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皇帝和大臣看似都后退了一步,但實際上都達到了自己的目標。
這就好,如此一來,夾在中間的,就不會得罪哪一方了。
長舒一口氣,李賢才準備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就聽見皇帝又開口了:“諸位卿家等一下,朕還有一件事,想要在今天的大朝會上說出來,大家商議一下?!?p> 聽到皇帝這么說,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將視線凝聚到了李賢的身上。
他們很清楚,能讓皇帝用這種口氣說出來的,必然是需要有群臣參與,才能夠真正名正言順的大事。而眼下,太子李弘的喪禮事宜,已經(jīng)確定下來了。
如此一來,似乎,也只有一件事兒了....
出班的大臣們,紛紛停下了準備回去的動作。不管是同意還是反對,這個時候都不能回去,免得待一會兒還要站起來。
而那些從始至終安坐的大臣們,也做好了隨時站起來的準備。
立太子這樣的大事兒,不論如何也得表個態(tài)。
這個時候的態(tài)度很重要,要是一不小心唱了反調(diào),一旦雍王真的成了太子,或者雍王沒在當太子的時候倒霉,下場絕對堪虞。
雖然從大唐成立到現(xiàn)在,初期立下的太子,都挺倒霉的,但是顯然沒人愿意賭這個萬一。
聽到皇帝的話,李賢也偷著苦笑了一下。
該來的終于是來了啊。
果然,李治見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才開口道:“朕雖痛失太子李弘,但幸賴不只是有這么一個皇子。今皇子雍王李賢已經(jīng)返回長安,朕覺得可立他為太子,賢兒,你覺得如何?”
聽到皇帝最后一句話是問雍王的,所有人又將視線轉(zhuǎn)移到了李賢的身上。
張文瓘等人眼中滿是期盼之色,而也有一些人,神色飄忽不定。
我覺得如何?
感受到那些集中到自己身上的視線,李賢并沒有直截了當?shù)木芙^,而是沉默了起來,時不時的還會抬起胳膊,又放下,將猶豫的樣子做了個十足。
不故作遲疑不行,要是太直截了當?shù)木芙^,豈不是告訴所有人,這都是排練好的?
足足四五分鐘的時間過去以后,李賢才拱手回答道:“回稟父皇,兒臣愚鈍,能被立為太子,實在是恩典,兒臣恨不得現(xiàn)在就答應(yīng)下來。只是,皇兄剛剛大行,尚沒有立下皇帝的廟號。如此,兒臣豈敢竊居皇兄的位置?”
“請父皇收回成命,待到皇兄下葬以后,若是您覺得還合適,再立兒臣為太子不遲!”
李賢話音剛落,郝處俊就急了,迫不及待的說:“雍王殿下,這不是普通的任命,可以隨便推脫。常言道,國不可一日無君,也不可一日沒有儲君啊!請殿下三思而行!”
張文瓘被郝處俊搶了先,也趕緊說:“太子殿下若是泉下有知,也會感激殿下的兄弟情義。只是,殿下,為了避免再生事端,還是不要拒絕的好。要微臣看,您當太子,很合適啊!”
堂堂中書令和侍中都跳出來發(fā)話了,好些人也就閉上了嘴。
在他們看來,雍王絕對是傻了。這可是太子?。∵^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兒了。英王李顯也在回來的路上,一旦英王也回了長安,起了奪位的心思,嘖嘖....
一片沉靜之中,忽然響起了一個怪異的聲音:“啟奏陛下,微臣覺得雍王做得對。如今太子剛剛大行,確實不適合立刻立太子?!?p> 誰呀!
李治和李賢倆人演戲演得正投入,郝處俊等人正焦急著,結(jié)果這個時候出現(xiàn)了一個令人意外的聲音,可以說是吃菜吃到半截蛆,粥鍋進了老鼠屎。
郝處俊憤怒的朝后方看去,卻見說話的是工部侍郎徐彥伯。
小小的工部侍郎,也是有資格參議這種大事的?
才要訓斥,就見三品官的行列,也走出來了一個人。
秘書監(jiān)武承嗣!
拱手行禮,武承嗣也開口說:“徐侍郎說得有道理,陛下,立太子這件事,還是容后再議吧。既然您覺得雍王合適,到時候再立就好,這段時間,且先讓雍王觀政,豈不兩全其美?”
有了兩個人的帶領(lǐng),頓時就有不少人走出來,紛紛附議。
在他們看來,現(xiàn)在立太子,確實有些倉促了。如今適齡的皇子,可不是只有雍王一個人。天后的身份雖然穩(wěn)如泰山,但太子的人選,還是有兩個。
英王李顯,雍王李賢,兩個人都不是長久住在長安,誰清楚這倆人的性情如何?雖然雍王主持著散了一次供品,但這點小恩小惠....
嗯,還是不能打動人心的。
見這么多人出來反對,御座之上的李治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今天的事情,如果是李賢主動拒絕的話,好歹還能留下一個好名聲。
可他要是被大臣們勸諫的收回成命,李賢就什么都得不到了。
眼看著郝處俊等人又有爭論起來的趨勢,李治一聲怒喝:“徐彥伯,放肆!朕是在問雍王,何時問你了?還不退下!”
徐彥伯深知自己人微言輕,這個時候也是皇帝最好的出氣對象,于是連叫不敢,灰溜溜的就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眼看皇帝真的發(fā)怒了,所有的朝臣都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這個時候誰還敢多說一句話?徐彥伯這純粹是被皇帝拎出來訓斥的雞,猴子不想接著挨刀,還是老實一點比較好。
大臣們星散而退,場間就剩下了李賢一個人。
這時,李治才繼續(xù)問道:“賢兒,你可要想清楚了,錯過這一次,可就未必會有下一次了,你確定,你和弘兒的情誼,要比太子之位更重要?”
還用想嘛!
肯定是太子之位重要?。?p> 但是,這個情況下,自然是要流著口水說不的。
長嘆一聲,李賢繼續(xù)道:“父皇,兒臣很確定,請父皇收回成命,過后再議。”
聽到雍王再一次拒絕了皇帝,滿朝堂的人都不由自主的在心里暗罵一聲“蠢貨”。
不過,暗罵之余,還是覺得驚訝。畢竟,雍王此舉,可以看出絕對不是在演戲,而是真的這么覺得的。都說皇家無親情,前太子雖然仁厚,但遇到這樣的事情,恐怕都不會做出一樣的選擇。
沒錯,就是前太子。
雖然雍王拒絕了太子之位,但是在群臣看來,其實,從現(xiàn)在開始,雍王的半個屁股,恐怕已經(jīng)坐到了太子之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