首,在代王宮接待了從長安來的使者。
使者見該來的人,都來了,尤其是主角代王劉恒。使者當著代國君臣,傳達了一個喜訊:呂氏被誅,朝臣共同推舉代王劉恒為皇帝。
使者將詔書交到劉恒手中,傳達了來自長安的意見。
劉恒愣了半天沒有反應過來。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會被推舉為皇帝。
按道理說,常人聽到這個消息,會按捺不住喜悅。但,劉恒極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緒,先招待長安來的使者,后立馬召集朝臣開了一次緊急會議。
會議主題只有一個:他去不去長安當皇帝。
此時的劉恒,已經二十三歲。他能和呂太后、王太后、竇漪房等人過招,已經練就了深藏不露的政治頭腦。
使者讓他去長安當皇帝,他的第一反應:心存疑慮。
劉恒在想,為什么會讓他當皇帝?
劉恒看著詔書,還有蓋的玉璽,明顯是真的。但,他轉念一想,是假的。長安有一位皇帝,他去,豈不是與侄兒搶帝位。
當今皇帝是呂太后扶持,被朝臣廢除。漢惠帝還有三個兒子在世,也有資格繼承帝位。
退一步說,漢惠帝的兒子,都不能繼承帝位。那么,平定諸呂,出力最多的齊王劉襄有資格。
七弟淮南王劉長是呂太后養(yǎng)大,身份尊貴,也有資格。
帝位,怎么也輪不到他。
劉恒通過對時局的判斷,又根據自己的經驗,得出了一個結論:此舉,有詐。
這是功臣集團以帝位為誘餌,讓那些覬覦帝位的人去長安,消滅他們。
劉恒想去,擔心去了,回不來。
前來參加開會的人有很多,其中有兩個人被記錄了名字。一個叫張武,另一個叫宋昌。
張武,史料對他沒有詳細的記載。此時,只知道他有個官職,代國的郎中令。
宋昌,他的記載要多一點。
他的祖父叫宋義,父親叫宋襄。
對于宋義,這個人物并不陌生。
他在戰(zhàn)國末期,曾擔任楚國令伊。
諸侯反秦時,因預言項梁必敗,被楚懷王封為卿子冠軍。宋義最大的名聲,是被項羽斬殺,進而成為西楚霸王項羽走向成功的踏腳石。
宋義被斬,宋襄也被殺,宋昌卻躲過了一劫。及至,宋昌長大,他在代國發(fā)展。
劉恒對他很信任,給了他一個官職:中尉。
劉恒召集左右,問要不要去長安。
以張武為首的人,主張不去。
他們有以下理由:
1.功臣集團的危險性:多謀善詐。
他們是跟隨劉邦打天下的人,是驕兵悍將,有野心,還有實力。
只有漢高祖劉邦、呂太后才能駕馭他們。
呂太后去世不到兩個月,他們敢誅殺呂氏,血染長安。
2.不可信。
誅呂被殺,長安有一位皇帝,還有很多人對帝位虎視眈眈,為什么要迎立他?
