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劍骨仁心

57.第五十七章 四方云動北晉出兵

劍骨仁心 自在游魚 2304 2022-04-17 18:01:30

  而北晉晉陽城中,國主石貴接見大趾國使者以后,便籌謀南下。

  自從中原敗逃晉陽的北晉,已經(jīng)只領有并州、汾州、忻州、代州、嵐州、憲州、隆州、蔚州、沁州、遼州、麟州、石州十二州。不過南有農(nóng)耕之地,北有河套牧馬之所,兼之民風彪悍,兵源不斷,因此北晉也有十萬之兵。

  到第二代石貴即位,朝中已分成三派:“一派以參知政事張再為首的老臣派,寧愿回歸中原,也絕不臣事北虜;一派以樞密使鄭華鴻為首的軍方派,既不愿歸順中原失去權利,又不愿臣事北虜沒了臉面;一派以宣徽使李光裕為首的新晉派,主張臣事北虜,絕不回歸中原?!?p>  近日潛藏在京都的間諜來報,大趾國進犯大炎邕州,大炎三萬禁軍出京。北晉國主石貴立即欣喜若狂,召集群臣聚議出兵。

  此時坐在殿內主座上的北晉國主石貴心潮澎湃,渾身發(fā)熱。他介紹完當前情況,便問計于群臣。

  張再道:“我晉朝與炎朝都是中原之民,雖是敵對,但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豈有在外族入侵時,我們出兵進攻的道理?”

  樞密使鄭華鴻簡單直接:“國主,你說打就打,說不打就不打。說打,我們舉國能戰(zhàn)之兵才三萬,如何打?”

  宣徽使李光裕道:“當向北請援?!?p>  參知政事張再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如何讓其肯援?”

  宣徽使李光裕道:“遣使北上王廷,稱臣納貢?!?p>  果然!參知政事張再氣得胡須發(fā)抖:“誰要臣事北虜,先從老夫尸體上踏過去?!币恍┢渌铣家擦⒓瓷锨奥曉?。

  石貴知道自己不出面不行了,故作輕松道:“只是假意稱臣,未猶不可。我與北廷國主只以叔侄相稱,待我取得中原,自有實力平等相交?!?p>  宣徽使李光裕馬上附和道:“權宜之計,權宜之計?!?p>  參知政事張再瞪大眼珠,吼道:“你們當老夫是三歲小孩嗎?老夫抵死不從,只有死諫?!闭f完,便要往大殿殿柱上撞上去,幸好被侍衛(wèi)攔住。

  石貴無法,只得道:“先派張元岳領軍一萬,先攻潞州。下一步再做打算。”

  張元岳出列道:“末將遵令。”

  石貴怕張再再阻攔,立即道:“散朝?!?p>  潞州,地處在兩山之間的一塊狹長盆地內,東倚太行山,西屏太岳山。潞州往北八十里為太平驛,太平驛往北三十里為梁候驛。太平驛與梁候驛之間,更是山路狹窄,兩側山勢險峻,溝谷交錯,森林茂密。

  此時,鎮(zhèn)守潞州的就是當今齊王的岳父,昭義軍節(jié)度使程武俊。

  程武俊接到軍情急報,忙招手下眾將商議。

  手下大將穆均搶先道:“歷來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太平驛與梁候驛之間有一條狹窄山道,擺不開多少兵馬。末將愿領兩千軍馬前往,將北晉軍隊堵在此處,好過打到潞州城下?!?p>  程武俊沉吟道:“此法甚好。但北晉前鋒張元岳是宿將,你要小心重他埋伏?!?p>  穆均道:“末將愿立軍令狀。”

  程武俊道:“軍中無戲言。你若遭敗,別怪本帥軍法無情!”

  穆均道:“我若敗了,提頭來見!”

