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代的農(nóng)村,剛剛分田到戶不久,二丫家按照4口人,分到了八畝地。之前都是集體種地,不需要操心,按時上工,按照小隊長分配完成任務就行。分田到戶后,就得自家安排自家的地怎么種。二丫的父母那時候還年輕,根本就沒有經(jīng)驗,不知道怎么種產(chǎn)量高,翻地、播種、施肥、防害蟲等等都沒有什么經(jīng)驗,只能摸索著學著!分田到戶后,雖然說沒人管著你什么時候出工,但是要求每家每戶要交工糧。二丫家每年交完工糧后,剩下的谷子夠一家人勉強撐到下一年收谷子的季節(jié)。有一年,還沒到收谷子的時候家里就沒米下鍋了,離收谷子還有兩個月左右,一家人就吃面疙瘩才過渡到接上谷子,所以那時候二丫家是真的窮,幾乎家徒四壁。
因為家里窮,二丫從出生到自己長大后出去打工之前,從來沒有穿過一件新衣服,二丫有個大她三歲的姐姐,家里每次都是先給姐姐做衣服,等姐姐長個子,衣服小了再給二丫接著穿。所以二丫的衣服不光舊,而且很多都是打補丁的。小的時候,二丫也不懂得要好看,從來都不在乎,媽媽給什么穿什么,每天都到處跑跑的玩,像個野小子,爸爸經(jīng)常笑著說:你就是跑快了才是個女孩,跑慢點就是男孩子!可能沒有兒子是爸爸一輩子的遺憾吧!
轉(zhuǎn)眼二丫十歲了,二丫性格開朗,好交朋友。在學校會有比較要好的同學了。同時二丫也開始有了比較,會羨慕同學的新衣服、新書包、新飯盒、新鋼筆等等。二丫知道父母也沒有錢,不會給買的,那時候開始內(nèi)心有了自卑感,覺得自己家不如別人家,但是也沒有辦法。
那年大年三十,吃好團年飯。每年吃好團年飯,父母就會燒起一堆旺旺的柴火,-家人輪流在火堆邊洗個熱水澡,說是洗去一年的霉運,新年新運勢。那年也是一樣,二丫洗干凈等著母親拿給她過年的新衣服,二丫穿好后,發(fā)現(xiàn)了褲子膝蓋處有個補丁,二丫想著跟小伙伴們一起玩耍時會被小伙伴們看到,過年已經(jīng)沒有小孩穿打補丁的衣服了,二丫覺得會沒有面子的,哭著鬧著過年要穿新衣服,媽媽拿不出來,沒有文化的母親也不懂該怎么教育二丫,就發(fā)火打了二丫。這一打把二丫打委屈了,哭喊著說:平時從來沒有提過要求,但是今天是過年,我已經(jīng)長大了,要見小伙伴的,你們大人不能偏心,一次都不考慮我的感受,從來沒有給我做過一件新衣服,然后跑進房間趴在床上哇哇大哭。
那時候當?shù)赜袀€習俗,大年三十換上新衣服后,就得去祖宗墳頭拜忌去世的老祖宗們。
二丫因為衣服的事情正在生氣,死活不肯去。媽媽說:不去也得去,由不得你,你不去就是不孝順的人。二丫倔脾氣上來了,才不管不顧。媽媽見狀又火了,可能惱羞成怒吧,也可能真的要教育二丫要懂孝順,上來就是一巴掌扇過去。農(nóng)村管孩子很多家長都是這樣的,打孩子是經(jīng)常的事,二丫畢竟是個孩子,還是有點怕被打的,被這一巴掌扇起來了,委屈巴巴哭著跟在大人后面哭了個來回。
哭也改變不了什么,二丫仍然是穿著打補丁的衣服過了年。這是二丫十來年第一次反抗父母,按現(xiàn)在的詞叫叛逆期吧!
很多時候一個家庭如果經(jīng)濟拮據(jù)的話,那么家長會選擇在孩子吃穿方面來節(jié)省。比如說如果一個家庭中有二胎,那么就會出現(xiàn)大寶穿過的衣服二寶繼續(xù)穿,導致孩子的內(nèi)心會越來越自卑,慢慢的也會養(yǎng)成一種敏感的性格,而在長大以后也會變得特別沒有安全感,由此可見家長一定要舍得給孩子吃穿,特別是孩子長大開始懂事以后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