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漢皇劉備

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

漢皇劉備 青牛道人 3127 2017-11-02 21:05:12

  其實袁術(shù)猜錯他兄長袁紹了。袁紹和袁術(shù)一樣,也早就不把天子放在眼里了。董卓行廢立之事,立了長安天子,他袁紹不樂意,于是就要立幽州劉虞為帝。天子,董卓也好,袁紹也好,只是把他們當(dāng)傀儡罷了。歷史上的袁紹要是心中還有天子,早就把天子迎到冀州了。還有曹操什么事。而事實上,袁紹的謀臣們也都勸過袁紹了,讓其迎天子車駕到鄴。史載說是帝立既非紹意,竟不能從。于是才有曹操奉天子以討諸侯的事。所以說,袁紹袁術(shù)兩兄弟,其實是一丘之貉。

  夏五月,北地大旱?;认x大起。好在先帝時,劉備曾獻(xiàn)治蝗之策,多年不停完善下來,各州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有較防治蝗蟲的機制。至于青州,更是不用說,田地里到處都是除蝗的人。青州的蝗蟲尸體,也大多數(shù)都被百姓收拾回去喂了家禽。

  雖然蝗蟲不足以為害,但天不降雨,也是要老命的事。大河水位下降,小河徹底斷流。用來灌澆的水渠已經(jīng)干得龜裂。城外有些村莊,旱得連水井都枯了,沒法子只能帶著家小往城市遷移。

  防旱在后世,都是一個頭痛的問題。劉備也拿老天爺沒法子。城郊還能派遣軍士護送水車四處送水。太遠(yuǎn)了的地方他也沒辦法全部照顧到。只能讓治下各縣,妥善安置災(zāi)民,然后讓荀彧等人安排救災(zāi)。

  沒有高速公路,沒有礦泉水,沒有救援飛機。就算劉備讓騎兵用寶貴的戰(zhàn)馬拉車,運送一甕甕的水和食物送到各處,仍然避免不了有難民死亡。

  難民們首先目標(biāo),就是青州牧府治所臨甾城。絡(luò)繹不絕的難民,拖家?guī)Э?,往臨甾而來。希望仁慈的劉使君能活他們性命。牧府民曹官吏早早出動,在城外搭建棚屋,糧食,飲水,還有醫(yī)生,全部配齊。盧珻和羅耶珂也在牧府親軍的護衛(wèi)下,出面慰問災(zāi)民,為夫君劉備分憂。

  劉備又令親軍別設(shè)一營,以安置失去父母的孤兒,以傅干,黃敘兩人為軍司馬,教孤兒文武事。

  每逢天災(zāi)時,除了救災(zāi),還有一項比救災(zāi)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就是打擊流言蜚語和打擊邪教。不管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什么程度,總會有這么一小撮唯恐天下不亂的人,他們仿佛就是為了混亂而生。沒有混亂就要想辦法制造混亂,混亂了那就加上一把火讓其更混亂。

  劉備在輿論控制方面,一直做得還可以。但千防萬防,還是仍然防不住這些人。這不,青州一旱,各種緯書圖讖,各種小道流言就出來了。先是東萊有張勛,自稱乃秦人之后,夜夢秦始皇帝,說漢既失德,他當(dāng)代漢為天子,復(fù)興大秦。這種搞笑的言論,也有人信。于是張勛聚眾數(shù)百,于自己家中登基稱帝,建國號為秦,分封群臣,廣納嬪妃。然后狂歡了幾日后,帶著幾百人去打東牟城。被東牟令全殲。什么皇帝丞相皇后將軍太子,一個沒跑。

  然后北海,平原等地,各有人詐稱天命,聚眾作亂。勢力最大的,裹了一股災(zāi)民,人數(shù)竟然達(dá)到數(shù)千。劉備聽了各地匯報,又是好氣又是好笑。他也想不通,為什么后世也好,此時也好,總有那么一些腦袋進水的人,去信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對于這種情況,劉備也沒什么好說的。下令各地官吏,對于首惡,見一個殺一個,不必過問。至于其他人,甄別之后,全部罰作礦奴。給你們安穩(wěn)日子你們不愿意過是吧?那就別過了。都暴發(fā)天災(zāi)了你們還有精力造反,那就通通去給我挖礦吧。

  有了劉備的許可,各地守令也是下手毫不留情。他們也無比痛恨這些垃圾。抓到頭目了,二話不說砍了人頭示眾再說。抓到嘍啰了,先查明是哪里人,外地的直接成礦奴,本地的,先打一頓,然后抄家,再送到遼東當(dāng)?shù)V奴。

  劉備的鐵血鎮(zhèn)壓,讓青州人頭滾滾的同時,也讓無數(shù)家庭破產(chǎn),妻離子散。荀彧等人去向劉備求情。想讓劉備除了首惡之外,其他從眾者處罰得輕一些。

  劉備聽了諸臣來意,冷笑一聲,道:“文若,對待妖言惑眾者,對待造反者。我的態(tài)度是絕不姑息。反現(xiàn)一起處理一起,絕不容情!我就是要讓那些心懷叵測者知道我的態(tài)度,想在我的治下鬧事,絕對沒有好下場!為首者死,從眾者罰沒家產(chǎn),貶為奴隸。這是我的底線。也讓他們清楚得知,和我作對,得付出什么樣的代價!”荀彧其實也不是想對那些人寬容。他只是想青州剛起大災(zāi),又興大獄,在這個緊要關(guān)口,還是穩(wěn)妥一點為好,處理得輕一點,百姓也容易安撫一些。既然主公有了決定,荀彧便也不再多說。

