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映在采薇姑娘的臉上,仿佛她臉上猶有淚痕。世間多苦,似乎沒有一個人是快樂的,縱使皇帝也慨莫能外,嘉慶皇帝不也是這樣么?袁承天本是悲天憫人的心腸,見采薇姑娘戚戚神傷,不知道該當(dāng)如何安慰于她。其實(shí)他又何嘗快樂過,總是看萬物悲傷,也是這一生都在困苦罹難中前行,沒有后退可言!
她這一夜在海中掙扎似乎也困倦了,又沉沉睡去?;鸸庖婚W一滅間,照見她美麗的睫毛,仿佛初生嬰兒一般的可愛。忽然睡夢中采薇夢囈道:“義父,你不要離采薇而去好不好?你若離去,世間留下采薇好孤單寂寞?縱有袁大哥衛(wèi)護(hù),別人不得侵犯,——可是他心有所屬……清心格格……他是永遠(yuǎn)忘不了的。我又該寄身何處?……茫茫大地,何處為家?義父你莫走,天下興亡還要你去管!你竟這樣無情無義地舍我們而去,丟下我一個人在黑暗中,苦苦掙扎,不知明天會如何?采薇一個人在世間好苦!”她在夢中猶自哭泣。袁承天見這情形,心也碎了!
不知不覺東方發(fā)白,忽然袁承天忽覺周身麻林,竟是動彈不得。睜開雙眼,只見自己竟被繩索捆綁,不得動彈,張眼向一旁看去,只見采薇姑娘亦是受縛。她嘴里被塞了布,不得言語,只是眼睛轉(zhuǎn)動,看著袁大哥,似乎求肯!這時一株柚子樹后走出,只見幾個身穿直裰,頭卻束發(fā),讓人見了覺得好生奇怪,有不倫不類的感覺。他們見袁承天醒轉(zhuǎn),便跳躍而來,口中咿咿呀呀,不知說些什么?采薇姑娘一聽,自然明白這是閩南代土著的方言,非是別人所能聽懂,皆因仿佛夷國語言。為首那人面目看似斯斯文文,不見兇惡,來到袁承天面前戟指說著什么話!采薇姑娘聽在耳中,自是明白,因為早年間她曾隨義父到過那閩南諸島,多少知道他們的土著方言。所以聽了心中大驚,原來他所說的是詰問這袁承天可是清廷派來的走狗鷹犬?只是袁承天不懂閩南土著,一臉茫然,不知所云?
這土著頭領(lǐng)隨后對身后幾人吚吚呀呀說話。采薇姑娘從他們談話之中得知他們是明朝后裔,不肯降清的大漢子民,只因先人流落南方,與深山之中土著女子成婚,所以后人便言語全然不是漢語,皆是當(dāng)?shù)乜谝?。他們雖經(jīng)百多年,然心念故國,不忘明室,所以不肯剃發(fā)易服,市廛自然不能去,只有躲避山野海島,是以以直裰束發(fā),表示不忘明室。他們說了好一會,一個粗壯大漢不耐煩,口中叫著要?dú)⒃刑臁灰蛩碇鍑律?,所以被他們誤以為是清國奸細(xì),前來海島刺探消息,因為先前便有幾批清國細(xì)作前來海島,皆被他們射殺。今次以為他們兩個人便如先前那幾干人所為,所以便要?dú)⑷恕?p> 采薇姑娘聽聞他們商議要?dú)⑷?,心中著?shí)著急,可是苦于自己不能說話,一時無計可施。這時眾人身后走出一位土著女子,伸手摸了摸袁承天的耳朵,格格笑著說話。后面幾個大漢聽了都不懷好意哈哈笑了起來。袁承天自然不明所以,怔怔然。采薇姑娘心中暗暗叫苦,原來那土著女子所言便是要?dú)⒘嗽刑?,你說這話能不讓采薇姑娘駭然失色。其實(shí)古已有之,屢見不鮮,遠(yuǎn)且不言;近的便如屈大均屈先生所作的《菜人哀》一詩,更是讓人讀之傷心無地。可見亂世人命賤如狗,這也是歷朝歷代所難幸免!有時人說上天愛人,可是為何亂世都不如太平犬?
袁承天雖然不懂他們言語,但是從他們言語表情上依稀可猜出他們不懷好意。他心想如何脫困。怎耐身上縛有繩索,堅韌異常。他雖運(yùn)力欲崩斷繩索,奈何力有不逮,難以脫身。這時一名身穿短衣漢子手提一把尖刀,明晃晃砭人眼目,冷呵呵走近,提刀向他胸口插落。采薇姑娘閉上眼睛,心想袁大哥性命休矣。袁承天此時始知他們要行兇殺人,心想:難道我要命絕于此不成?他眼前仿佛又見死去的爹娘!長嘆一聲:爹娘,孩兒不肖,丟了先祖的英明,丟了先祖的臉!真無顏見于先祖!
