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白波軍
東漢末期靈帝光和七年自席卷大漢八州之地的黃巾之亂爆發(fā)后,雖然在朝廷盧植、黃埔嵩、朱儁以及各州刺史的平定下,最終被鎮(zhèn)壓宣告失敗。
但由于朝廷并未改觀政策,安定百姓,致使各地產生大大小小的叛亂起義,以及黃巾的分布勢力。
其中距離雒陽最近的便是中平五年黃巾余部郭泰在河東郡白波谷起事,攻陷并州太原郡、司隸河東郡等地。
最終發(fā)展為以郭泰為首,韓暹、楊奉、李樂、胡才五大首領,部眾達十余萬。
同時因為南匈奴內亂,南匈奴單于率領數(shù)千騎兵聯(lián)合白波軍,四處征伐河東、太原、上黨各郡,危及大漢京師雒陽的安危。
河東郡
虞城外
大大小小的馬車連同人群,在官道上形成一條長龍,浩浩蕩蕩朝南方而去。
他們的目的地是百余公里外的大陽城,而車隊中些許士族大家的目的地,則是黃河對岸的弘農郡。
他們皆是來自河東郡治首安邑縣中提前撤走的士族和城中的豪門顯赫。
原因在于郭泰白波軍所到之處,專門搜刮和欺辱城中的士族大家。
河東北部各縣及太原等地已有許多豪門和士族被白波軍洗劫一空。
八月,郭泰命令部眾從聞喜一路南下,劫掠攻陷安邑、汾陰等地。
安邑作為河東郡的首都,人口富庶,且有多個士族大家,其中以衛(wèi)家最為顯赫。
在得到郭泰大軍即將攻打安邑的消息,衛(wèi)家在家主衛(wèi)覬的率領下,提前安排舉家遷移逃出安邑,準備前往弘農避難。
同時安邑城中多個士族大家皆舉家南遷,在安邑至大陽的官道上形成了一條遷移長龍。
郭泰得到南匈奴騎兵的融合后,隨即親自率領韓暹及匈奴騎兵南下欲占領河東郡全境。
同時令楊奉、李樂率軍攻打河內郡,胡才領部眾及一半匈奴騎兵,攻打上黨郡。
郭泰的目的是一舉拿下河東、河內,進而得以渡過黃河占領弘農、河南尹危及大漢京師。
雒陽
德陽殿中,劉辯手中拿著河東郡的最新奏報大發(fā)雷霆。
太師盧植、太傅袁隗以及鄭泰、荀彧、荀攸等尚書臺官員低頭接受劉辯的怒火。
劉辯及群臣沒有意想到的是郭泰手下白波軍竟然如此迅捷勇猛,未至一年已然占據(jù)太原、河東如今又敢分兵攻打河內、上黨,如果得手渡過黃河便可危及弘農、雒陽。
劉辯沒有想到,靈帝駕崩后,何進與十常侍斗爭的這段時間,各地叛軍竟然已經勢大到如此地步,而面對之前大將軍何進對于各地叛亂的放任,致使有如今局面劉辯所料未及。
對于韓遂攻打安定郡,意圖占據(jù)安定、北地郡繼而攻陷三輔來看。
此次郭泰叛軍南下河東郡對于雒陽的危險絲毫不小于韓遂的威脅。
相反,正是因為白波軍的危及和關東聯(lián)軍的形勢,董卓才不得不遷都長安。
劉辯隨即問向袁隗盧植當如何處置此次白波軍進犯河東、河內之事。
盧植回答道:“如今郭泰得南匈奴騎兵所助,收下又有楊奉、李樂等首領相隨,兵勢強盛,如今不僅攻陷河東安邑,更分兵攻打上黨、河內?!?p> “如果讓其得逞,必定危及朝廷京師的安危,朝廷必須出兵前往討伐,阻止其攻占河內郡。”
劉辯道:“如今京師中,可用之兵只剩左右虎賁軍,且人數(shù)不及兩萬,如要出兵討伐,則勢必又面臨兩條出兵路線?!?p> 劉辯繼續(xù)說道:“郭泰若是占據(jù)河東全郡,則勢必危及弘農,可若是出兵從弘農北上,則河內郡一但有失,雒陽就勢必危及!”
