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請你幫我進行實驗證實】
雖然這份文檔中并沒有任何實驗數(shù)據(jù),全部都是干干巴巴的理論知識推測,但王昱冉卻憑借著高超的原子能知識判斷得出來。
這些推測的可能性極高!
而且對方似乎非常清楚每一個操作步驟將會導致的結(jié)果,甚至許多理論推測都是在上一個推測的基礎上進行的。
這就好像打臺球,高超的球手會使用的連撞技巧。
球桿擊打白球,讓白球撞3號球,然后被撞的3號球再去撞5號球,5號球再撞7號球……最終彎彎繞繞,將11號球撞擊入袋。
這就要求球手對力道和每一次撞擊都做到絕對巔峰的控制力。
這個原子能愛好者,似乎就是這樣一個高手。
王昱冉通讀完這份文檔,立刻明白自己可能是遇到高人了。
即便是自己的老師,甚至是原子能學界那幾個泰斗和天才,估計都做不出這么精妙絕倫的推測。
但對方卻只是一個自己找上門的普通網(wǎng)友?
而且從對方的ID來看,對方似乎并不是原子能學科的專業(yè)科研人員。
她連忙打開微博,找到那個叫做“原子能愛好者”的網(wǎng)友的私信。
“你好,請問,這文檔里的內(nèi)容是怎么來的?”
她打心底不愿意相信,一個非專業(yè)科研人員的網(wǎng)友,僅僅是“原子能愛好者”,就作出了這種程度的推測。
如果按照這個推測來設置實驗,并且還擁有了實驗數(shù)據(jù)的佐證,那么基本上會將整個核電產(chǎn)業(yè)都向前推進一大步!
這可是足以進中科院甚至提名諾貝爾的成就!
對方似乎將文檔發(fā)送過來之后就一直在等待著王昱冉的回復,此時直接秒回。
“這都是我自己一點不成熟的小猜想?!?p> 小猜想?
王昱冉有些無語。
“你把這個發(fā)給我是什么意思?我的水平有限,恐怕沒有資格跟你進行技術(shù)探討?!?p> “我沒別的意思,就是想問一下,能不能請你通過你的資源來設置實驗,驗證一下我的猜想?畢竟我真的沒有什么核電方面的資源。”
能不能?
太能了!
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一個全新理論或技術(shù)的出現(xiàn),必然經(jīng)歷了科研人員無數(shù)個日夜的艱苦攻堅,而其中就包含兩個大的方面。
理論的提出和實驗的證實。
這兩者缺一不可。
這也就是為什么物理學家分為兩類,即理論物理學家和實驗物理學家。
理論和實驗其實也說不上誰更重要,如果理論物理學家提出的理論猜想超出了時代,那么就需要等待一個能夠?qū)⑦@個理論轉(zhuǎn)化為實驗,并且最終獲得成功的實驗物理學家。
就好比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1915年提出的,然而直到1919年才被愛丁頓通過實驗和數(shù)據(jù)證實。
也正是因為愛丁頓的實驗證實,愛因斯坦才一時名聲大噪。
當然,大部分超越時代的理論的實驗都是以失敗告終。
反之,如果理論物理學家所提出的理論就是當下正在面臨的技術(shù)難題,那么這種理論物理學家就明顯要稀缺于實驗物理學家。
畢竟每一個實驗物理學家都有設置實驗并且證實和證偽的能力。
事實上,理論物理學家和實驗物理學家的劃分界限并沒有那么清晰,如果理論物理學家提出來理論正是當下的難題,那么他們大都會自己進行實驗。
畢竟如果理論被證實,那么也就不用將成就和榮譽分一半給別人了。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理論是由這位網(wǎng)友提出的,如果自己能設置實驗并且證實這些理論……
那這些技術(shù)基本上就算作是這位網(wǎng)友和自己共同實現(xiàn)的!