他去了,最壞的結局:被殺。
張武給劉恒提了一個建議:稱病不往,暗中觀察長安的局勢。
以宋昌為首的人,主張去。
宋昌根據自己的認知,對目前局勢進行判斷,說了為什么要去?歸結起來,主要有三點。
1.天命。
秦末,諸侯并起,加入反秦。劉邦為什么能夠從劣勢,戰(zhàn)勝諸多豪杰,滅掉項羽,建立大漢王朝。
秦國依靠先輩五百多年的基業(yè),在秦始皇的時候,才兼并天下,建立大秦王朝。然,劉邦沒有雄厚的家世背景,也沒有富可敵國的財富,卻能三年反秦,五年滅楚,贏得天下。
這只能說明一點:天命所歸。
2.宗強。
劉邦建立大漢王朝,對權利進行了鞏固。其中,消滅異姓諸侯王,大封同姓九王。
現(xiàn)在,漢家天下,在外還有很多諸侯王。比如楚王劉交、吳王劉鼻、齊王劉襄、淮南王劉長、代王劉恒。
劉姓諸侯王強大,功臣集團也不敢任性而為。
3.人心。
漢興,除秦苛政,約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難動搖。天下人都念及大漢皇帝的惠民政策,不會有大動亂出現(xiàn)。那些陰謀著,就沒有用武之地。
功臣集團和劉姓皇族為什么能夠平定諸呂之亂,不是因為他們的謀強兵壯,而是人心向劉。
周勃入北軍,袒臂擁劉,一呼百應。
諸呂被殺,又說明天下人認定大漢皇帝只能姓劉,沒有人能夠取代劉氏的漢家天下。
宋昌利用這三點,得出一個結論:功臣集團推舉他為皇帝,不是欺詐行為。
隨后,宋昌又針對功臣集團推舉劉恒為帝,發(fā)表意見。
他先表達了劉恒為什么能夠有資格繼承帝位。
首先,他是漢高祖劉邦在世的兒子,且是年長的兒子。
劉邦有八個兒子:
長子劉肥得善終。
嫡長子漢惠帝劉盈英年早逝。
三子劉如意、五子劉恢、六子劉友、八子劉建被呂太后除掉。
現(xiàn)今,劉邦諸子中,就剩下第四子劉恒、第七子劉長。
漢制也延襲先秦,繼承順序執(zhí)行周禮:立嫡立長。
嫡長子漢惠帝一脈失去資格,那么,就只能選擇年長。此時,劉恒以前的兄長去世,他就是最大的。
其次,劉恒賢圣仁孝,聞名天下。劉長是呂太后扶養(yǎng),母家名聲不好。他是沒有資格與劉恒爭天下。
齊王劉襄野心太大,能力突出,令功臣集團忌憚,自然不會選。
功臣集團推舉劉恒,并不是有什么不軌之心,而是誅呂之后,爛攤子的事情太多,需要一個人去善后。
劉恒,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宋昌抽絲剝繭,力排眾議,為劉恒撥開云出見太陽。同時,也給劉恒灌輸了一個思想:帝位非你莫屬。
也告訴劉恒,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抓住了,你就坐擁天下,成為九五至尊。
劉恒內心的擔憂,充滿的疑惑,被宋昌解開,也給他一顆定心丸。劉恒聽后,會想:看來是真的,我有資格繼承帝位。
張武和宋昌,也說明了一個道理:同樣一件事,機遇與困難是共存。謹慎的人,只會看到困難。大膽的人,會看到困難,還會克服困難,抓住機會,迎難而上。
劉恒要做一個謹慎的人,還要做一個迎難而上,抓住機會的人。
左右大臣之言,劉恒聽進去了。但,他是一個穩(wěn)重的人,沒有立馬表明態(tài)度,直接說:好,我去長安當皇帝。
相反,劉恒很謹慎。
有句話說得好,遇見大事,猶豫不決的時候,要做個乖孩子,遇見事,要找媽媽商量。劉恒就是這樣,結束會議之后,他去見了母親薄太后。
劉恒把長安使者送來尊奉他為帝的詔書。以及,左右大臣關于去不去長安的事,全部說了出來。
薄太后聽后,問了一句話:你是怎么想的。
劉恒回答:他想去長安當皇帝,又怕有詐。
薄太后告訴兒子一個消息:她曾被一個人相面,說她生子當為帝。
劉恒得到這個預言,信心增加了不少。
他是預言中的真命天子。
薄太后的話,無疑又給劉恒又吃了一顆定心丸。劉恒聽后,還是猶豫不決,沒拿定主意。薄太后見狀,知道要孩兒當皇帝,就要做一件事:欲成大事,要利用鬼神造勢。
于是,劉恒又做了一件事:占卜。
古人信奉鬼神,占卜是門玄學,得到當權者高度重視。一旦,遇到大事,他們就會請示鬼神。
