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薄衣初試,綠蟻新嘗

167、《著名唐代詩人王昌齡之慘死》

  【讀詩有感】

  薄衣初試,綠蟻新嘗——

  168、《著名唐代詩人王昌齡之慘死》

  作者:顧雪林

  王昌齡是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和李白、高適是好友。

  在王昌齡的眾多七絕作品中,《芙蓉樓送辛漸》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首: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寫作此詩時,王昌齡任江寧縣丞,好友辛漸前來探望。

  離別之際,王昌齡一路陪同,從江寧直到丹陽,從一座城送到另一座城,足見兩人的友情之深。

  所以,詩人一下筆,便飽蘸著自己對朋友的深情厚誼。

  但,鮮為人知的,是王昌齡之慘死。

  王昌齡之死,史書記載不詳,蓋因為當時正逢“安史之亂”。

  但是民間傳說很多。

  據(jù)傳:天寶14年(755)初冬,安祿山起兵造反,“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钡诙炅?,李隆基倉皇西遁,下詔勤王。

  11月,王昌齡離開龍標,道經(jīng)河南亳州,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12月,王昌齡逃難至河南亳州。

  當時,北風呼號,飛雪飄零,河南道亳州刺史府內(nèi),燈火輝煌,鶯歌燕舞。刺史閭(讀如呂)丘曉和大詩人王昌齡推杯換盞,開懷暢飲。閭丘曉四十多歲,白面無須,長著一雙細長蜂眼,喜怒不形于色。王昌齡六十多歲,一臉絡腮胡,豪氣縱橫,時任龍標縣尉。安史之亂爆發(fā),他心憂遠在長安的母親,歸心似箭。途中路過亳州,閭丘曉久聞王昌齡大名,留住宴飲,賓主兩歡。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王昌齡喝的微醺,面色通紅。閭丘曉清清嗓子,慢條斯理說道,久聞王龍標大名,奈何緣吝一面,今日一見,果然氣宇不凡。不知王龍標肯否賞臉,即興賦詩一首,以助今日之興。

  王昌齡慨然大笑,聲震屋宇,脫口而出:奸雄乃得志,遂使群心搖。赤風蕩中原,烈火無遺巢。一人計不用,萬里空蕭條。

  閭丘曉臉色微變,強笑道,奸雄就是安祿山逆賊,閭某雖然愚鈍,還是能聽懂。不知“一人”是誰?王昌齡道,一人便是張公九齡。張公執(zhí)宰期間,初見安逆,就看出此人腦生反骨,日后必成大患,勸圣人(李隆基)將其誅殺。奈何圣人聽信李林甫讒言,不僅沒殺,反而將其加官進爵,終于釀成今日之禍。

  閭丘曉臉色大變,離座而起,叫道,大膽狂徒,竟敢指斥圣人之非。圣人明如日月,怎會受奸賊蒙蔽?再說你個小小從八品縣尉,也敢信口雌黃?王昌齡由于多喝了幾杯酒,忍不住氣往上沖,也大喊道,國家傾頹,就壞在你們這幫溜須拍馬之徒手里?,F(xiàn)在安逆橫肆,你不思厲兵秣馬,勤王報國,反而恬嬉如昔,真正不知羞恥。

  閭丘曉聞言,氣急敗壞的喊道,來人吶,給我拉出去,砍了。

  王昌齡之死,有人說是“砍了”;有人說是“杖斃”??梢娝赖煤軕K。死時,王昌齡已經(jīng)六十多歲了。

  王昌齡出生的年代,正是開元全盛時期。

  杜甫有詩曰: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開元十二年(724年)晚秋,秋風蕭瑟,落葉飄零,王昌齡告別了多年的游俠生活,決定從軍入伍,征戰(zhàn)沙場,出人頭地,揚名立萬,光耀門楣,時年26歲。

  2年多的軍旅生涯徹底改變了王昌齡三觀,他發(fā)現(xiàn),當游俠和當士兵,絕對是兩種不同的人生。

  他有剛參軍的躊躇滿志:《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他有征戰(zhàn)沙場的沖天壯志?!稄能娦小罚呵嗪iL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安史之亂爆發(fā)后,被貶為“龍標尉”的王昌齡,覺得天下大亂,逃難中的朝廷似乎沒有力量再來顧及他們這些貶官罪臣,幾經(jīng)考慮,他決定出走,于是私自離開了貶所。

  王昌齡的大膽決定,今天看來,很有些鹵莽。其一,當時流亡朝廷尚在,依然為天下所共尊;擅自離開貶所,為法度不容;其二,兵荒馬亂之際,越偏僻的地方,往往越是最安全之所在,若從避難的角度考慮,最佳的選擇就是留在龍標。

  從王昌齡之所以甘冒風險離開龍標來看,其間肯定存在某種更大的誘惑,促使他不計后果。那么這個誘惑究竟是什么呢?無詳細史料記載。

  后人分析:有人說他想投奔李白;也有人說,他想投奔高適??墒牵敃r李白和高適已經(jīng)各投其主,且為戰(zhàn)場上的對手。

  不知為何,王昌齡來到了河南亳州?釀成此慘禍!讓人惋惜。

  后來,在張巡、南霽云等睢陽守將死難后,張鎬對河南道亳州刺史閭丘曉的見死不救、姍姍來遲表示出最大的憤怒:他直接杖殺了閭丘曉!

  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唐時自簿尉以上即不加杖刑。張鎬杖殺閭丘曉,時開軍政大員直接誅殺地方官吏的先河。

  閭丘曉為人傲慢剛愎,他之所以遲遲不救睢陽,可能是意圖自保,也可能是對張鎬不大瞧得起。因為張鎬起自布衣,史書上說他從布衣到宰相,僅用了3年時間。

  在行刑的時候,閭丘曉露出一幅可憐相,乞求張鎬放他一條生路,理由是家中還有高堂老母需要贍養(yǎng)。張鎬冷冷地看著他,緩緩說道:“那王昌齡的老母又由誰來養(yǎng)呢?”(可見當時,王昌齡之死,在社會上影響很大)

  聞聽此言,閭丘曉默然伏法。

  通過對睢陽城的被圍以及張鎬杖殺閭丘曉一事的分析,我們可以得知,殺害詩人王昌齡的兇手為亳州刺史閭丘曉!

 ?。?023年8月14日凌晨4:43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