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天熯

第82章

天熯 惜爺謝 2076 2022-06-16 09:01:01

  從丹陽郡出發(fā),向南穿過吳郡,就可以到會稽郡。

  復行數(shù)十日,劉績領著周直先去了會稽郡守府衙交接,再去尋老師劉洪。

  然而在報上名號之后,會稽郡郭異待劉績等人異常熱情,之后才知道,原來郭異乃前會稽郡守劉寵的弟子!但是劉寵非比劉宏。

  剛開始時劉績也以為時空錯亂了,劉寵?之所以錯愣完全是因為在后世的記憶中只記得善使弓弩的陳王劉寵,誰知道會稽郡守劉寵呢?

  再進一步了解后兩人還真不一樣,陳王劉寵乃漢明帝劉莊玄孫。會稽郡守劉寵字祖榮,乃西漢齊悼惠王劉肥之后。

  劉祖榮,年輕時跟隨父親劉丕學習,因通曉經(jīng)學被舉薦為孝廉,后出任東平陵縣令,有仁惠之政。之后連續(xù)擔任豫章、會稽太守。在會稽郡時,簡除煩苛政令,禁察官吏的非法行為,政績卓著。后被升職入京,山陰縣有五六位須眉皓白的老人,特意從鄉(xiāng)下遠來給他送行,每人帶了百文錢贈送他。他不肯接受,只是從許多錢中挑選一個最大的收下。

  因此,被后人稱為“一錢太守”。其后歷任將作大匠、宗正、大鴻臚等職,更兩次擔任司空,一次任司徒、太尉,每次罷官后都回到家鄉(xiāng),最后得以壽終。

  名分上劉績得喚他一聲伯父,劉洪得喚其一聲兄長。

  在得知劉績算是劉寵侄子與劉洪,盧植兩人的弟子之后,會稽郡守郭異,熱情似火,有求必應。

  “呼!府衙里太不自在了。”

  劉績深吸一口氣,側首:“懷愉喚人將馬匹牽來吧!是時候去尋老師了?!?p>  目送李峻去往府衙后側,轉身看了一眼郡守府衙,回身慢走。

  “文伯走了!”

  “怎么了,心不在焉的?”

  周直愣了愣神:“哦,好!”

  周直看著走在前面的劉績,糾結片刻,忽然說道:“愚弟與兄相處近旬,竟然不知兄乃河間王之后,實在糊涂,前日失禮之處,還望恕罪。”

  劉績止步,眉頭緊鎖,回身與周直雙目對視,表情十分嚴肅。

  “勃?!帧?。”

  一拳碰在周直胸口處,嬉笑“怒罵”。

  “好啊!文伯,我可是把你當兄弟的?你竟然跟我如此見外?”

  “不行!今日必須教訓你一番!”

  周直胸口挨了一下大驚,連退幾步,“不要!”

  “你來真的?”

  掄起袖子的劉績擺出一副兇狠模樣,連跨幾步。周直只得后退。

  “當然,我拿你當兄弟,你竟然……嗨,不打你打誰!”

  周直躲過一拳,側身拱手,一本正經(jīng)地說道:“勃裕兄,路上皆是行人,有失禮儀啊,且莫戲弄了。”

  拳頭輕微碰了一下肩膀,笑了笑:“文伯你??!……懷愉來了?!?p>  “咱們走吧!”

  李峻將馬韁分別交與二人,疑問道:“兄長,你可知道劉公他們?yōu)槭裁匆幼≡诔峭獍??難道不怕盜匪嗎?”

  劉績突然啞然失笑,“哈哈哈,此言甚好!”

  摸不著頭腦的李峻詢問道:“兄長,怎么了?”

  周直側面對李峻言語:“勃裕兄怕是想著什么有趣的事了!”

  “沒事,沒事,懷愉啊,一會你自己去問一下不就知道原因了嗎?”

  “兄長!……你又打趣我!”李峻牽馬快步離去。

  “這小子?!笨粗罹菓崙嵅黄降臉幼?,劉績忍俊不禁的笑了起來,輕聲提醒道:“文伯,……愚兄,也頭一次與蔡公相見,一會去蔡公居所時,一切聽我安排,且莫胡言?!?p>  “弟,明白的!”

  蔡邕啊……

  說起蔡邕來,真可謂是文日中的牛讓我,若是單比成就的話,老師劉洪,定然要弱上一層。

  蔡邕乃是東漢大文學家、大音樂家、大書法家,大史學家,傳言他還是大畫家,這點是真不知道,但就前面這些個稱號,真就算是東漢第一牛人了,“生產(chǎn)隊的牛都沒有他猛”。

  在文學方面,蔡邕最著名的就是給后世留下了《熹平石經(jīng)》。

  原碑在東漢靈帝熹平四年(175年)刻于洛陽,蔡邕認為當時的儒家一些經(jīng)籍中,存在許多穿鑿附會,文字誤謬甚多,為了不貽誤后學,特奏請正定這些經(jīng)文。上詔允后,蔡邕親自書丹于碑,命工鐫刻,立于太學門外,碑文一共46塊,這些碑被統(tǒng)稱為《鴻都石經(jīng)》亦稱《熹平石經(jīng)》。

  《熹平石經(jīng)》傳為蔡邕一人用隸書書寫,又稱“一體石經(jīng)”。

  《熹平石經(jīng)》的石書法字體嚴整勻稱,寬嚴得體,然其法度森嚴,中規(guī)入矩,是漢代標準書法,在清中葉之前,此風格一直被奉為習隸之不二法門。其中也體現(xiàn)出了蔡邕的書法造詣。

  《熹平石經(jīng)》做成后,成為了天下讀書人校訂文字的范本,一時之間,太學門口熱鬧非凡,每天來此觀覽摩寫的人很多,車馬多達上千輛,道路都為之阻塞。

  蔡邕的史學成就主要是因為,熹平年他在東觀時,曾與光祿大夫馬日磾、楊彪、盧植,等人一同修撰《東觀漢記》亦稱《漢記》。

  《后漢書》問世前,《東觀漢記》影響較大,曾與《史記》、《漢書》并稱“三史”。

  另外在音樂成就方面,除了被人津津樂道的焦尾琴的故事外,蔡邕還制定了蔡家五弄,《游春》、《淥水》、思》、《坐愁》、《秋思》,后來和三國時期曹魏時期的音樂大家嵇康所定制的嵇氏四弄,即《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并稱為琴曲九弄,在漢代之后甚至成為皇家取士的考核標準之一。

  當然,后世的人對于蔡邕的興趣還有一部分是來自他女兒,蔡琰,蔡昭姬。

  蔡琰博學多才,擅長文學、音樂、書法。初嫁于衛(wèi)仲道,丈夫死后回家。東漢末中原大亂諸侯割據(jù),原本歸降漢朝的南匈奴趁機叛亂,蔡琰被匈奴左賢王所擄,生育兩個孩子。曹操統(tǒng)一北方后,花費重金贖回,嫁給董祀。

  《隋書·經(jīng)籍志》著錄有《蔡文姬集》一卷,今已失傳,只有《悲憤詩》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文姬歸漢的故事,廣為流傳。

  蔡琰我國史書記載的最早女書法家,也算是一代奇女子。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