他們占卜材料,用的是龜甲。
龜甲占卜,起源于商,在劉恒時,已經傳承了上千年的歷史。
古人用龜甲,有以下原因。
它被譽為神獸,有一個霸氣的名字,叫玄武。
左青龍,右白虎。
南朱雀,北玄武。
它們被譽為,天地間四個神獸。
玄武是北方的神,它代表顓頊。再加上,玄武的殼,很特殊。烏龜背部的龜文中央有三格,代表:天、地、人。
龜殼底部代表十二地支。
龜背對應八卦中的天、地、人,也對應占卜理論中的天干地支。龜背紋路又與《周易》六十四卦一一對應。
龜甲,不僅是神獸,材質堅硬無比,還耐得住高溫燒烤。它還象征長壽,又與玄學匹配。因此,龜甲是占卜之術最佳材料。
占卜的人,嘴上念念有詞,把你想要做的事說出來,將龜甲投入火中燒烤。取出龜甲,根據它的情況,進行深層次解讀。
劉恒這次占卜,被記錄了下來。龜甲是一條大的橫向裂紋。
占卜者根據這一現(xiàn)象,進行解讀,說:大橫預示著更替,你將做天王。
他還說出了一個人名:夏啟。
啟是大禹的兒子,他讓公天下向家天下轉變,開啟了世襲制。禹是夏的開創(chuàng)者,啟是夏的繼承并發(fā)揚光大的人。
占卜者用夏啟,告訴劉恒,你也如他一樣,繼承父輩的一切,還要將父輩的功業(yè)發(fā)揚光大。
一般人聽到這樣的解釋,會很高興。但,劉恒相當不高興,還說了這樣一句話:我本來就是王,還做什么王。
言下之意,劉恒不想當代王,他想當皇帝。
他不想成為夏啟這樣的人物,而是成為大禹。劉恒是讀史書的,自然知曉前朝往事。夏啟繼承了大禹的天下,是一代君主。可,夏啟也有不好的名聲。
再加上,劉恒將第五個兒子(竇漪房所生),取名為啟。他,劉恒不當夏啟,要做就做大禹。
占卜者聽話聽音,聽出了劉恒對這個解釋不滿意,立馬采取補救措施,說了這樣一句:所謂天王,就是天子。
夏、商、周時,王是最尊貴的?,F(xiàn)在,皇帝才是九五至尊。
占卜者告訴劉恒,卦象顯示,他當為天子。
劉恒聽了相當高興,他是天子。
宋昌之言,說他有繼承帝位的資格。
薄太后之言,說他有帝王之相。
占卜者說,當為天子。
現(xiàn)在,劉恒徹底信了。他將會是天子。但,劉恒還是表現(xiàn)很謹慎。沒有因為這些言語,忘乎所以。
劉恒又做了一件事:派薄昭去長安探聽虛實。
薄昭是薄太后的親弟弟,也是僅存不多的親人。劉邦去世,呂太后同情薄姬的遭遇,釋放她去代,薄昭也跟著去。
薄昭是代王劉恒的親舅舅,屬于外戚。按道理說,外戚總會倚仗權勢,作威作福,欺壓百姓。然,薄昭是個例外。他不僅有薄太后的低調,還充滿才干。
他教導劉恒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
劉恒和薄昭關系不僅好,還對他充滿信任。因此,劉恒入長安,打探情況的任務,交給了親舅舅薄昭。
如果你認為去長安打探情況,是一件簡單的事,那你就錯了。
眼下,政局多變。長安那邊情況如何,沒人知道。
薄昭入長安,就要發(fā)揮自己的個人能力,利用自己的學識,與功臣集團打交道。你要從言談舉止中,且不露聲色,摸清對方的底牌。還不能讓對方,知道自己是什么底牌。
去長安,等待你的結果,充滿未知。
所以,要想做好這份工作。你不僅膽子要大,不怕死。還要心細,擁有洞察力和分析力。還要具備良好的交際能力和高超的心里素質。不僅要會發(fā)現(xiàn)問題,還要用大腦思考問題,得出一個準確的結論。
如果你認知水平有限,就會做出錯誤的判斷。一旦,判斷不準確,不僅會殃及自身,還會禍及他人。
如果你城府不深,就會被別人摸清底牌。畢竟,你打交道的人,是令人生畏的功臣集團。
對于劉恒而言,去長安人選,要具備兩點。
1.對自己絕對忠誠。
2.能力出眾。
恰巧,這兩點,他的舅舅薄昭滿足。
薄昭去長安,見了以周勃為首的功臣集團。他不僅與功臣集團相處和睦,還弄清了為什么迎接劉恒為帝的始末。薄昭得出一個結論:迎立劉恒為帝,是真的。
劉恒得知薄昭送來的消息,這才下定決心,他要去長安當皇帝。
他對宋昌說了這樣一句話:如你所說。
長安,我來了。
皇帝,我當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