忽然天空中一道霹靂從上而下,直直擊打在一株大柚子樹上。樹木斷折,正砸在那提刀的漢子頭頂,立斃當(dāng)場,就此殞命。蒼穹之中,陰云之上,隱隱有龍在長舞。眾人驚愕不已。也許天上有神,地上星主,皆有定數(shù)。余下眾人只是怔了片刻,便又有一個壯漢將那死尸踢在一旁,不加理會,徑自撿起尖刀又再向袁承天走去。忽然天上起風(fēng),風(fēng)起突然,形同旋渦,將地上山石樹木盡皆連根拔起,不見蹤影。
待得袁承天睜開眼,風(fēng)平浪靜,只有他和采薇二人還在原地,毫發(fā)不傷,真是奇哉怪也?也許冥冥之中自有神助,否則何以只將那些土著的惡人收去,于他二人分毫不傷?袁承天身上繩索落在腳下,手腳得已活動,喃喃道:“可憐他們都送命而去?”采薇姑娘這時也得自由,笑道:“你還可憐那幾個惡人?他們險些便要?dú)⒘四??你還可憐人家?真是不可理喻!”
袁承天不好意思,搔頭無以為對。這時天氣由適才陰沉駭人轉(zhuǎn)為晴空萬里。有時這蒼穹變化讓人不可捉摸,有時人定勝天也不過妄言!
袁承天這日來到袁枚墓冢前,只見冢上有離離花開,左右兩旁各有柚子樹,仿佛衛(wèi)士守護(hù),可見神靈自有護(hù)衛(wèi),讓袁前輩英靈永存,有時人的至誠和俠義可以感動天地,便如那六月飛雪,竇娥之冤,天地為之呼嘯變色,能不讓人心驚。他心中默禱:前輩,今次晚輩無禮,要掘墓帶你骸骨重回中土,回轉(zhuǎn)丐幫總舵,讓你魂歸故里。小子無禮褻瀆望前輩勿怪為是!采薇姑娘見他說的至誠心想袁大哥為人忠義千秋,碧血丹心,是位俠義中人,可是他的遭遇卻如此不堪。爹娘早歿,不在人間,讓他遍嘗人間苦難,亦使得他周遭至親之人都橫遭不測——想到此處,忽覺不對難道義父之死亦是受他牽連?可是想想不對,義父是看透世情,不內(nèi)世俗所羈,情干自愿赴死,又與袁大哥有什么相干?
袁承天用布傘遮住陽光,向袁枚墓冢拜了幾拜,心中默禱:袁幫子,小子這便掘開你的墓冢,取出遺骸,回歸中土,不讓你在此處凄惶無著。采薇姑娘見袁大哥這樣情深意重,心想:我聽義父說這袁大哥是天煞孤星,命格如此,誰也無法改變;一生顛沛流離,總不得安穩(wěn),仿佛上天已定!豈難道袁大哥真的孤苦伶仃,總是命運(yùn)???可為什么上天如此不仁,讓宅心仁厚的袁大哥命運(yùn)如此不濟(jì)?是命運(yùn)使然,還是人為?似乎不得而知?
待得袁承天將袁枚遺骸收拾背負(fù)于背后,便和采薇姑娘來到海邊,登上他們先前伐木編作木筏,他們要漂泊海上,回歸中土。
行在海上,采薇姑娘見袁承天劃動木楫多有不便,便說道:“袁大哥你何不放下袁幫主遺骸,以便行事。”袁承天心想不錯,便放下遺骸。又是夜晚,天上星起,照耀人間,海水波瀾上下起浮,仿佛托動乾坤,人在蒼海仿佛微不足道。袁承天忽然道:“朝作清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落花有淚因風(fēng)雨,啼鳥無情自古今。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采薇姑娘不明所以,便問端地。
袁承天道:“以前我不懂人間大義,自從跟隨師父多讀詩書,便明白有時人間大義真當(dāng)以死爭。中華人物,堂堂上國風(fēng)范,其是他族可堪比擬?”采薇姑娘道:“義父在世常說他平生最為欽敬的一位人物——便是尊師‘不老仙’趙掌門;他為人節(jié)義,可說禮儀仁孝,可為世人楷模,一時之典范,余人皆不堪論?!痹刑斓溃骸扒饚椭餮赃^其實(shí),世上除了昆侖派,還有武當(dāng)、崆峒、少林諸派,豈止我昆侖派可堪大任?”采薇姑娘不以為是道:“世上盡多沽名釣譽(yù)之徒,少有清心寡欲之人!袁大哥,你說現(xiàn)在咱們談天說地,而百年之后夫復(fù)如何?人生也許不過大夢一場,生而何歡,死而何懼?我們來也空空,去也空空,不帶走一絲塵埃!又說什么龍爭虎又斗,只不過一場空歡!”
