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天在制作耒耜的時候,其他人也沒有閑著。
他們先是在莊遙的帶領下,將周圍泥土當中的石頭、樹根等等大一點的雜物,清理了出去。
然后配合洛土,開始修建圍墻。
洛土用一根棍子,在地上開始畫起了區(qū)域。
圍墻的區(qū)域將所有的屋子都包含了進來,還留出了一些空地,用來集會、制作手工以及小孩玩耍。
以棍子劃下的印子為基礎,每隔三步,釘下一個木樁。
為了防止木樁發(fā)芽,這些木樁都是被火烤過的。
在所有的木樁都釘完之后,又在木樁之間,橫著綁上一些木棍。
這些木棍綁好之后,圍墻的雛形就已經做好了。
接著,又是和泥了。
將干草和進泥巴當中,這樣可以讓泥墻變得更加堅韌,泥塊糊上墻后,不會掉下來。
和好泥之后,將泥塊拍在之前木頭做好的墻坯之上,等到泥一干,一堵圍墻就做好了。
最后在墻根下,使用石子加固。
圍墻的中間,流出了一門的空間。
門是用竹子做成的。
將竹子劈開成長寬一致的豎條,再將這些豎條交錯編織在一根根橫放的竹條之上。
和編織網(wǎng)子的方式一模一樣,經緯交錯,構成了一個竹板,也就是門扇。
橫著的竹子,還露出來了一截,用來安裝門框。
門框就是一根完整的竹子,在上面用石鑿鑿出來了幾個方形的洞,完全鑿穿,一一對應。
方形洞排列的間距,正好和門扇露出來的那些竹子吻合,從方形洞之中將竹條穿出來,又漏出來一截。
將這一截用麻布纏絲固定好,門扇就安裝在了門框之上。
在地上,還有半截木頭,可以將作為門框的竹子穿進去。
同樣的位置上,還有頂部的門框。
這是一根橫置的木頭,兩端分別固定著兩根和地面上一樣的木條,剛好可以從竹筒中穿進去。
上下的門框固定好之后,再將上面的門框固定在墻中。
這樣一扇可以自由活動的門就做好了。
圍墻和門做好之后,眾人都好奇的圍了過來。
圍墻超過了一人多高,從外面根本看不到里面。
別說是狼了,就是老虎也很難爬進來。
“有了這墻,我們再也不用守夜了吧!”
洛毛說道。
“守夜還是得守的。”莊遙道。
現(xiàn)在部落已經搬到大河的下游了,而且是平原地帶。
這里的動物更多,也可能還有其他的群落。
圍墻的作用,更多是防止狼、狐貍之類的動物。
但是對于人類來說,圍墻如同擺設了。
不過如果有其他部落的進攻,圍墻就可以發(fā)揮真正的作用了。
莊遙在圍墻的內側,還用竹子做了一些架子。
人站在這些架子上,可以瞭望,也可以射箭攻擊外來的侵略者。
其作用,就是后世莊園之中修建的角樓作用差不多。
對于如今的部落來說,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防止部落里的小孩子亂跑。
以前這群小崽子,在高地上亂跑,稍不注意就從山上掉了下去。
現(xiàn)在在平地上,這群小家伙跑的更歡實了。
如今他們都被“關”在圍墻之中,只需要一個老人就能看住。
孩子們在院子里無論怎么跑,也都不會丟了。
圍墻的外面,就是開墾的荒地了。
洛天的耒耜也做好了幾個,加上莊遙做的耙子,已經可以開始耕地了。
莊遙首先做了示范。
他將耒耜插入地里,然后輕輕的一搬,一塊地就被翻了起來。
然后他挑選了幾個擁有【耕作】天賦的人,開始犁地。
前面的人犁地,后面的人則用耙子繼續(xù)平整土地。
用了幾天的時間,部落周圍的一大片土地,全部都被收拾平整,散發(fā)著泥土的芬芳。
在平整好土地之后,又用石鏟等工具,將土地再次整理。
挖出一些土,做成了一條條的“壟”。
壟比周圍的土地高一些,壟和壟之間,相隔著大約一步寬的“溝”。
起壟的作用,能夠提高土壤溫度,方便排水、灌溉,可以很好地幫助植物成長。
將植物的種子種在壟上,然后將水直接灌溉到溝里,作物的根莖從溝中獲取水分,遇到雨季也能很好的排水。
很快,一片片整齊劃一的壟作耕地就出現(xiàn)了。
負責耕田和修建村落的眾人,基本都是來自于黑虎部落。
莊遙也體驗了一把“奴隸主”的感覺。
起初,黑虎部落的眾人,還覺得不用打獵是一件美差事。
但是過了不久,他們就叫苦連天。
因為種地比打獵累多了。
打獵的時候,雖然危險,但是很多時間都在趕路或者等待獵物。
尤其有了弓箭,打獵的效率很高。
可是留在部落里干活就不同了。
他們時刻不停的在搬運木樁、搬運泥土。
亦或者就是在地里翻地、平地。
好不容易歇一會,還得面對頭頂?shù)奶枴?p> 尤其是在翻地整地的那幾天,莊遙為了搶時間,讓所有人從早干到晚。
沒辦法,播種的好日子就那么幾天,萬一遇到下雨天,之前的工作豈不是白干了。
終于,在立春過后不久,部落的莊稼全部種下了。
來自于黑虎家族的人,各個累的起仰八叉,同時他們心中懷疑,這個莊遙到底想要做什么呢?
春季搶耕成功后,莊遙又選擇了一些負責打理田地的人。
有男有女,一共二十人。
都是正式的部落成員。
莊遙以步為丈量,每六十步為一邊,一共二百四十步為一畝。
這一畝土地,大約有五百左右平方。
每個人負責打理兩到三畝地。
不過在平地、耕地、播種以及收割的時候,卻是所有人一起工作。
這些人只負責耕種以及平日的澆水工作。
莊遙清楚,依照現(xiàn)在的生產力,要想靠著耕種這些土地養(yǎng)活整個部落,是有點異想天開。
除非以后擁有了熟練的農民,以及更好的種子,才能讓農耕事業(yè)更上一層樓,成為主要的食物來源。
莊遙將從系統(tǒng)當中學到的耕作知識,一一傳授給了這些人。
當然,種植的作物不止這些主食。
在農田的旁邊,還有一些菜田。
種植了蘿卜、冬葵、韭菜和蔥一類的東西。
蔬菜生長周期短,比如韭菜,割的越勤,長得越快。
菜田由五人看守,洛泉全權負責。
莊遙滿心期盼,第一批韭菜的長成。
莊稼算是種上了,但是真正的農耕社會還差得遠。
部落里最重要的糧食來源,還是來自于漁獵和采集。
此時部落的人口超過兩百人,所需的食物也遠遠超過了過去。
在莊稼種好之后,莊遙又將工作重心放在了他之前一直給予厚望養(yǎng)殖業(yè)上。
不過在此之前,木劫又帶來了一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