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諸天無限

綜武大圣人

第009章 遠赴少林

綜武大圣人 說好的童話 2048 2022-03-05 21:51:58

  由于明日即將遠行,并且這一去,還不曉得要多久才歸返。

  這天晚上。

  潘玉并沒有修習武學。

  先是陪了原主四位家人許久。

  期間主要精力都用在安撫三不兩句就開始哽咽,淚眼婆娑的原主母親。

  又廢了不少時間,將后知后覺而哭得一塌糊涂的小蓉蓉給哄睡著,并交還給她娘親。

  這才領(lǐng)著卜思思返回小院。

  一如當初原主母親說的那樣。

  這位姑娘如今不但有著173cm的高挑個頭,還擁有著性感的小蠻腰、大長腿,并且還能看出豐滿感來。

  可見這三年里發(fā)育的有多完美。

  而在這一千多天里,只要潘玉不在演武場,這位貼身丫鬟就會默默跟在他身側(cè),或默默在小院里陪著他。

  如果他在修習內(nèi)功,她就做女紅。

  如果他在院里練棍打拳,她就看著,隨時端茶遞水或幫忙擦汗。

  作為整個飛峽堡最美麗的姑娘,并且被所有適齡男青年愛慕,可干這些活計時,卜思思毫無半點心里負擔。

  言歸正傳。

  炎炎初夏,入睡前肯定要洗個澡。

  回到到小院沒多久,卜思思就張羅好了浴桶、洗澡水之類的,微微低頭紅著眼為他寬衣。

  待他進了桶,又以適中的力道為他擦背、按摩穴位等。

  今年已經(jīng)17歲了的她,自然也難逃生物定律,心里滿是草長鶯飛。

  等了許久也不見桶里這個家伙吭聲,卜思思神情難免有些哀怨。

  可又忍不住默默在心里為其開脫。

  以至于潘玉嚴重與年齡不符的個頭與身板,再一次輸給了的確才13歲的實際年齡。

  平日里沉穩(wěn)直率性格,也淪為了武癡的單純。

  如此一來,卜思思心里就好受了許多。

  畢竟,還只是個未開竅的大男孩,雖然該大的地方已經(jīng)很大了……

  念及此處,大姑娘俏臉兒霎時艷紅一片,火辣辣的。

  她忙不迭轉(zhuǎn)移注意力,主動搭話問:“少堡主,您這一次去北少林學藝,大概需要多長的時間?”

  “看情況!”

  講完,潘玉又補充了句:“如果真能成,并且后續(xù)一切順利的話,最多兩年就差不多了。”

  武學并非閉門造車。

  如果沒有合適的陪練,北少林在他這里,也會很快淪為第二個飛峽堡。

  之前潘玉特意從原主父親那里,打聽了不少與北少林有關(guān)的信息,基本確定就是《笑傲》嵩山少林。

  也就是說,這一屆北少林里的最強王者,就是方證大師。

  拋開其最多屬于超一流高手的水準不提。

  依照這位方丈能動嘴絕不動手的性格,就不大可能給他當陪練。

  如今,潘玉已經(jīng)是一流高手了,并且還屬于一流中較強的哪一種。

  要是將出家人慈悲為懷,下手會留情等等因素考慮進去,實力要削弱一個小境界來看待。

  那么陪練起碼要達到一流拔尖那種,甚至超一流水準。

  將方證大師從合適人選中排除后,就只剩下那些潛在的一流拔尖水準的陪練了,兩年不能更多了!

  翌日。

  一行人乘坐一艘掛著飛峽堡風旗的大船,啟程了。

  在江面上逆行了數(shù)日,隨后又在一處碼頭登岸轉(zhuǎn)陸路走了四天。

  駝載著五千斤超級稻種的一行十多輛馬車隊伍,終于抵達了位于大明境內(nèi)的嵩山少林寺大門口。

  得到知客僧人通傳。

  不一會兒功夫,般若堂首座方圓大師,便親率幾名弟子,攜羅漢堂首座,接見了潘文武父子。

  按照輩分,原主父親的師父般若堂首座是潘玉師公,當初那群師兄弟則是他師叔師伯,其中就包括了羅漢堂首座。

  待到走完了這一波‘傳承歸宗’禮儀。

  潘文武便開始向方圓大師等人,大肆吹捧此行帶來的超級稻良種,并拍著胸脯保證寺中田產(chǎn)換種此物,每季畝產(chǎn)至少增長一半以上。

  由于飛峽堡這三年來已經(jīng)輪種了好幾季超級稻。

  以至于潘文武言之鑿鑿,所提皆有其事,頗為令人信服,讓方圓大師等僧眾皆喜不勝收。

  要知道,古代寺廟往往都是田產(chǎn)大戶,動輒能綿延十數(shù)里地。

  哪知關(guān)鍵時刻,潘文武直接按下了獻禮之說不表,轉(zhuǎn)而向師父、以及眾師兄弟們,大肆夸贊起了寶貝兒子潘玉的武學天賦:

  “……好叫師父您與眾多師兄弟知曉,我這麒麟兒武學天賦堪稱天人,自八歲那年開始修習武藝,短短五年時間里,便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我這個當?shù)模瑑赡昵芭c之切磋,就已不是對手,在慚愧的同時,又唯恐我家麒麟兒埋沒了這絕世天賦,故而厚顏攜他重回少林門墻求藝……”

  眾僧聞言后,皆不敢置信。

  紛紛將探究目光,投向了個子不小,體格健壯,面色從容沉穩(wěn)的潘玉:

  “如此體魄與氣度竟才13歲?”

  “怎么可能!”

  “……”

  當眾僧忍不住議論紛紛時。

  羅漢堂首座圓惠大師唱了一聲佛號:“潘師兄,以你的武學天賦,這些年下來,只要沒荒廢,實力理應(yīng)進入一流境界了吧?”

  潘文武略帶得色點了點頭:“不錯,已于數(shù)年前晉升一流!”

  圓惠大師當即正色追問:“既如此,我這師侄當真已經(jīng)在武學上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更勝師兄你一籌?”

  這個問題,非但沒有讓潘文武覺得丟人,反而滿臉驕傲:

  “我這麒麟兒一年多以前,就能憑借出神入化境界的小夜叉棍法壓我一籌。哪怕純粹的武技切磋,也能以太極拳勝我一籌?!?p>  “武當太極拳?”

  “對!”

  緊接著,潘文武又補充道:

  “除此之外,我兒還學了一門集十二象形外加融槍化拳的形意拳,以及一門步走奇門外加融刀化掌八卦掌。

  其技擊之精妙,甚至不下于太極拳,也不知道是那兩位大家所創(chuàng)。

  問我兒詳情,這臭小子說答應(yīng)替人保守秘密,始終不肯透露分毫。

  考慮到此行還是這小子第一次踏出飛峽堡。

  推斷應(yīng)該是我飛峽堡從前燕故國收留的近萬難民中,有人會這幾門精妙功夫,見我兒武學天賦極高,特以此充當收留的回報。

  可惜三門武學皆無相應(yīng)運功心法,只是純粹的武技……”

說好的童話

求互動……   推薦票(大佬們不要的)、留言、新書投資等!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