  青州各城,無數(shù)的人頭高懸在城外,警示著后來人的同時,也告訴大家。劉使君不僅僅只有仁慈,他還有著殘酷冷血的一面。誰支持他,擁戴他,他就會對誰仁慈。誰反對他,他就會對誰毫不留情。

  在屠刀的面前,大家選擇了服從。就是有那么一些漏網(wǎng)之魚,也是躲入山林,或者是潛往他州。青州混不下去了,那就去其他地方吧??傆幸粋€地方是可以被我們攪亂的。比如豫州。

  夏五月,汝南、穎川黃巾又起。何儀,劉辟等各聚眾數(shù)萬,稱將軍,禍亂郡縣。孫堅乃命程普守彭城,韓當(dāng)還駐沛國。率祖茂黃蓋自引軍還討黃巾。雙方連戰(zhàn)數(shù)月,何儀等不能敵,乃降孫堅。

  煙冥露重霜風(fēng)號,聲悲色慘侵征袍。據(jù)鞍顧盼度沙磧,縱橫白骨余殘燒。這就是穎川、汝南兩地的凄慘模樣。

  黃巾軍與孫堅在兩郡大戰(zhàn)??たh為之殘破。到處都是死人尸骸,殘垣斷壁。豫州大亂,逼得一個不世出的英才出山了。

  之前,劉備初得荀彧,喜不自勝,又談及天下人物,與荀彧道:“似文若之出類拔萃者,天下何其少也?!?p>  荀彧笑而對之:“彧徒負(fù)虛名耳。策畫之士不輸彧者,涼州賈文和,穎川戲志才,郭奉孝,鐘元常,吾侄荀公達(dá),此數(shù)人皆世之英才也?!?p>  劉備聽了這幾個鼎鼎大名的名字,心中也是暗許荀彧知人。賈詡和鐘繇就不說了,一個跟著涼州軍閥混,一個剛到中央任官,便被董卓擄到長安去了?,F(xiàn)在也是一直在長安天子身邊。這兩個人,關(guān)山阻隔,暫且不說。戲志才早早投了曹操。可是郭嘉郭奉孝和荀攸荀公達(dá)這兩個人一定要搶到手啊。

  于是劉備讓荀彧給寫了信,便派人去請這二人。結(jié)果遍訪諸地,屢尋不見。這年頭,兵荒馬亂的,想找個不在家的人,實在是很有點困難。

  劉備和荀彧是萬萬沒想到荀攸被於夫羅搶到山中去了,然后現(xiàn)在又跟了呂布。至于郭嘉,少年時便知漢靈帝如此胡為,天下必亂。于是一直隱居不出,除了幾個知交好友像荀彧戲志才這樣的,天下也沒人知道他。

  后來先帝死了,郭嘉負(fù)笈出游,先是去見了當(dāng)時天下名聲最重,最吸引天下名士的袁紹。在袁紹那里待了一陣子,仔細(xì)觀察之后,覺得袁紹不行。對辛評、郭圖說:“夫智者審于量主,故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yè),難矣!”于是便跑了。

  后來諸侯討董,天下打成一團,郭嘉覺得外面太危險,于是便跑回家中隱居。見汝穎多兵亂,又把家給搬了,搬到一個更隱蔽的地方,坐看天下風(fēng)起云涌。

  后來袁紹另立天子在洛陽,劉備出為青州牧。郭嘉便想北見劉備。方欲行,母喪。守孝三年。再想北行,豫、兗到處都是黃巾,后來兗州來了曹操,豫州有了孫堅,情況才好一點。然后這時,郭嘉又大病一場。

  郭嘉身體一向虛弱,因為他酗酒無度。后來于三十八歲那年便英年早逝,估計也是這個原因。好吧,哪兒也不能去,那就先家里蹲吧。好不容易把病養(yǎng)得七七八八,這穎川又遭賊了。

  郭嘉就很郁悶,咱穎川啥也沒有,地里也不長黃金,你們黃巾賊怎么就喜歡在穎川鬧事?動亂的地方,總歸是不安全,于是郭嘉就想一勞永逸的搬次家了。思前想后,天下最穩(wěn)定的地方,莫過于劉備和曹操。

  至于袁紹和袁術(shù)兩兄弟,在郭嘉看來,不過是兩只暫時虛高的垃圾股罷了。不需要多久,他們必定敗亡。荊州劉表那兒也不錯,可是郭嘉想到醫(yī)生說過,他的身體狀況不宜居于南方。于是便不再考慮劉表了。

  劉備和曹操,在郭嘉眼里,都是不世出的雄杰。兩人各有千秋。劉備宗室之后,雖然家世敗落,但少有才名,形象偉岸,黃巾以來,屢立大功?,F(xiàn)在占據(jù)青州和遼東。曹操累世高官,少時便仗義施財,交游廣闊,亦崛起于黃巾亂后?,F(xiàn)在占據(jù)兗州和徐州兩郡。

  郭嘉認(rèn)為,若是有人能夠掃平海內(nèi),成就王霸之業(yè),必是這兩人中的一個。至于選誰做老板。郭嘉還是打算親自去見一見這兩人后做決定。畢竟,第一印象非常非常重要。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