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出場次序真的重要?
一邊癲狂一邊大笑,幸虧是在夢中,不然朱元璋會以為他是失心瘋了。
接著,回憶這副巨型畫作不斷展開,而朱雄英的情緒也出現(xiàn)了明顯的變化。
“我和你沒可能了,你放開我行不行?”
“我是他的藥,之前的事情你就當做沒發(fā)生?!?p> “你對我真的很重要,出場次序真的很重要?!?p> “錯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我喜歡他,他也喜歡我?!?p> “我沒有輸給他,我只是輸給了命運?!?p> “以后別再聯(lián)系了,我喜歡的只是他,我就是個渣女,我就和你玩玩。”
“心不死則道不生,人的末路,就是神的開端?!?p> ……
一句句不愿回憶的話語從記憶中翻涌而出,而朱雄英早已經(jīng)身軀微微顫抖,內(nèi)心極不平靜。
這是被朱雄英深鎖在記憶深處的畫面,如果不是偶然碰到,都不會再次想起,沒有什么人會喜歡痛苦的回憶。
回憶只能是回憶,是一幅幅畫面在眼前播放,無法阻止也無可奈何。
只是朱雄英沒想到,好一個出場次序,前世沒有任何底氣,沒有試錯機會。
而這一次朱雄英只要穩(wěn)住別浪就可以了,他注定是那掌控大明所有人生死的高高在上的皇帝。
朱雄英怎么也不會想到,朱元璋送來的張怡竟然是和他前世有牽扯的一個人,越來越有意思了。
陳明善的用法自然已經(jīng)很明了了,那就是他老爹在朝鮮半島,而他需要做的就是在大明的幫助下掌控朝鮮半島。
當然這是以后的事情了,他現(xiàn)在還是個10歲的小屁孩。
被朱元璋從一處破敗不堪的村子里面找到。
不得不說這是意外之喜,如果可以徹底掌控對方那么就不需要讓他當小弟了。
而作為張士誠孫女的張怡自然也是有用處的。
他們二人就是來安撫張士誠和陳友諒舊部的最佳人選,同時也是釣魚的巨大魚餌。
上一世被情所傷,郁郁寡歡了許久,而這一世在絕對的權(quán)勢之下,一切都是可能的。
除非是命運弄人,不過有誰能夠拒絕這件事情呢,榮華富貴,高官厚祿。
我能給你的你可以去拿,我沒有給你的你如果動一下那就是僭越,是不可被原諒的,就算有免死金牌也是一樣。
最終解釋權(quán)歸帝王所有,他說你造反那你就真的完了。
“看來這一切都是一場輪回,罷了罷了,前世一直在追逐所謂愛情,這一世當個冷血帝王就行,感情在利益面前不值一提?!?p> 朱雄英喃喃自語,如果朱元璋在旁邊只會感慨一句。
讓你當皇帝,又不是讓你斷情絕愛,學學你爺爺我,愛情事業(yè)雙豐收。
額,你這何止是愛情事業(yè)雙豐收,這都是頂級天花板了好吧。
斷情絕愛是為了更加理性,減少情緒失控的一切可能,將一切不安定因素徹底排除在外,讓自己能夠徹底掌控一件事情。
“不知道老爹的政務熟悉的怎么樣了?歷史上地位這么穩(wěn)的太子是真的少見,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僅此一份。”
朱雄英臉皮抽搐,他老爹又不是獨生子女,繼承皇位的話自然要過五關(guān)斬六將。
他的賢能之明不是吹的,只不過有點心慈手軟了,這父子倆就是一對極端,一個紅臉一個白臉,只不過奈何春風不解風情。
兒子不懂老爹創(chuàng)業(yè)艱難,老爹不知道兒子如此敦厚是如何,是帝王就需要恩威并施,你這樣下去,早晚會出現(xiàn)問題。
吳元年(1367年),朱元璋令十三歲的朱標赴臨濠祭拜祖墓,希望借機訓練他將來為人君的本領(lǐng)。
臨行前朱元璋教導說:“古代像商高宗、周成王,都知道小民的疾苦,所以在位勤儉,成為守成的好君主。
你生長富貴,習于安樂。外出,沿途瀏覽,可以知道鞍馬勤勞,要好好觀察百姓的生業(yè)以知衣食艱難,體察民情的好惡以知風俗美惡。到老家后,要認真訪求父老,以知我創(chuàng)業(yè)的不易。”
朱雄英想起前世看到的朱標和朱元璋的對象,以知我創(chuàng)業(yè)的不易。
你就是個溫室里的花朵,是咱在呵護你,這么多年了,你需要明白一下我當年的處境了,你一味仁慈這確實沒錯,但老實人容易被人欺負。
以為你自己很厲害,大可不必?;次魑鋵⑹且驗樵鄢錾砦鋵?,同時也是因為聯(lián)姻以及你是他們看著長大的,了解你的性子,一群驕兵悍將。
而文官集團就很簡單了,聯(lián)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你符合儒家的道德規(guī)范,他們也就所謂認同了你,形成了一個微妙的平衡。
至于你的那些弟弟們。如果不是咱壓著,你幫他們處理了一些問題,同時你之前被咱立為吳王世子,建國后你又被咱立為皇太子。
離開了咱,你可以治理好這個國家嗎?咱知道你討厭打打殺殺,可是哪個開過開國皇帝不是一路殺過來的。
你別成為漢惠帝就行了,也別讓老四成為代王。
“這老爹自然智商夠用,只不是仁厚習慣了,認為自己是個儒生了吧。想想扶蘇的下場。”朱雄英撇撇嘴。
他老爹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這么給力的班底要是讓朱標上位,大明又會迎來一個新的盛世。
有九大塞王幫他鎮(zhèn)守邊疆。有武將的支持他自然可以開疆拓土,有文官的支持讓國家穩(wěn)定運轉(zhuǎn),他的最大遺憾,可能就是老爹超長待機了吧。
要是朱元璋知道這種情況,會不會提前禪位。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視察陜西回來后,因風寒病逝,八月葬孝陵東側(cè),即明東陵,謚“懿文太子”。
建文元年(1399年)追尊為孝康皇帝,廟號興宗。
燕王朱棣靖難之役稱帝后復稱懿文太子。崇禎十七年(1644年)朱由崧復稱其孝康皇帝,《明史》亦稱孝康皇帝。
挺有戲劇性,滿清不承認南明的正統(tǒng)性,卻采用了南明的稱呼,孝康皇帝。
那么朱棣稱大哥為懿文太子,而明史中稱其為孝康皇帝,這不是啪啪啪打朱棣的臉么。
挺有意思,不承認南明,卻承認南明的將領(lǐng),想想成化犁庭就不怎么覺得奇怪了,差點被明朝殺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