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隨后的日子里,秀萍跟王敬等人講了玉兒臉上被刺字前后發(fā)生的許多事。
自王敬離開建康之后,司姚公主一直在派人暗暗搜尋,卻杳無音信,直到某天在街上偶然「聽說」王敬與桃葉私奔到永昌,還懷了孩子,差點(diǎn)氣得吐血。
永昌路遠(yuǎn),司姚又是吃不了苦的人,她夠不著懲治王敬和桃葉,便生出了這么個餿主意。
王家人起初只聽說公主請旨將玉兒許配給永昌王之子,卻不想她某夜突然闖入玉兒房間,先讓人按住秀萍,然后硬生生往玉兒臉上刺字。
玉兒被塞住了嘴,哭得血淚交加。
次日主母蕭睿得知此事,氣得舊病復(fù)發(fā),一連多日臥床不起;三公子王敖怒罵公主,結(jié)果被革了職;連平日一向敬重公主的大公子王敦,也進(jìn)宮去告狀,然告狀無用,他郁憤辭官,但最后被姨姐周太后勸住了。
周太后,便是當(dāng)日的周婕妤,她雖成為太后,卻仍免不得被太皇太后壓制,她期盼著自己的兒子快快長大、掌權(quán),但在這之前,她需要母家親眷的支持。
直到秀萍和玉兒離開王家那日,蕭睿還昏昏沉沉,王敖一直侍奉床前。
送秀萍和玉兒來永昌的人,當(dāng)然是司姚公主派來的,一路上走得飛快,年紀(jì)尚小的玉兒不知因顛簸嘔吐了多少次。
在永昌邊界,公主府的人像丟垃圾一樣將玉兒丟給永昌王,就立刻掉頭駕車原路返回了。
永昌王當(dāng)時的臉色很難看,但不得不將懿旨和玉兒一起帶回了永昌宮,于是就有了后面的事。
從表面上看,王家自建的這一排房屋就是一所普通住宅,但實際上,他們在其中一間房屋的地面鑿開了地洞,然后開始向下挖。
桃葉雖沒有問,也已經(jīng)猜到,此地金庫應(yīng)該就在他們房后的那座荒山之下。
新鑿開的地洞必然是要通向金庫的。
王逸讓王敬入宮稟告永昌王,金銀不必出土,只清點(diǎn)數(shù)量、記清楚具體位置就行,如有需要,可隨用隨取,待到離開永昌之日,再全部取出不遲。
因為,已經(jīng)安放于此多年的東西,繼續(xù)放在原地就是最安全的、也是最省事的,完全沒有必要轉(zhuǎn)移、更不能將八處金庫匯聚一處保管。
永昌王司元同意了這個說法。
自王家將玉兒從宮中接回后,陳濟(jì)沒再針對過王家,而是專心于練兵。
永昌之內(nèi),除了年幼的孩童、身體殘缺或衰弱者,幾乎人人都踴躍投入到習(xí)武之中,無論男女。
因為有了錢,永昌的百姓不必再整日忙于男耕女織,他們所需的衣食兵器,基本都從相鄰的魏國購置,而幫忙購置物資接應(yīng)的人,是駐守在齊魏邊界的王逍,即王逸之胞弟、王敬之叔父。
然而,即便整個永昌用盡可用之人,所得兵丁數(shù)量與守衛(wèi)建康的兵相比,還是相去甚遠(yuǎn)。
因此,司元所期望的,是永昌的每個兵都有以一敵百之勇。
陳濟(jì)并不大受司元信任,但由于陳家是武將世家,陳濟(jì)從小就諳熟于兵家之道,他用心對待每一個兵,傾囊相授,漸漸成為新兵們最愛戴的一個武將。
與此同時,王敬一直在想辦法醫(yī)治玉兒臉上刺字的疤痕,他托親友四處打探擅長治疤的醫(yī)者,或是親赴求藥、或是請到家中為玉兒看診,多番嘗試,奈何玉兒臉上刺得太深,他花費(fèi)了四年的時間,所得效果也只不過是在遠(yuǎn)處看著不那么明顯罷了。
