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植止住麾下,道:“有罪無罪,我自當回京面圣,然后與有司辨之。爾等不可無理?!庇谑钦麅x容,退隨從。與宗員交待讓他等靜待朝廷另派主將后,從容上了檻車,一路隨天子使者回京。
眾將士怒發(fā)沖冠,卻又無可奈何,只得目前盧植遠去。
卻說劉備在宛城,得了嚴顏、黃忠率軍相助,連日猛攻宛城。宛城外南就聚與夕陽聚兩處戰(zhàn)略要地已失,徒留宛城孤城一座。劉備盡得地利之勢,白天石彈紛飛,造作井闌云梯,四面攻城。晚上則夜襲、放火,掘地道,勸降……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劉備此時兵力雄壯,又分兵四下收糧,并把大軍分作數(shù)批,日夜鼓噪騷擾不停。然張曼成亦將黃巾軍分作數(shù)批以應對劉備攻勢。
如此旬日,劉備竟不能破。
劉備于帳中思道,不能再拖下去了,南陽不下,他無法攻略南方數(shù)郡。南陽城固,得想個法子誘張曼成出城野戰(zhàn),可是張曼成會出來嗎?
正苦苦思索間,忽親兵來報,嚴將軍與荊州刺史徐謬到了。劉備起身出營迎接,心中卻是疑惑,徐謬走保漢壽,如何到了這里?
出營便見嚴顏與一中年男子正在交談,兩人見劉備到了,不由停了下來。那中年男子,身高八尺,虎目蘊威,身著一系青衣,腰間玉帶懸著一柄長劍,正是那荊州刺史徐謬。徐謬見劉備豐神玉朗,卓然不凡,心中也是暗暗點頭,兩人敘禮罷,俱入營中,分賓主而坐,而后劉備便道:“徐荊州久在漢壽,今日為何到了此處?”
徐謬道:“某在漢壽,亦聞劉中郎威名,如今南郡、江夏已復,張曼成被擒也只在反掌之間。黃巾禍亂荊州,某添為此州刺史,卻無力保境安民,心實愧之。聞劉中郎經略南陽,便選練士卒,一道遠來,欲助劉中郎一輩之力。方至新野,正遇一支賊軍,與之戰(zhàn),不敵,幸好有嚴將軍相救。故一道來此?!?p> 新野竟然還有賊軍?劉備訝然看向嚴顏,嚴顏便道:“主公,末將奉主公之命四處收集糧草,此番兵至新野,便見一枝賊軍與徐刺史戰(zhàn),末將領兵與徐刺史一道擊破其軍,獲其首領,才方知乃是長沙賊,前番得了消息,知南郡、江夏失守,便引兵前來欲相投張曼成。卻不知周圍數(shù)縣已被我軍占領,張曼成已困守宛城久矣?!?p> 劉備便道:“那賊人首領何在?”
不一會,這個倒霉的黃巾俘虜將領便被押送到了帳中。劉備問道:“汝何人耶?”
那人便拜道:“小人孫夏,乃長沙黃巾主將,今既被擒,愿降將軍。”
劉備不禁愕然,我還沒招降呢,不過見這家伙倒是有幾分聰明,于是便問道:“孫夏,爾可識得宛城之中張曼成?”
孫夏恭恭敬敬的回答:“小人識得,此番小人領軍前來,便正是恐長沙不穩(wěn),因此來投張曼成?!?p> 這家伙,劉備問什么,他就答什么,恨不得把黃巾軍的事竹筒子倒豆全說了。嚴顏等與徐謬在旁邊,眼中鄙夷之色大露,如此軟骨頭之人,不知劉備要了何用。
劉備吩咐左右把孫夏帶了下去,目視眾將,喜道:“吾有一計,可破張曼成!”
眾將凝神靜聽。
劉備便道:“守正,此番所獲黃巾衣甲旗號多否?”
嚴顏便道:“主公,斬獲頗多!”
劉備便看向徐謬,道:“此事卻還須麻煩徐荊州?!?p> 徐謬欠了欠身,一拱手道:“某自當聽從劉中將調遣!”
于是劉備命嚴顏帶了孫夏,和徐謬各領了數(shù)千人,潛至劉備營后十里處,聽候號令行事。又命黃忠、關羽收拾軍馬,準備攻打宛城。
宛城之中,張曼成也是憂心忡忡,與眾將道:“我等困守宛城,雖一時不懼城破,然宛城之中軍民甚多,又失南就聚與夕陽聚屯糧,若劉備久圍此地,待我軍糧草一盡,自取敗亡爾!莫若尋找良機,攻出城去,到時只要逃離此地,入揚、益,或南下入長沙皆可,雖有艱難,總比守在此處待死要好得多!”
眾將細思一陣,皆不禁默然,張曼成說得確實有理。張曼成見眾將同意,便道:“若出城,卻須分一枝軍,纏住漢軍,掩護我大軍脫離,爾等何人愿擔此任?”
這纏住漢軍的軍隊的下場,可想而知,于是眾將一個個把頭低下,只作沒聽到。張曼成怒極,連問數(shù)聲,都無一個答話。張曼成不禁怒道:“此危難之際,爾等不同心協(xié)力,卻一個個暗懷鬼胎,如何敵得過劉備?”
眾將心里想道,既然決定逃命,為什么要我等去做那替死鬼?
