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戲劇經典作品中喜劇占比較低,而是悲劇占著較大部分。這與東方有較大差異,喜劇只是讓人感覺到愉悅,確是容易麻醉真實的感受。這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便是促進世界文化多樣性的來源所在,我們沒有去評論哪種更高明的必要,它們是各有千秋的。
魯迅說過:“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笨梢?,大文豪是贊賞于悲劇的。在巴爾扎克的巨作《人間喜劇》也是深度描繪出悲劇下的環(huán)境,將法國社會真實的現(xiàn)狀描述地淋漓盡致,這部傾盡作者心血的著作也不負所望,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人間的劇本總是意料不到,不能夠猜測到這里面的劇情,有些撲朔迷離的感覺,但還是沒有影響我們對悲劇性美的贊辭。
我不懂什么劇本創(chuàng)作的方式,也沒有對一些著名劇本有所涉獵過。卻還大言不慚地發(fā)表著自己所謂的粗俗見解,難免有些自取其辱的意味。不過,我沒有考慮過這個想法。人間劇不是什么深奧的理論學說,那樣高大上的語錄我也談不出來,只是自己對當下社會發(fā)出聲音,不是什么膽大妄為的言論,但卻是肺腑之言。
人群在呱呱墜地起,便與世界上的其他事物發(fā)生著聯(lián)系,這聯(lián)系是纏繞不清的。我沒有閑心來談這其中的理由,只是有點繁瑣無趣的緣由罷了。
古言有“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之論,不過這種說法已被實踐所淘汰,我們人類在歷史的潮流中不斷向前發(fā)展著,往著更高的層次進步。早已理性明白的命運由自己決定,可能會受外界環(huán)境干擾,但起著決定性作用的還是自我的主觀能動性。我不敢談什么關于成功的學說,自己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專科生罷了,只是懂寫幾個文字,便在這里大搖大擺地賣弄文字,這確實讓人甚感厭惡的。但他好像沒有自知之明,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李耳的巨著《老子》里說道:“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倍@便表明“我”的愚拙,這該是件悲劇性的故事。
但劇本之所以是劇,它的情節(jié)內容也是可以成為此起彼伏方式的。所謂的“風水輪流轉”即此理,坎坷不平的人生便是充滿著挑戰(zhàn)性的,而在順境時的樂趣也是我們盼望已久的。
人間的安排由于發(fā)生了不同于自己內心的想法而變得色彩斑斕,便是人生百態(tài)的真切描繪。人間的劇情不需要太過完美無瑕,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才會形成缺陷的美感,也是悲劇性的美。人間劇是可以充滿著無限想象的,我們便是其中產生幻想的主體,但不是天馬行空的渺茫,而是在自我能力氛圍下的理性結果。
善于在悲劇中找尋到美妙,而不是沉入痛苦的深淵。人間劇是充滿著悲劇性美的,是我們情真意切的憧憬的美感。人間劇里應該沒有什么虛情假意的言辭,也不該存在雍容華貴的言語。劇不該是成為戲劇方式,該以自我的節(jié)奏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