四年之后,玉兒的模樣出落得更加水靈清秀,眼神中卻沒有了小時候的那股子靈動之氣,她從不輕易走出家門,也很少與人說話,且從不在任何人面前摘掉面紗,也再沒有笑過。
在永昌生活的漫長歲月里,玉兒已經(jīng)慢慢了解了當(dāng)年父親王敬離家的真正原因,但因王敬與桃葉成親是一個存在的事實,她仍不愿跟王敬多說話,更不肯給桃葉一次好臉色。
為顧忌玉兒的心情,桃葉白天總也適當(dāng)與王敬保持距離,晚上更是分居,她時常跟秀萍一起料理家里的伙食、針線等事,越活越像一個老媽子。
這樣的生活,自然談不上好,但桃葉在王家時照顧過玉兒,對玉兒原本就是有感情的,而后又在王逸的主持下與王敬成親,她更認(rèn)為要把玉兒當(dāng)成親生女兒看待,如此,她便覺得一切皆可包容。
據(jù)永昌派往建康的探子匯報,太皇太后孟氏和太后周氏的矛盾日益尖銳,以往多是暗箱敵對,近來竟爆發(fā)了幾次正面沖突,鬧得少年皇帝司德每日坐立不安、滿朝文武議論紛紛。
永昌的臣民都認(rèn)為,入京的好時機(jī)就要到了。
王敬對此事頗感憂愁,雖說在永昌過得清貧,但好歹太平,比起去了建康以后可能的血雨腥風(fēng),他還是更樂于這種安于一隅的生活方式。
但入京大約是勢在必行的,王敬只得與父親單獨(dú)商議:“永昌王入京,禍福難料,無論孰勝孰敗,我們的日子都未必好過。我總覺著,得想一個辦法,讓我們一家子能遠(yuǎn)離是非?!?p> 王逸略笑一笑,又不禁嘆氣:“一旦趟進(jìn)了渾水,哪是你想抽身就抽得了的?自當(dāng)年孝宗托我尋寶開始,我便知此生難再安寧?!?p> “即便不好抽身,我們也不能全都陷進(jìn)去。我的身份,是非得陪永昌王入京不可??墒歉赣H您……是可以不入京的……”
不必王敬說完,王逸已經(jīng)明白:“你想讓我假死?”
王敬點(diǎn)頭:“我想讓您先去魏國投奔叔父王選,魏國自建國以來,沒起過內(nèi)亂,比齊國安定得多。待您在那兒有了落腳地,我會勸大哥辭官,到時候,我們帶著母親和三弟,一起去找您,大家過平民生活,豈不好?”
王選是王逸的遠(yuǎn)房堂弟,在魏國經(jīng)商多年,且遠(yuǎn)離國家大事,只專心于自己的生意經(jīng),生活富足而安穩(wěn),那正是王敬所向往的。
王逸奔波勞心了大半輩子,自然贊同王敬的想法,然而卻擔(dān)憂這些想法難以實現(xiàn)。
不過,總是要試一試。
于是王敬來求見永昌王司元,韓夫人依舊在側(cè)。
王敬向司元陳情道:“若要王子入京迎親,得需玉兒先回京才行。但玉兒已在永昌,回京得有些由頭。草民與家父商議,最好的辦法莫過于讓家父于京中「病故」,玉兒才好名正言順回去「奔喪」!家父這些年一直對外稱重病臥床,臥床了這么些年,「病故」也在情理之中,若貿(mào)然回京被人看到,反而可能會招來麻煩?!?p> 司元聽了,覺得有理,于是略點(diǎn)點(diǎn)頭:“請詳說之?!?p> 王敬頷首作答:“此事需分三步。第一步,需我一個親信秘密回家傳遞消息,使我兄弟對宣稱父親病故;第二步,我兄弟開始料理「后事」,并派下人快馬加鞭「通知」我和玉兒;第三步才是我攜妻女回家「奔喪」?!?p> “甚好。既然王駙馬思慮如此周密,那便盡早去辦吧?!彼驹嫔戏褐c(diǎn)點(diǎn)笑意,好似肯定了王敬此計是上上策。
王敬正要領(lǐng)命離開,卻又聽見韓夫人問:“那公主畢竟是王司徒的兒媳,必得參與料理后事,萬一不慎發(fā)現(xiàn)王司徒尸首其實不在,豈不疑心?”