袁承天聽她說話,手下不停,依舊滑楫,心想:我以前也這樣想,可是人活著便要有理想,豈能與草木一秋!便如先祖袁督師一般凜凜威名于天地之間而不朽,百年抑或千年之后依舊有人會記念于他,這才是真正的英雄所為!
采薇姑娘覺得困了,便枕在袁承天的肩臂,仰看星月天空,心中便想:如果這樣一生一世與袁大哥長相廝守,永不分離,那該多好?她的臉上洋溢著笑顏,仿佛如花開放!人世間美好的事也末過如此吧?與心儀的人一路前行何其幸甚!
木筏行在海上自然沒有大船行得快。袁承天看天上北斗七星,一路而北而行。這日正行之間,忽然后面駛來一艘大船,張開風(fēng)帆,甚是迅速,不刻便趕來。只見船頭一人,神情甚是倨傲,再仔細(xì)一看差點(diǎn)驚呼出聲,原來那人卻是丐幫叛徒蕭遲月。他身后則是于令儀——枉想篡位奪取丐幫幫主之位的那個少年。昔年君山大會事情敗露,二人被大內(nèi)高手摩云手楊契丹所救走,此后聽聞為朝廷所用。他們二人效力于多鐸麾下,——而這多鐸野心非小,志在軍國大事。他廣會搜羅天下英才為其所用,意在皇位。只是無憑無據(jù)嘉慶皇帝也實(shí)在無法,更兼他是本朝股肱之臣,位列攝政王,有時還會挾持君子,因為這是大行皇帝當(dāng)年授以權(quán)柄,本意要助皇子朝政,輔佐君子,可是有時事與愿違,誰成想這多鐸為人表面謙虛恭上,實(shí)有干國忠良之姿態(tài),亦有當(dāng)年王莽之能,以惑眾人。和碩親王舒爾哈齊很是看他不起,因為事出反常必有妖,便時時注意其行動。多鐸亦發(fā)覺舒爾哈齊處處與自已制肘,心下怨恨,如若旁人他早已發(fā)難,只是礙這舒爾哈齊亦是皇叔,自己一時也無法可施,如若別人他早折子迫其皇上將其殺之,饒是如此,幾次派人刺殺舒爾哈齊,都是無功而返。甚是氣惱,可是想想只有釋然,只侍將來一有時機(jī),再行動手,一擊必殺。舒爾哈齊雖拿獲刺客奈何他們都咬破口中所匿之藥自盡,無從控告這多鐸王爺,由是二人嫌隙便日益加深,幾成水火不融地步。只是上朝時并不顯露,只是少了客套于寒喧!
夜月下袁承天見狀只有胡亂用臟手摸了一下臉,立刻變成一個不修邊幅,臟兮兮的少年。采薇姑娘不知何意,覺得十分好笑,便要相詢,只見袁大哥向她噓了一聲,作勢不要她說話,便知袁大哥這古怪行為必有深意,便噤聲不言。袁承天又將頭發(fā)撥亂,遮住本來面目,便給人以流浪可憐人的印象。
蕭遲月這時也發(fā)現(xiàn)孤伶伶蒼茫大海之上一個碩大木筏飄浮其間,一位骯臟少年年和一個如花少女在其上,心中甚是詫異,心道:莫非他們是遭海盜所劫持幸免于難的人。這時于令儀眼睛一張,見那采薇姑娘如花開放,在夜色中顯出光芒,便向蕭遲月獻(xiàn)言讓他們乘上大海船回歸中土。
蕭遲月看了一眼于令儀,心中躊躇,一時拿不定主意。于令儀見蕭遲月拿不定主意,又說道:“蕭大哥,你看他們形色可憐,又是年少,在這茫茫大海飄浮,不知何時才能到得大陸?”蕭遲月見他心生憐憫,不好拒之不理,只好勉為其難道:“也好,于兄弟咱們還是小心在意?”于令儀心中一喜,忙令水手慌忙趕上,向袁承天他們喊話,并搭下軟梯,好讓二人棄筏上船。
蕭遲月見于令儀忙得不亦樂乎,知他少年心性,見到美好的事物總會心向往之,這也是人之常情,自已當(dāng)年又何嘗不是這樣。
