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一座城之殤
崇禎五年十月,夏季的炎熱早已褪去,但是陜西義軍領袖一座城卻依然感到一陣沒由來的煩躁,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將發(fā)生。
一座城輕撫額頭,看著眼前簡陋的輿圖發(fā)出一陣嘆息。
自從大明延綏巡撫陳奇瑜派總兵王承恩前來圍剿他們義軍以來,經(jīng)過幾日的大戰(zhàn),義軍損失慘重,活動空間也被進一步擠壓。
一座城敏銳地發(fā)現(xiàn)這一次明軍和以往的不一樣。如果說以往的明軍進剿之時,將領們都出工不出力以保存自己的實力為主,但是標營出身的王承恩顯然沒有這種顧及。
身為神機營副總兵,王承恩部使用的火器自然不是那些衛(wèi)所兵所使用的粗制濫造的火器。
實際上,明末的火器雖然爛,但不是工匠的技術不行。而是朝廷撥下的鐵料都被那些工部的老爺貪墨了,這讓那些鐵匠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縱然是魯班在世都束手無策。
當然,若是一些將領愿意出足夠的銀子,這些工匠還是能夠打造出質(zhì)量良好的火器的。
但是大部分的明軍將官都不舍得花這個錢,因為火器之爛早已深入人心,再說如果真的有這個錢多養(yǎng)一些家丁騎兵難道不香嗎?
當然王承恩顯然不在此列,出身神機營的他自然知道火器的強大潛力。因此他為自己的部下配備了魯密銃,還配備了各種輕重火炮,什么虎蹲炮、什么弗朗基炮、什么將軍炮,不一而足。
因此在官軍火銃、火炮、還有火箭的的強大火力之下,義軍的幾次突圍都被官軍輕易擊退,只留下一地的尸體。
而王承恩部在幾次進攻被義軍騎兵擊退之后,干脆圍而不攻,只是每天派一些嗓門大的軍士在義軍的寨門附近大喊招降的話。
這讓一座城尤為不安,雖然他一座城向來待手下的弟兄不薄,但是若是日子拖久了,難免人心思變。
況且現(xiàn)在義軍的糧食確實如王承恩部喊得那樣已經(jīng)快要斷絕了,這讓一座城大為頭疼。
至于殺馬,他一座城卻不舍得。他一座城為什么能夠力壓郝紅旗和一字王?靠的不還是他手下的這三百騎兵。
這些騎兵都是他一座城多年的老兄弟,大多數(shù)人早在他一座城還沒有揭竿而起只是在陜甘邊境作馬匪時就跟了他。
一座城突然間有一種后悔的感覺,想當年他一座城那是陜甘邊境赫赫有名的英雄好漢,手下三百馬匪誰人敢惹。就連那些有權有勢的商人,為了息事寧人,都會給他交過路費,當然他也識趣地放過了那些人的商隊。
當年的日子是多么的快活呀!后來陜北風云突變,他也在軍師的勸說下起兵反明。
一想到那個穿著道袍的糟老頭,一座城就來氣。
若不是那老頭忽悠他,說他將來有一天能夠成為九五至尊,他怎么會起兵造反。
雖然說,這些年起兵以來,他一座城也享受了很多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榮華富貴。比如那吳知府的那狐媚誘人小妾,還有那張同知家的清純小姐,這些之前他想都不敢想的女人不都任他采擷?
但是他之前的日子過的也不差,雖然達官顯貴家的女人他不敢碰,但是尋常人家的大姑娘小媳婦他想要的話直接去搶就行了,何必冒著殺頭的風險去造大明朝的反。
一座城越想越虧,他突然想起前些日子洪承疇使者的話,他是不是可以設個局誘殺了郝紅旗和一字王,用他們的人頭為自己換一場富貴?
但是實際上,人類的想法有的時候是相通的。
“大當家的,別不開心了,你看我給你送什么好東西來了?!?p> 一座城抬頭一看,卻是一個尖嘴猴腮的男人端著一個碗走了進來。
卻是他的心腹喬六郎,這小子猴精猴精的,平時就喜歡用一些小點子討他的歡心,因此被一座城收為親隨。
一座城接過那個碗,卻見是一碗狗鞭湯。
喬六郎討好道:“大當家的,這可是俺特意找來的狗鞭,用古方熬制。您最近不是搶來了一個小媳婦嘛,今夜一定能夠讓您大展雄風!”
一座城也沒有多想,端過碗就吞咽了起來。
片刻后,一座城突然感到有些不對勁,眼皮子格外的沉重,渾身上下都使不上勁。
喬六郎卻笑得格外詭異。
“大當家的該上路了?!?p> 一座城下意識的回應道:“上什么路,你把那小媳婦給我送過來就是的了?!?p> 喬六郎笑著說道:“親愛的大當家,我是請你上路呀?!?p> 說罷,喬六郎從懷中掏出一把匕首,刺入一座城的心臟處,又狠狠一攪。
看著一座城徹底的斷了氣,喬六郎一咬牙,用匕首把一座城的頭顱割下,用一塊布包起來。
他順利地以執(zhí)行大當家的命令為名義離開了義軍營地。
可憐前一刻一座城還想著出賣其他幾位頭領換取自己的富貴,下一刻他就死在自己部下的手里,不情愿地去見了閻王。
一座城一生作惡多端,若是真有閻王,他除了被打入地獄之外哪里還有什么別的出路。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喬六郎將一座城的頭顱獻到明軍的大營,而他也得到了王承恩的接見。
這一位王承恩可不是歷史上那位陪崇禎皇帝殉國的大太監(jiān),而是一位英武的中年將軍。
只見王承恩喝問到:“你是何人?”
喬六郎諂媚到:“小的乃是一座城那賊首的親隨,小的雖然身在賊營卻對大明一片赤子之心。我今日將那惡賊的首級送來,獻給將軍。希望將軍收留?!?p> 王承恩冷喝道:“一座城那廝當然罪該萬死,但是你這背主之徒,某家卻更加不齒。你去找閻王收留你吧。給我拖下去斬了!”
“將軍,饒命呀!”
王承恩卻沒有理會喬六郎的求饒,片刻后,隨著鬼頭大刀的斬下,喬六郎一命嗚呼。
嗚呼,不到半天工夫,這各懷鬼胎的主仆二人就先后一命嗚呼。
而在得知一座城死亡的消息后,義軍一片大亂。義軍的騎兵更是在二當家的帶領下想要獨自逃竄。步兵自然也不甘示弱,一時間人馬相互踐踏。
而王承恩自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在官軍的突擊之下,義軍大潰,尸骸枕籍,丟盔棄甲,倉皇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