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的那天,我背了書包,跟著母親到學校去報名去了,初中的學校又要比小學學校大出不少來,可能這是第一中學的原因吧,我之前的小學是第三小學,按道理來說第一應該對標著第一嘛,后來我去第一小學參觀了一下,確實要比我的小學學校大許多。
我跟著母親進了學校,第一眼就看到了那一棟獨立的辦公樓,上邊還有著“逸夫樓”的字樣,當時我還在思考著這逸夫樓為什么取這名,問了一下母親,她也不知道,后來上計算機課的時候才查了一下,頓時明白了這是一個富豪捐贈修建的,然后在心里面感激了他一下。
我和母親走到了二樓的新生報名處,里面有些個人,我們稍微等待了一下,然后就輪到我們了,我從書包里掏出來錄取通知書,遞給報名處的老師,他從中取出一張憑證,然后把剩余的還給了我,母親交了幾十塊的本子錢,我填好報名信息,然后拿了憑證就回家去了。
到了星期一正式開學時,母親就沒有跟著我一起來學校了,我聯系了之前的一個同學,然后一起去了學校。
到了學校,我看到校園里到處都是學生或者家長,然后找到了初中的教學樓,從樓梯擠了上去,這墻上貼的許多的a4紙,上面打印出來了我們新生的分班情況,我一個班一個班的在紙上找自己的名字,后來才發(fā)現我被分到了最后一個班里了。
我們初一新生一共分了十個班,我就到了第十班了,而我的好友則被分到了五班,沒辦法這個又不是我可以決定的,十班就十班吧!
我走進十班的教室,找了一個位置坐下,環(huán)顧了一下四周,看看有沒有自己認識的人,結果找了半天,才發(fā)現有之前小學同班的一個女生,我也不太好意思上去打招呼,就默默的坐著,從包里翻出本子來,開始發(fā)呆。
一會兒,我旁邊來了一個同學,我們交談了幾句,算是認識了一下,終于等到了學生來的差不多了,老師進了教室拍了拍手示意著我們安靜下來,班主任和我們各種做了自我介紹,然后這天就這樣結束了。
我去了五班等待了好友,然后一起同了一段路,各自回到了家里。
到家后母親和弟弟便詢問了我的分班情況,明顯母親對我分配的這個十班有所不滿意,在她的眼里第一班和第二班才是好班,不過現在也沒有什么辦法,我耐心的解釋了好幾便她才沒有再對這個十班耿耿于懷。
晚上我們給父親通了電話,我詳細的給父親解釋一下一下十班的原因,父親這才明白過來這分班是通過抽簽的,與一二班沒有什么區(qū)別。
后面我就在學校里面學習了,偶爾要月考的時候母親就會到街上去買一些新鮮肉回來做給我們吃,我上初二的時候,弟弟也升到了初中了,他去了第二中學了,不過離租的房子還是很近,就在我們小學的后邊。
后來等我和兄弟升了高中之后,母親就跟隨著父親去打工了,我們也要每隔一周才會回家一次,爺爺和奶奶這時都到了城里來照顧我們三個了,現在主要是照顧堂弟了,我們就每周會來一次,拿一點點生活費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