當(dāng)袁承天和采薇姑娘上了他們的大船。蕭遲月便問他們來歷。袁承天早和采薇姑娘交議好了,只要他們問起只說是落難海上的兄妹,他叫袁天;采薇則叫袁薇,這名字讓人聽上去怪怪的,那也不管它了。蕭遲月聽了袁承天言語還是不放心,忽然眼珠一轉(zhuǎn),右手毫無征兆翻出,呼地一掌拍向袁承天肩臂。袁承天不加思索撲通倒地,滾到船舷,通地一聲頭碰到船舷,額頭立馬起了一個包,還口中叫痛。采薇姑娘不明所以,以為這蕭遲月臨時起意,想要?dú)⑷耍豢稍蟾鐬楹尾怀鍪址磽?,反受其害呢?不過只是一瞬間便明白這是蕭遲月試探袁大哥是否身有武功。現(xiàn)在可好,袁大哥倒反應(yīng)迅速,不加思索跌倒?jié)L出,撞起一個包,顯得雖是狼狽,可是這樣一來便打消了蕭遲月的疑心,心中不由暗嘆袁大哥機(jī)精過人,非其所常;當(dāng)事之時,只要袁大哥反應(yīng)遲頓,出手相抗,那么一切都枉費(fèi)徒勞,前功盡棄。
蕭遲月見袁承天額頭撞出一個老大的包,便走來謙聲道:“小兄弟,適才是我意亂情迷,一時失手傷了你,勿怪勿怪?”袁承天心想:你編這謊話誰信?可是當(dāng)下又不能這樣說,只好打個哈哈,說道:“這怎能怪船主,全是小人不好?!笔掃t月見他真會說話,哈哈笑道:“小兄弟,以后不要叫我船主,只以大哥相稱便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袁承天心想:當(dāng)初君山匆匆一面,只覺這蕭遲月為人心狠手辣,今日看來也非如此?看來人總有兩面,非是一承不變,便如當(dāng)年王莽篡漢之前,為人節(jié)儉,禮覽下士,謙恭至卑,可說是個賢德之人,可是篡漢之后,便判若兩人,殺伐皆在我手,可說是從善人到惡人一念之間!那么嘉慶皇帝,豈非也如此?
袁承天在艙底房間輾轉(zhuǎn)難眠,呼息之間總覺壓抑。這時間壁輕輕響了幾下,接著便是采薇姑娘的聲音:“袁大哥,你睡下了么?”袁承天道:“沒有?!苯又赊惫媚镉值溃骸拔铱刹豢梢赃^去?”袁承天自是表示可以。采薇姑娘推開木門,只見袁大哥踞坐在床邊,想著什么心事。他將那重重包裹放在床里邊,那是袁幫主遺骸——如果那蕭遲月知道不知又做何想法:是愧疚,是無奈抑或憤怒皆不可知?
采薇姑娘道:“袁大哥你是否覺得蹊蹺?”袁承天道:“有什么不對么?”采薇姑娘道:“我總覺得他們鬼鬼崇崇不是好人!”袁承天道:“他們昔日曾是丐幫弟子?!贝嗽捯怀?,采薇姑娘怔怔,半晌無言。袁承天接著道:“只是他們背信棄義,忤逆反叛出了丐幫,入了多鐸王爺帳下,效力清廷,可說于大節(jié)有虧,忘了丐幫的信念:民族大義、禮儀仁孝、大仁大義、忠義千秋!袁幫主之后無丐幫!”采薇姑娘道:“現(xiàn)在丐幫幫主不是秦于衛(wèi)么?”袁承天想起河北分舵舵主陳平賜于自己軒轅神劍,要他負(fù)起家國民族重任!只是不能,非是承天推諉,實(shí)是不堪大任,可是陳平陳大哥卻說他是上上人選,他人皆是不堪!只是現(xiàn)在陳平被幫主秦于衛(wèi)褫奪了他分舵舵主之位,分派他人,可說是不智之舉。陳平陳大哥一生肝膽昆侖,見不得小人,眼中揉不進(jìn)沙子,最終卻落得被奸人逐出丐幫,永不得聽用,實(shí)是平生恥辱!如果袁丐幫在世的話決然不會做出如此不智的事來!可惜斯人已逝,丐幫不復(fù)往昔崢嶸,其勢日趨式微,這也是用人不當(dāng)所至,如果袁丐幫主在天有靈,亦當(dāng)護(hù)佑丐幫重新興旺,只是這秦于衛(wèi)畢竟年輕,閱歷有限,不堪大任!卻不知為何丐幫四大長老緣何推舉此人為丐幫?其中必有不為人知的事!袁承天也懶得思索。
袁承天過了一會,忽然想起一事,蕭遲月他們此行必有不可告人的目地。采薇姑娘也是一般心思。
待采薇姑娘回到房間,剛要熄燈就寢便聽到門響,忙披衣而起,只見門外是那少年于令儀。只見他笑兮兮看著采薇姑娘,手中卻拿著一粒碩大明珠,在房間中熠熠生輝,照得如同白晝,讓人甚是詫異。他見采薇姑娘怔怔出神,便走進(jìn)房間笑道:“袁姑娘,我在海中撈到一個大海蚌,打開貝殼里面卻有如此一顆罕見的夜明珠,你說怪不怪?先前便未遇到,偏偏你們兄妹上船便被我打撈到,你說是不是有緣?”
