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才
肖寧的眼神篤定而又自信。
在這一瞬間,劉森居然有種自慚形愧的感覺。
他苦笑著搖了搖頭:“小子,你果然不愧是專業(yè)成績第一名的天才,我怎么覺得我這個師傅有些不夠格呀?!?p> 肖寧連忙搖頭:“師傅您過獎了,我也就是專業(yè)知識學的好一些,經(jīng)驗上還得靠師傅您帶才行。”
肖寧嘴上雖然這么說。
但是他心里頭卻在暗自笑著。
因為他很清楚,剛才劉森帶自己過來,卻并沒有告知這里并非第一案發(fā)現(xiàn)場,肯定是帶了考校的意思。
而事實上,劉森的確是這么想的。
這也是他們的慣例,一般收了徒弟后,總要設置幾道難題來考驗一下徒弟的成色。
但是劉森也沒想到,肖寧居然真的能解開這道題。
要知道,他可是在知道肖寧是專業(yè)課第一名畢業(yè)之后,專門給他留了個難題。
結果這個做徒弟的,居然將他這個師傅的臉打的啪啪響。
雖說劉森的臉面上稍微有些掛不住,但是他卻一點兒也沒感到生氣。
甚至他還隱隱的有些高興。
畢竟再怎么說,肖寧在名義上也是自己的徒弟。
這份兒情義不管到什么時候,都不可能會被忽視的。
在他們巡捕系統(tǒng)中,尊師重道這一點一向都是被人們所看重的。
像肖寧這種天才,在巡捕系統(tǒng)中各個部門絕對都是要搶著要的。
畢竟他們每個部門都是一個整體。
有這種破案天才在,部門里所有人都能跟著沾點光。
相反的,要是某個案子遲遲無法偵破,那么整個部門也都會為之蒙羞。
此時的劉森已經(jīng)可以肯定,肖寧或許在破案經(jīng)驗上有些不足。
但是他的偵查分析能力卻強的過分。
所以他也很明智的選擇將自己的考校想法給拋棄了,他可不想再被打臉。
……
沒多久后,劉森已經(jīng)帶著肖寧來到了第一案發(fā)現(xiàn)場。
這里位于工廠宿舍小樓的陽臺位置。
地面上到處都是已經(jīng)干涸的紫黑色血痂。
場面看起來略微有些血腥。
肖寧微微瞇起眼睛,在他看來這才是正常的第一案發(fā)現(xiàn)場該有的樣子。
地面上不僅有被害人被襲擊倒地后掙扎的痕跡,周圍更是有一些腳印。
按照地面上的痕跡來看,受害人第一次瘦創(chuàng),應該是被人從背后襲擊得手的。
因為受害人第一次摔倒是面部朝下的。
周圍的多次血液噴濺形成的痕跡表明,兇手在受害人倒地后,又對其進行過連續(xù)擊打。
根據(jù)這些痕跡來看,兇手是屬于十分兇殘的那種。
以至于被害人受傷后,都沒來得及翻身,就被接連重創(chuàng)致死。
尋常人都很難有如此冷血的一面。
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能夠讓一個人產(chǎn)生如此暴力的行為,大致有以下幾種情形。
情殺,仇殺,錢財,貪欲,嫉恨。
至于精神病那種無緣無故的殺人,則是直接被肖寧排除在外了。
畢竟精神病若是發(fā)病殺人,可不會冷靜的考慮到將尸體進行轉移。
第一案發(fā)現(xiàn)場有著大量的細節(jié)及線索。
肖寧在這里進行一遍又一遍的認真勘察。
他的腦海中,也在不停的模擬著案子的各種細節(jié)。
漸漸的,他進入到了物我兩忘的狀態(tài)。
良久之后,肖寧有些失望的搖了搖頭。
目前來看,通過案發(fā)現(xiàn)場的這些發(fā)現(xiàn)只能推導出這些有限的信息。
看來想要將案子背后的真相一點點發(fā)掘出來,就必須等到看完卷宗了。
等到肖寧回到大隊時,時間已經(jīng)是下午五點鐘了。
今天一整天他都過的非常充實。
上午在忙著相親,中午就趕到大隊來報道了。
至于下午的時間,他一直跟著師傅劉森在案發(fā)現(xiàn)場分析案情。
由于擔心父母著急,他就給母親打了個電話。
本來他就是想通知母親一聲,自己在大隊報道,所以回去會有些遲。
結果他那老母親剛接通電話,二話沒說就對肖寧劈頭蓋臉的一頓臭罵。
“兔崽子,我聽人家周家姑娘說,你今天過去相親跟她說了沒幾句話,就跟著一個女人走了?你是不是故意氣我的?”
“我好不容易給你找個合適的相親對象,你就這么辦事兒的?!”
一通電話五分鐘下來,肖寧硬生生的被老媽給罵的冷汗直冒。
這種情況下,他根本就沒機會插嘴解釋。
匆匆掛斷電話后,他擦了擦額頭冷汗。
以前的時候,肖寧一直感覺老婆是母老虎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幸的事情。
結果穿越而來后,他的思想開始發(fā)生轉變了。
他發(fā)現(xiàn)當母老虎進階為老媽時,那才是真正的絕望。
他們家中的家庭地位從高到低排的明明白白的。
老媽,洛卡,老爸,最后才是自己。
洛卡是他老媽養(yǎng)的一條寵物狗,平日里對其極盡疼愛。
由此可見,肖寧根本就是他老媽充話費給送的,沒有半點家庭地位可言。
……
掛斷電話后,冷靜了十分鐘的肖寧,這才捧起卷宗開始查看。
相對于在案發(fā)現(xiàn)場的實地查看而言,肖寧更喜歡在卷宗里頭挖掘不易被人察覺的蛛絲馬跡。
通過抽絲剝繭般的咀嚼,他往往能夠從卷宗背后看到越來越多的真相。
卷宗內(nèi)包含著大量的細節(jié),而想要做到有效推理。
就需要對卷宗中那些有用的細節(jié)進行篩選。
一眼看過去明顯與案件關聯(lián)不大的地方,則要進行適當?shù)膭h減。
只有這樣才能將紛繁復雜的線索逐漸理順。
隨著時間的流逝,肖寧已經(jīng)翻閱到了死者的尸檢報告。
尸檢報告上寫的很明白,死者是被兇手用疑似金屬材質(zhì)的鈍器進行七次擊打,導致腦骨碎裂而亡。
肖寧在看尸檢報告的同時,也在下意識的模仿著兇手的行兇動作。
肖寧大概能夠確定,這七次敲擊多半是同一人所為。
只不過兇手是否存在幫兇,這點他還不能肯定。
命案發(fā)生時,整個工廠正處于放假狀態(tài)。
當時工廠之中的所有人全都加起來,也就十幾個員工在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