張曼成臉色鐵青,嗆的一聲把劍撥了出來,恨不得把這些軟蛋一個個全砍了,這些鼠目寸光的蠢材,平時搶錢搶糧搶女人,什么兇殘的事情都做得出來,如今讓他們推舉一人斷后,便全啞了。張曼成一劍在手,眾將心中一寒,不知道張曼成要做什么。張曼成見眾將臉上神色各異,知道此時不是內亂的時候,心中一嘆,想道,大賢良師英明一世,怎地選了此等人一同共襄大業(yè)?
廳中氣氛正冷,忽然城外金鼓聲陣陣,喊殺聲震天,不一會,便有一個小校急急忙忙撞了進來,拜道:“將軍,城外漢軍攻城!”
張曼成趁機下臺,把劍入鞘,道:“左右且與我一同去城樓防守?!?p> 到了南門,這也是劉備主攻的方向。上城一看,漢軍今天可是出死力,各營留守兵力全出,一隊隊的弓箭手于城下發(fā)射了一簇簇箭雨,一臺臺投石車發(fā)射著石彈,城下,無數(shù)軍士持著小盾防護頭部,然后扛著云梯疾往城墻而來,遠處又有無數(shù)架井闌緩緩而來……
張曼成目光一凝,看見劉備于城墻下不遠處督陣。旁邊還有兩員大將,下了馬,各提一口刀,正帶著兩伙精卒,只怕是想要登城先入。
這次攻城,比往時都要來得猛烈,張曼成一顆心不由揪了起來,吩咐左右道:“多備箭矢石塊,準備火油,待漢軍登城,給老子狠狠的打!”
終于,在付出無數(shù)人的性命后,有漢軍攀上了城墻,畢竟?jié)h軍衣甲兵器之精良,是黃巾軍遠遠不能比的。黃巾軍一箭射在漢軍身上,有皮甲相阻,只要不是要害,絕不會致命,而漢軍一箭,卻幾乎能把黃巾射個對穿。至于刀劍槍矛,就更不用說了。
兩軍短兵相接,瞬間便濺起一朵朵血色的浪花,哀號慘叫聲驟起,響徹云霄。傷亡激發(fā)了漢軍的兇性,尤其是蠻兵,血紅著雙眼,揮舞著大刀,鐵棒,砍砸起來,挨著就亡,碰著就傷。
兩軍廝殺了若莫一個時辰,宛城黃巾完全是靠著人海戰(zhàn)術,才抵住了漢軍的攻勢,于城頭之上殺作一團。黃巾軍也知道,若是宛城一失,自己絕對死無葬身之地,那么,便死戰(zhàn)罷。之前黃巾軍也正是憑著這股勁,守住了宛城。
張曼成正在城上指揮防御,忽然見遠方若莫數(shù)里處,又卷起兩團煙塵,隱隱有喊殺聲傳來。張曼成臉色一變,道:“莫非是漢之援兵?豈非天亡我哉?”
過了一會,喊殺聲漸近,有一將道:“將軍,吾以為必不為劉備援軍,不然為何有喊殺聲?料想應該是我們援軍到了,正與劉備后軍廝殺!”
張曼成一想也是此理,不由臉色一緩,大喜道:“不知援軍從何處來。”
卻不待人回答,便把佩劍高高舉起,大聲吼道:“兒郎們與我殺??!我們的援軍來啦!哈哈,漢狗完了!”
黃巾卒士聽了,皆是精神大振,也不管此消息是真是假,最關鍵的是他們需要這樣一個好消息,于是身上憑空又似乎多了幾分氣力。
未見,喊殺聲近,張曼成于城頭之上,只見一隊人馬潰敗,徑往劉備營中而去,大喜道:“我軍勝了,天佑我黃巾也!”
果然,便見劉備營中一陣慌亂,鳴金聲大作,城頭還與黃巾軍糾纏的漢軍聽了金聲,便結成小陣,且戰(zhàn)且退,有條不紊的退下了城頭,往自家營中奔去。城上黃巾廝殺到如今,早已力竭,也不再追。張曼成遠遠忘見潰軍把劉備營中沖得亂七八糟,而自家援軍竟然趁勢于后掩殺。
劉備竟似乎未曾料到身后有敵來,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匆匆收攏了殘軍,棄了營盤,一路敗退了下去。而宛城墻下,云梯、井闌等攻城器械棄了一地,張曼成仰天長笑,道:“想不到劉玄德竟有今日!”
那黃巾援軍主力于漢軍身后掩殺,卻分了一枝軍往宛城而來。策馬至城下,仰頭大呼道:“張帥何在?”
張曼成探首而出,見了來人,不由大喜,道:“孫賢弟,你如何到了南陽?”
孫夏在前,嚴顏在后,孫夏仰頭道:“張帥,某在長沙,聞江夏、南郡已失,鞏南北音信隔絕,長沙難守,便引了部曲前往此處來投張帥,于路竟遇荊州刺史徐謬那老兒,他率了軍自漢壽來助劉備,于是好一場戰(zhàn),某大破之,徐謬老兒倉皇逃竄,慌不擇路,竟然沖散劉備后營,某于是揮軍掩殺!張帥,漢軍已敗,南陽無憂矣,還不盡起大軍,與我一道截殺劉備,更待何時?”
張曼成大笑,以掌擊垣,道:“便如賢弟所言!”
乃顧盼自雄,謂左右道:“還不擊鼓聚兵,與我一道追殺漢狗!”
左右喜氣洋洋,轟然應諾。
感謝Iamrider書友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