采薇姑娘臉上一紅,他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于令儀分明是旁敲側(cè)擊,意在采薇姑娘。采薇姑娘豈有不知,可是不知為什么她總覺得于令儀不似好人,隱藏著奸詐,只是他這好樣如若拒之,難免讓他生疑,只好卻之不恭。于令儀見采薇姑娘接過夜明珠,喜笑顏開,情不自禁,頗有些心花怒放,不能自己。采薇姑娘看著他忘情的樣子,心想:我又何苦哄他?于令儀見低頭不語,以為她便是心儀自己,便走前去握她纖纖玉手。
采薇姑娘仿佛受到驚嚇,斥道:“你要干嘛?”駭?shù)糜诹顑x伸出的手怯怯收回,悻悻而去。采薇姑娘心中惱火,心想:袁大哥牽手尚可,你卻不能!至于為什么?她內(nèi)心卻又著實(shí)說不上來!這一夜便在迷迷惘惘中睡去。
第二日中午忽然聽到大船之上傳來號角之聲,有人上下船艙。袁承天心下好奇便上了大船之上,只見對過一艘大船駛來,船上張帆,一幅清國黃龍旗獵獵招展,在風(fēng)中展示威嚴(yán),宣示天朝上國的威儀。只見蕭遲月忙不迭令人住船恭迎,他口中說道:“世子前來,要押解逆黨前往京都,面稟攝政王過問?!庇诹顑x便想這座船是攝政王多鐸的世子多福安的,他緣何不在京城等候,非要多此一舉,前來海上?他是天潢貴胄,倘有閃失,豈不悔之晚之?袁承天聽是多福安,便想到他當(dāng)年強(qiáng)奪民女,正好自己撞上,便喬妝那女孩赴王府,結(jié)果這多福安白歡喜一場,自己將他頭發(fā)削開,如果再近半寸那么當(dāng)時這位世子非命喪當(dāng)場幸虧有安引疾侍士護(hù)佑,否則……袁承天想到自己喬妝女孩戲弄多福安不由笑了起來,只是未笑出聲來。
這真是冤家路窄,今日又撞見這多福安——他雖為王府世子,有時行為都是不堪,與其世子身份不相匹配!這也是沒有辦法,誰教人家天潢貴胄,爵位世襲,一出生便注定一生榮華富貴,錦衣玉食,不會有底層民眾萬千苦難!有的只有陽春白雪,風(fēng)花雪夜,不會有流離罹難、不會有饑不裹腹、不會有露宿街頭、不會有遭人白眼與賤視;只因為身份高貴,怎知底層萬千民眾辛酸與不堪?
你出身寒微,縱使努力,只怕亦是一事無成,只因他們身份注定,不會更改,更不會允許漢人子弟少年窺伺他們的爵位,所以也許冥冥之中該他清國有三百年國運(yùn),人力有時真的難以改變!
忽然甲板山響,只見王府世子多福安氣勢如虹,上了蕭遲月的大船。他身后有眾多侍衛(wèi)。袁承天低頭之間見有侍衛(wèi)安引疾和終南劍派的白一平,只見他神情不好,顯得意氣風(fēng)發(fā),甚為春風(fēng)得意,幸許近來甚得多鐸看重,所以不比往昔消沉。袁承天心想:這多福安此行,必有大事,——莫非大船之上押著什么大人物不成?
