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至肅地
廣平之后,廟堂發(fā)生的事情孫國瑞便沒有再去關心了。
他也不想對這件事表現(xiàn)的太過于熱情,待穩(wěn)定了民情之后,孫國瑞便帶著一千三百人去追先行肅國的隨員了。
也不知道能不能追的上,也不知道阿舅有沒有受到委屈。
雖然孫國瑞表現(xiàn)出了對王成宗的重視,但在大梁的觀念來說,太監(jiān)就是家奴,連個人都算不上。
自己不在他身邊,阿舅連個靠山都沒有。
孫國瑞是打算帶著舅舅來肅國享福的,可不是讓他跟著自己受委屈的。
可王成宗終歸是先行了好幾天,孫國瑞到了肅國長安也沒有見到人影。
是的,邊肅現(xiàn)在被肅王后改名為長安,取長治久安之意。
一路行來,到處可見光著膀子的工人在磨路造房,修筑城墻。
乒乒乓乓的喀什聲吵得孫國瑞耳朵生疼。
還沒行至王宮,云羅丹青便率領文武重臣出來迎接。
“臣等不知王上現(xiàn)已入城,失禮之至,望王上贖罪?!?p> 為首的一白面老官高聲喊道。
孫國瑞走出馬車,一時間有點愣神。
不為別的,他看到了云羅丹青。
他之前有想過肅王后會是云羅丹青,但卻是想想罷了。
云羅丹青可是太女,放在大梁就是儲君,這種身份去一個藩國當個小小的王后真不現(xiàn)實。
可事實就是如此。
此時的云羅丹青穿著朱紅色的凰服,隔了三年見到孫國瑞卻未曾覺得陌生,依舊是親切道:“國瑞,你來了。”
“王后,注意言辭?!?p> 云羅丹青話剛說完,她身旁的一位女官開口提醒道。
雖才三年,但有些東西已經(jīng)由云羅丹青跟肅相定好了,并且默契的開始推行,只等孫國瑞一來便將旨意下發(fā)全國。
其中,肅王之間的稱呼也被群臣定好。
云羅丹青稱呼孫國瑞為:“上”。
孫國瑞稱呼云羅丹青為:“后”。
群臣則稱呼孫國瑞為王上,云羅丹青為王后。
算是南人占了點便宜,畢竟這兩個稱呼在天玄的意思也很明白。
王上指的的當家之人,王后指的的輔助當家之人。
不過北人也懶得跟南人扯這些,口頭上的便宜只會讓他們覺得可笑。
如果不是收留了大秦的流亡公主,對楚帝來說稱王還是稱帝也就那么回事。
至于這里指的南人,北人,是指的長安南面的肅人與北面的肅人。
畢竟肅國建立,自然不能再以梁,楚作區(qū)分。
這一點是王后提出來的,肅相看在王后有些地方讓步的情況下這才選擇的讓步。
可打心底里,他們依舊看不起北人,覺得這些人就是些沒文化的蠻子罷了。
可形勢如此,二王共治的原因,雙方都得作出退步。
至于肅王的王名,那是給外臣喊得,他們可不能直呼父“母”名。
這是忠。
類似于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這還單單只是禮儀方面的,度量衡更是重中之重。
哪怕是有過三年的沉淀,在度量衡方面依然無法做到全國性的統(tǒng)一。
也就云羅丹青在長安打磨了三年,這才讓度量衡有了個大概的標準。
她沒有沿用梁,楚兩國的任意一種,反而是采取了十進制作為進階標準。
同時,規(guī)定了新的度量單位,廢除原有的斤,兩,丈,寸等尺標。
長為米,重為克,但跟孫國瑞以前知道的那個米,克的單位完全不同。
然而,事實上廢除原有尺標根本就進行不下去,應用實在太廣了,更何況肅國只是天玄的一個王庭,不能這么特立獨行,否則會對高層至底層的國人產生嚴重的困擾。
無奈之下云羅丹青只能重新定義度量衡。
若還有人說尺,就對應米,若還有人說兩,就對應克。
總而言之,就一句話,人麻了。
不過也有好處,起碼不會出現(xiàn)那種上百斤的甲胄與幾十斤重的王冠出來了。
關于肅國的新定制,國人都得學習,不論是朝堂還是鄉(xiāng)野,有一名專人負責新制的考核以及評定。
當然,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眼下的孫國瑞對肅國的情況只能說略有了解。
至于這個開口提醒云羅丹青的人,是她的史官,專門負責記錄云羅丹青言行的官吏,孫國瑞眼睛往那群文官樣式的男人中一瞥,果不其然也見到了一位同樣穿著且躍躍欲試的官吏。
不出所料的話,這貨應該就是他的史官了。
云羅丹青見孫國瑞沒有回答,只是一臉好奇的看著他們眾人,也沒曾理會史官提醒,上前拉過孫國瑞的袖子便往后走去。
“走,姐姐帶你看看我們以后的家。”
孫國瑞沒有甩開云羅丹青的手,跟著她開始向王宮方向而去。
這時候,二人的儀態(tài)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左春秋教過孫國瑞應當怎么走路,什么把步子拉大,什么腳跟向上抬起露出鞋底之類的注意事項也都盡數(shù)講過。
只是這些東西在孫國瑞看來就是一層枷鎖,意思意思的也就過了。
如今,二人并行,孫國瑞忽然有種臉龐燥熱的感覺。
不用看鏡子他都能知道兩人如今的場景,頗有些后悔當初為什么沒把左春秋的話放在心上。
跟在二人身后的禮官不由得輕輕皺了下眉頭,心里思索著什么。
反倒是另外的那些女官,北黨,看著孫國瑞倒是順眼了不少。
大丈夫自當超于外物,整天端著個樣子跟娘們一樣誰能看的順眼。
“國相,這不合規(guī)矩啊,要記下來嗎?”
肅相看了身側的記錄一眼,冷冷道,“記,要實記?!?p> 要實記不是要記實,懂了。
記錄默默的瞥了左側的那位女記錄一眼,等晚上的時候他們再好好討論討論今天的事情到底該怎么記載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