王敬答道:“夫人多慮了,公主從未親眼見過父親真容,我兄弟大可找一年紀(jì)相合的男尸頂替。至于認(rèn)得父親的吊唁之客,斷無開棺看尸之理?!?p> “雖如此說,為萬全之策,還是請令尊先來咱們宮中住著為好,叫他暫時不要再在人前露面,才好讓天下人皆以為王司徒病故。再說了,等王駙馬攜妻女離開永昌,王司徒一個人在外住著也不安全,住在宮中,大王也好多多派人保護(hù)。”韓夫人輕輕笑著,倒像是別有用心。
王敬瞬間明白,司元和韓夫人是害怕王家人一旦離開永昌,完全可以讓玉兒與司元之子「退婚」,然后從此不再管永昌王入京這檔子事,因此他們要拿王逸做人質(zhì)!
他只好問:“夫人想要我父親在永昌宮住多久?”
韓夫人笑答:“將來有朝一日,孟氏失勢,哪還會有人追究王司徒當(dāng)年「私自離京」之罪?王司徒自然就是自由之身了?!?p> 王敬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原來他不止要協(xié)助司元入京,還必須得挨到孟氏垮臺、司元正位才行!
回到家中,王敬不得不與父親商議,要派崇丘或瓊琚哪一個到建康老家傳信。
桃葉就在窗外聽著,聽到了王敬的憂愁:“只有他們兩個侍衛(wèi),父親若去宮中,身邊必得有一個人陪著才行;可玉兒住在這里,以及將來回京,路上又豈能缺了保護(hù)的人?”
桃葉便推門而入:“我回京傳信,讓瓊琚和崇丘都留在你們身邊?!?p> 王逸、王敬都抬頭看向桃葉。
“對于永昌王而言,我與下人也無異,派我去傳信,我想他們會同意。反正……玉兒也不想看到我,如果回京的時候和我坐同一輛馬車,豈不讓她難受?倒不如,這第一趟,讓我先走了,正好也讓她清靜幾天?!碧胰~對著他們父子微笑,她覺得自己這個思路是順理成章的。
王敬覺得這個笑容里充滿苦澀。
然而,王逸卻欣然贊同,乃向王敬道:“桃葉學(xué)過法術(shù),想來走這一趟也不難,瓊琚、崇丘都不曾去過建康的王家,倒不如桃葉輕車熟路。”
“那這件事,就這么定了。父親和夫君就不要憂愁了?!碧胰~又撇嘴一笑,她自認(rèn)為替王敬解決了一個麻煩,所以沾沾自喜。
這樣站在王敬對面發(fā)笑,桃葉又好像覺得不大自在,忙一溜煙跑出去了。
王敬望著桃葉背影,愁容更多:“父親有沒有想過,桃葉獨(dú)自一人回去,倘若遇見公主,處境豈不艱難?”
“她要是和你一同出現(xiàn)在公主面前,處境只會更艱難。”王逸笑著搖了搖頭,又拍拍王敬肩膀:“你放心,你不在家,公主會呆在那里么?鐵定是住在宮里陪太皇太后!”
王敬沒有說話,只是往窗外看。
王逸順著王敬目光看去,只見桃葉正在不遠(yuǎn)處蹲著和秀萍一同剝毛豆。
王逸不禁嘆氣:“你若真覺得欠她,就不要再自己住著了!就算你永遠(yuǎn)獨(dú)身,玉兒也不可能快樂,也未必懂你。你應(yīng)該掂量一下,誰才是你命中最重要的人?今晚……你就去桃葉房里睡吧!”
王敬仍不做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