  程武俊道:“你速去點兵,我領五千兵馬在梁候驛幫你壓陣?!?p>  又對節(jié)度使判官劉云道:“劉判官,你領其余兵馬守住潞州城。如果我敗了,無論生死,不得出城來救。死守潞州城,等待陛下派來援軍?!?p>  穆均和劉云齊齊道:“末將遵令。”

  穆均隨后率步騎二千出梁候驛,火速進擊張元岳所率兵馬。

  雙方在太平驛與梁候驛之間的官道上相遇。張元岳聽探馬來報穆均部士氣旺盛,殺氣騰騰,便選了一處險要之地安排了伏兵,自己則帶少部人馬前往接戰(zhàn)。

  剛接戰(zhàn)不久張元岳佯裝不敵敗退,穆均見北晉軍不堪一擊,立功心切,早忘了程武俊吩咐,一路追擊。突然三聲鼓響,北晉聯(lián)軍伏兵從兩旁殺出,居高臨下,瞬間擊潰穆均部。張元岳立即調轉馬頭,追上穆均。此時穆均心慌意亂,哪是張元岳對手,被張元岳奔到近前,一槊磕飛穆均長矛,槊頭一個回轉,砸在穆均頭上。穆均立時腦漿迸裂,栽落馬下,所部全軍覆滅。

  北晉前鋒張元岳一面派快馬通知北晉國主石貴,一面加速行軍,乘勝追擊。

  此時,齊王和符中彥已領軍從澤州出發(fā),奔向潞州。

  有探馬來報,說前方已經(jīng)接戰(zhàn)。

  符中彥大急,下令道:“傳令下去,全軍加速,三個時辰必須趕到梁候驛!”

  旁邊負責傳令的親衛(wèi)統(tǒng)領為難道:“王爺坐在馬車上,如何加速?”

  符中彥正為這幾日行軍緩慢惱火,罵道:“他也是個帶把的,要救自己岳父性命,還坐什么勞什子馬車?就說軍情緊急,本帥請他騎馬趕路。”

  親衛(wèi)統(tǒng)領這時也顧不得,直言道:“跟王爺一起坐馬車的,是個扮作侍衛(wèi)的侍女,如何騎馬?”

  符中彥睚眥盡裂罵道:“這時候還顧著享樂,沒用的東西。救兵如救火,顧不得了。傳令讓他帶侍衛(wèi)隨后,我自領大軍加速前行。”

  親衛(wèi)統(tǒng)領領命而去,符中彥打馬加速,領前軍往梁候驛急趕。

  穆均的兵馬敗的太快,程武俊的五千兵馬尚未擺開陣勢,就被敗軍沖散。

  張元岳是沙場老將,一瞅到機會,哪會放過。一邊傳令后軍加速,一邊自領前軍趁勢殺過來。

  程武俊也是久經(jīng)沙場,見勢不妙,立即吩咐副將整軍,自己帶領一百親衛(wèi)和一千馬軍,迎著張元岳殺過去。兩軍立馬展開激戰(zhàn)。

  等侍衛(wèi)親軍馬軍都指揮使符中彥,率領精銳禁軍趕到的時候,程武俊只剩一千多步兵,自己身邊則只剩親軍統(tǒng)領,尤在廝殺。戰(zhàn)場上滿是雙方士兵尸體,慘不忍睹。要不是程武俊親自死戰(zhàn),恐怕大炎軍隊在就敗得四散而逃。

  符中彥見狀,來不及休息,傳令全軍進擊。

  張元岳見炎朝援兵趕到,又都是精銳馬軍,自知今日討不了好,宣布軍隊后撤。符中彥也是遠來的疲敝之師,不敢久戰(zhàn),見張元岳退去,也就勢下令大軍停止追擊,在梁候驛就地扎營,并命人將戰(zhàn)報通報齊王。

  北晉軍隊和大炎朝軍隊雙方進入了對峙局面。

  北晉國主石貴正準備加派大軍,卻聽聞大炎高行舟兵馬一路之上攻城拔寨,已先后收復邕州、廉州,攻下廣源州;又見潞州有大量精銳增援,也就偃旗息鼓,令張元岳退回北晉境內。雙方邊境重歸平靜。

  齊王已經(jīng)離潞州城只剩三十里,看到前方戰(zhàn)報,如不是符中彥援兵趕到,自己岳父程武俊就差點戰(zhàn)死疆場。齊王自知理虧,哪還敢再往前行軍去見程武俊,忙借口督辦軍糧,吩咐侍衛(wèi)們調頭往澤州而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