“讓我做實驗驗證?你應該清楚吧?如果你的這些理論真的能被我證實,那就相當于把成就分給我一半?”
雖然心里感覺這位網(wǎng)友表述的理論推測可信度極高,如果自己進行實驗驗證,很有可能能得到不錯的結(jié)果,但王昱冉依舊老老實實地向這個原子能愛好者解釋了幾句。
“其實你完全可以想辦法自己進行實驗驗證,這樣一來應該能將你的收益最大化?!?p> 另一邊的張松看著王昱冉的解釋,會心一笑。
看來模擬中自己選擇王昱冉,不僅僅是因為她的外形而已。
我就說嘛!自己怎么可能那么膚淺!
人品應該也是自己考慮的主要因素之一。
要不然自己也不會和她在十幾年的相處中成為知己。
但現(xiàn)在,我本身就是不想要這些榮譽的呀!
“沒關(guān)系的,我不怎么在乎那些虛名,還是請你幫我做實驗驗證一下吧,畢竟這些理論也不一定能實現(xiàn)?!?p> 得!既然對方都這么說了,再推脫就顯得自己不知好歹了。
“好的,那我現(xiàn)在就聯(lián)系實驗室進行實驗!”
……
王歐予滿臉疲憊和無奈地回到辦公室。
上面給的壓力實在太大了。
可憐自己一把年紀,雖然稱得上一聲原子能學界的泰斗,但是領(lǐng)導卻不會顧及什么學術(shù)地位。
盡快取得一些技術(shù)突破?
你們以為技術(shù)是你們懷里的大學生嗎?想突破就突破?
一幫文盲,就知道為了向上邀功來壓榨我們這些一線的技術(shù)勞力。
真特么不想干了!
當年在武大當個研究型教授有什么不好!
沒事帶帶研究生,總比在這里受這個鳥氣要強得多!
“老師!您回來啦!”
看到王歐予推門進來,王昱冉立刻沖上前去,將手里幾張打印出來的A4紙揮舞得嘩嘩響。
“快看看這個!”
王歐予是王昱冉的研究生導師,所以私下里王昱冉并不稱王歐予為總工,而是直接喊老師。
王歐予看著自己的關(guān)門弟子,緊緊皺起的臉龐似乎舒展了一些,無奈的神色也多少褪去了點。
對這個學生,他還是很滿意的。
“這什么東西?”
“一個網(wǎng)友發(fā)給我的,想讓我?guī)退炞C一下,我想了想,還是覺得需要請您過目一下?!?p> 雖然這個實驗王昱冉自己就能通過她的資源獨立完成,但是她還是想請示一下老師。
一來老師的知識水平絕對是比自己高的,讓老師來判斷一下這個理論方案的可行性和注意事項也很有必要。
其次就是二人現(xiàn)在在同一個核電站工作,如果偷偷摸摸遮遮掩掩地進行實驗,最后萬一出了成績被老師發(fā)現(xiàn),那么豈不是在師生二人間橫了一塊不信任的疙瘩。
王昱冉了解老師王歐予的為人,自信老師不會做出搶奪學生機會的事情。
“網(wǎng)友發(fā)給你的?我說了多少次,別總在網(wǎng)上認識一些不三不四的人……”
王歐予雖然嘴里邊數(shù)落著王昱冉,但手上還是沒有任何遲疑地接過王昱冉手里的資料。
就如同王昱冉了解王歐予那樣,王歐予也十分了解他的這個學生。
這個學生的天分很高,既然她認為需要自己過目,那就說明她已經(jīng)決定去進行這個實驗了。
自己要做的,就是指出注意事項和后勤保障。
手里的文件還沒讀幾行,王歐予的臉上就露出了詫異的神色:
“嗯?用液態(tài)金屬鈉做慢化劑?這不是已經(jīng)被應用了的技術(shù)嗎?不……竟然是以液態(tài)金屬合金作為慢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