蕭遲月和于令儀忙不迭地恭身施禮,口中說道:“恭迎世子!”多福安道:“不必了。”袁承天見他面目之間透著倨傲,仿佛全然沒把他們看在眼子。袁承天心想:你也只過是王府世子,人人敬畏;倘若世上一般庸庸之人,只怕沒人瞧得起你!你今日威風(fēng)的緊,可是從來天道好還,非是一成不變,將來怎樣誰也說不定,也許轉(zhuǎn)眼芳華盡去,禍?zhǔn)逻B連!也許福禍無門,唯人自招,就看這多福安今日之行為,只怕將來難有善終?
這時袁承天作一般少年人打扮,更兼面目污穢,便給人一種面目可憎之嫌。這王府世子多福安更是嫌他骯臟,不愿多看一眼,怱怱走過。袁承天忙低頭,忙兩人目光對視,這多福安看出蹊蹺。
蕭遲月和于令儀欲迎世子進(jìn)大艙艙中,忽聽船邊水手發(fā)出驚咦。他快步來到船舷,探身下望,只見海面之上有一個大船板浮來,其中有一男一女,年紀(jì)也不甚大,只是衣衫被海水打烊,樣飾依稀看出來,是前朝衣服——豈難道他們前明遺民,不忘前代王朝,依舊著漢家王朝服飾,可見心中抵觸清國統(tǒng)治,心中不滿。蕭遲月命水手搭軟繩梯下去,將這二人擄上。他滿意水手下去手到擒,不費(fèi)吹灰之力,豈料那少年男子手起掌落,將這水手立斃當(dāng)場——因為他見這大船上的清國黃龍旗便心中著實(shí)生氣,所以也該這水手倒楣,命喪茫茫大海。不一刻,海水翻滾一片血紅,是海中食人鯊魚將這水手分食,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多福安見狀大怒,喝道:“蕭遲月快將這惡人捉來問事!”蕭遲月便要躍身而下,也好在世子面前現(xiàn)露一下。于令儀見狀自告奮勇,搶先躍下高船。當(dāng)他躍在那大船板上。這落難少年斥道:“無恥奸賊,你是漢人,卻為清廷出力,忘了你是黃帝后裔,不知恥辱,反以為榮,甚為可恥!”袁承天聽這聲音熟習(xí),這可不就是那位自命不凡的洪武門人朱世杰么?卻原來他和蓮姑未死,得已脫逃!一時之間心中不知是喜是悲!
于令儀自然不是這朱世杰的敵手,不過兩三招便被其一掌擊翻在海中。撲通一聲掀起碩大浪花。蕭遲月見狀忙令水手搭繩索救他上船。蕭遲月再也按奈不住,躍下高船,二話不說便與其交手。朱世杰雖飄泊有日,精力不濟(jì),但是見到清國的兵士心中便有種無名怒火,所以便打起精神,誓要與其同歸于盡也不投降。
蕭遲月一要在世子面前顯示自己的武功,二要顯揚(yáng)自己武功了得,所以便全力施為,下手不可謂不狠,處處透著殺機(jī)。朱世杰畢竟海上逃亡,精力有損,武功便有所不能,處處受其制肘,更兼這蕭遲月昔年曾是丐幫的執(zhí)法長老,武功自不待言,只是他功名心重,意欲謀反,最后事敗,險些命喪君山,如果不是大內(nèi)血滴子頭領(lǐng)楊契丹施手相救,他和于令儀早已被丐幫弟子亂刃分尸,尸骨無存了。
蓮姑見這蕭遲月出手狠辣,處處透著歹毒,誓要?dú)⑵涠罂?。朱大哥近來海上漂泊,不得自由,饑時便捉海中魚蝦填肚子,渴了喝海水——雖然苦咸——但是人在困境也只有隨遇而安,勉為其難。所以精神萎糜,不是很振作,如果換做平常,這蕭遲月未必便是對手,可是現(xiàn)在人在窘途,非是陸路,所以難免上下顛簸,不得自由!她眼見朱大哥難以抵?jǐn)?,便顧不得自身安危,用手中短木棒向著蕭遲月背心搠去,因為此時蕭遲月正轉(zhuǎn)身和朱世杰激斗,背對于她,因見她不過一柔弱女孩,能有多大能耐,所以并未放在心上。蓮菇見朱大哥情勢危殆,也顧不得什么仁義道德,抬手搠去。這蕭遲月雖武功不柔,然一心不能二心,他前面是朱世杰生死以搏,不料后面又有蓮姑暗施殺手。這下著實(shí)讓他猝不及防。
蕭遲月見顧此失彼,只有拚一拚。他對朱世杰揮出一掌,將朱世杰逼迫一邊,然后伸腿踢出,更不回看,一式“魁星踢斗”踢向蓮姑手臂。這下蓮菇始料未及,蕭遲月一腳正踢個正著,啊呀一聲撒手撤棒,跌坐在船板。船板本來在海面起伏不定,這下受力更是上下晃動,險險將三人掀翻大海之中。