“可若是分兵討之,則兩頭皆有失敗可能,敵軍如今進軍迅速,詔令周邊州郡共同討伐則時間上恐不急!”
劉辯分析清楚形勢后,對袁隗繼續(xù)說道。
“太傅以為,應當如何應對?!?p> 劉辯問向袁隗。
袁隗稍加思索后,隨即回答劉辯道。
“微臣以為,不可分兵,分兵則勢威,面對敵軍人數(shù)的絕對優(yōu)勢,恐有戰(zhàn)敗之危!”
“臣以為,朝廷應出兵河內,先收復河內,同時詔令兗州之兵,牽制上黨叛軍,而后先擊賊首收復河東,再行剿滅上黨、太原叛軍!”
袁隗繼續(xù)說道:“如賊首郭泰先行渡過黃河,攻打弘農則可詔令弘農守軍抵抗,從而為雒陽掙的撤退時間,同時可詔令豫州之兵趕赴雒陽守衛(wèi)?!?p> 劉辯聽聞袁隗所言繼續(xù)道:“朕以為,此次能否解決白波軍攻占河東、進軍河內的關鍵在于兩個字?!?p> 盧植、袁隗隨即望向劉辯。
卻是一旁荀攸拱手搶先回答道。
“時間!”
劉辯聽聞荀攸所言,隨即贊同道。
“正是時間!”劉辯看向荀攸,隨即問道。
“公達(荀攸字)以為時間有何關鍵?”
荀攸俯首道:“郭泰叛軍雖然人數(shù)眾多,且目前兵鋒正盛,然其自大更不知如今朝廷局勢,相比雖得匈奴數(shù)千騎兵?!?p> “然卻同時分兵攻打上黨、河東南部、河內郡,必然各自兵馬所部不過會超過兩萬,河內距離洛陽不過百里,兩日可達,朝廷可先遣軍出擊河內,必然得到河內郡百姓的支持,出其不意必可擊敗進攻河內之敵?!?p> 荀攸繼續(xù)分析道。
“如今,朱儁大軍西征而去,相比已然抵達三輔前往安定,陛下可委派司隸校尉袁紹招募京兆尹、左馮翎之地兵馬駐扎險要關口,震懾郭泰?!?p> “同時命鎮(zhèn)南將軍袁術前往弘農召集弘農兵馬于黃河岸口駐兵,郭泰見弘農有所防備必然暫時不會妄動?!?p> “朝廷兵馬只需先擊敗進攻河內叛軍,而后與兗州兵馬匯合后,由兗州兵馬出兵上黨,朝廷兵馬進攻河東,則可解白波之禍!”
劉辯心中默然,心想曹操有荀彧主內政、荀攸主兵事,難怪能夠擊敗袁紹統(tǒng)一河北。
劉辯隨即下令道。
“如今白波軍進犯太原、河東、上黨、河內、所過之處皆劫掠百姓,致使我大漢子民遭受戰(zhàn)亂危害,今詔令豫州牧黃婉發(fā)兵馳援雒陽,兗州牧劉岱發(fā)兵馳援河內?!?p> “司隸校尉鎮(zhèn)西將軍袁紹,招募京兆尹、左馮翎兵馬抵御郭泰叛軍,鎮(zhèn)南將軍袁術前往弘農召集弘農守軍守衛(wèi)黃河各個渡口,以防止郭泰叛軍進攻弘農?!?p> 劉辯說完后,袁隗、盧植、荀彧等皆望向劉辯,等候劉辯下達朝廷最終領軍出兵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