這時袁承天正居高臨下,見這情形正思量要不要救這朱世杰。便在這時正聽見朱世杰啊呀一聲正了一掌,翻身跌坐在船板,嗓子一甜,張口噴出一口鮮血,一時之間氣血翻涌,心神難定。正在此時海面又駛來艘大船,不是別人,卻便正是嘉慶皇帝的大船。船上的是羅軍門——羅炳耀,是廣東水師提督。在有清一代設(shè)三處水師提督,分別為長江水師提督、福建水軍提督和廣東水師提督,三處皆受頂頭上司水師總督節(jié)制,其實(shí)官職從一品,除卻上司總督便是提督官職為大,為一方大員,負(fù)責(zé)統(tǒng)轄一省陸路和海上一切官兵,可說威權(quán)極大。
原來那日嘉慶皇帝見袁承天所駕之船爆炸沉于海底,卻不見海水中有血水,更不見袁兄弟尸身,便心下不死,誓要駕船于大海之上遍尋于他。他這些時日念茲在茲,于心中念念不忘于袁兄弟,有時人之情誼勝于手足之情。不巧這時正會同蕭遲月大船,也許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蕭遲月將朱世杰點(diǎn)了穴道,讓水手放下繩索將他拉到大船之上,又將蓮姑制服,也一同上吊至大船之上。嘉慶皇帝大船也駛來。眾人見是今上,紛紛出迎,山呼皇帝,跪列兩旁,目視于地。嘉慶皇帝邁過搭在兩船之間的船板,見到受縛的朱世杰和蓮姑,不由輕輕一笑,說道:“朱兄弟別來無恙,不料匆匆一別,今日又會,真是幸何如之?定當(dāng)浮一大白,共醉生平,方不負(fù)這盛世年華!朱兄弟,你說是不是?”
朱世杰此時淪為階下囚,甚為懊惱,只哼了一聲,不作言語。嘉慶皇帝知他心有不服,心想:今日可由不得你再行猖狂。他走過去,落坐船帆之下帥椅之上,四下睥睨天下,仿佛君臨天下,誰與當(dāng)鋒,神態(tài)說不出英武!
袁承天心中暗暗叫苦,忙不迭低下頭,害怕他識出自己本來面目,耳根發(fā)熱,面上發(fā)紅,心中忐忑不安。這真奇哉怪也,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現(xiàn)象。嘉慶皇帝閃目之間見到那多鐸世子多福安,心中詫異,心想他緣何在此,看來必有所為,但是他卻不相詢,只是輕描淡寫道:“世子,你近來武功可有長進(jìn),朕甚為掛念?!边@皇帝和世子多福安年紀(jì)相仿,本為兄弟,但是人前卻君臣相稱,不可壞了禮數(shù)。多福安忙叩首為禮道:“臣聞丐幫逆賊為害海上,便令蕭統(tǒng)領(lǐng)出海擒拿此賊,本意回歸中路,回京面稟圣上,請皇上定奪?!?p> 嘉慶皇帝深以為是,頜首笑道:“世子大有乃父之風(fēng),皇叔可喜可賀。”多福安忙叩謝皇恩,代父領(lǐng)過,侍立一旁。他又一一向皇上介紹蕭遲月和終南劍派掌門白一平。嘉慶皇帝心下一沉,他深知這白一平非是泛泛之輩,在江湖之上大有名頭,雖無法和少林和武當(dāng)相抗,可是亦是名門大派的領(lǐng)袖。竟然為皇叔多鐸所用,心中能不駭然。但是他這一驚詫只是瞬間而過,便言笑宴宴,不以為是。
他這細(xì)微表情都被袁承天瞧在眼中,只見皇帝平靜神情閃過一絲殺機(jī),心想皇帝的忍奈度也是有限的,將來這多鐸王爺下場不知如何?只怕也好不到那去!世間奸佞之人終究不會有好下場,遠(yuǎn)的如那魏忠賢,生前風(fēng)光無限,世稱九千歲,一時風(fēng)頭無兩,生祠更是遍布全國,一時之間歌功頌德之聲,不絕于耳;而一旦獲罪,投環(huán)于死,聲名狼藉,落了個罵名無數(shù)。近的如那和中堂,榮華富貴享盡,可是一旦新君上位,便令他畏罪以死,豈不可惜,空有才華,卻為人不正,以至身死無地,是為可悲。這多鐸也是野心不小,將來恐怕也難保全首領(lǐng)!嘉慶皇帝見朱世杰臉有慍色,知他心中不服。便親自解了他被制穴道,因為人家亦是皇室后人,這樣殊非待客之道,所以讓他自由才是正道。朱世杰冷哼一聲,心道:“假仁假義!”嘉慶皇帝見他神情倨傲的樣子,也不以為是,徑自走回。眾人見朱世杰非但不感激皇帝,反而有些不屑的神情,心中不滿,不明白皇帝何以對他優(yōu)待。嘉慶皇帝并不理會眾人表情!
他徑回座位話鋒一轉(zhuǎn),轉(zhuǎn)頭看著朱世杰,冷冷道:“朱世杰你先前劫持朕躬,可說大逆不道,更兼組織亂黨,禍亂天下,可說罪不容誅;——但是朕姑念你是朱明后裔,不加計較,只要向朕承諾以后改惡從善,不再與朝廷為敵,解散洪武門!”朱世杰冷笑道:“卻也休想。這天下本來是我朱姓天下,只因天下干戈,以至天下生靈涂炭,一至才到了不可收拾之地步!非是朱氏子孫不孝!”
嘉慶皇帝拍案而起道:“誰是逆賊來著?誰又是英雄好漢?誰又是天下真主?”他見朱世杰不言語,聲音緩和道:“你也不想想你先祖德行有虧,以至失了天下,這又怨得誰來?”朱世杰道:“當(dāng)事之時百姓起義攻城下,欲要城下之盟,欲要封王。帝之不允,以至以身殉國,身死國滅,后來禍不旋踵,天下淪陷,又回洪荒猛獸食人時代!”嘉慶皇帝卻道:“天佑好人!所謂時也、運(yùn)也、命也!正是時不我待!是天禍亦是人謀!該我愛新覺羅氏坐擁天下,這是天命所歸!”朱世杰冷冷笑道:“什么天命所歸,全是無稽之談!現(xiàn)在雖然天下是你滿洲人,將來未使不會重歸漢人天下?”嘉慶皇帝道:“癡心妄想!朕要一并誅殺爾等殆盡,方出胸中惡氣!”
袁承天見嘉慶皇帝如此情形,見他眼中殺機(jī),似乎隨時便要喝令殺人,心中一顫,尋思如何救這位朱明王孫?朱世杰忽然凜然昂首嘯天道:“刀在鞘中不斬人,世無英雄空嘆息。我自抹去兩昆侖,看去天下是誰家?”然后大笑三聲,又道:“列祖列宗,世杰不孝,不能恢復(fù)漢家天下,實(shí)在無顏見先祖于地下也!”然后他忽然手起掌落,正拍中天靈蓋,立斃當(dāng)場。袁承天要出手已是不能。這朱世杰也是剛烈如此,比之崇禎帝朱由檢猶有過之而不及也!蓮姑見朱大哥大義領(lǐng)死,傷心欲絕,已是生無可戀,也是抬手拍落,頭腦碎裂,兩個人都橫死當(dāng)場。這只是剎那間功夫。袁承天心中隱痛,只是無法可施。
嘉慶皇帝見朱世杰如此剛烈,也是嘆息連連,長嘆一口氣道:“先祖剛烈如此,寧死不降!而后人亦是剛烈如此,一門忠烈,一門英烈,一門英雄!古今罕有,比之那位樂不思蜀的皇帝可強(qiáng)太多了,同是漢人卻差之千里,讓人嘆息!朕一向敬佩于天下英雄,厭惡于奸佞之人!來人,將這朱世杰和這女子好生安置,待回歸中土,加以后葬!”袁承天見這嘉慶皇帝對朱世杰如此后待,心中一熱,心想:他也非無情無義之人!只是這朱世杰和蓮姑如此剛烈,讓人心生敬意!
蕭遲月和多福安和白一平見皇帝如此處置,覺得他純是一片善心,心想:原來他是恩怨分明的君主。
忽地海上大風(fēng)起,將這座船掀起,忽高忽低,顛簸不已,眼見天上烏云密布,一場大雨便見難免!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2-05-14/efde30744a1c44b26fc2db0979ad1740b6I8EV844WJOk5D.jpg)
劍南生
世之人言可畏,不獨(dú)有他!古往今來圣君愛民如子,不過如此。朕查抗恤災(zāi)銀,嘉慶皇帝一人而關(guān)懷天下子民不獨(dú)有它。而下僚辜負(fù)圣心,一己為私,是可悲歟!天愛世人,與善同行!勿喜勿悲,世界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