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道有苦難言,這林氏頻頻扭頭看他,他也不好意思避開她的目光,只好不住地與她眼神交匯,以作回應。
吳千戶停頓了一下,接著道:“小女性格溫順,舉止穩(wěn)重,且孝敬父兄,最是賢淑?!?p> “到了適婚年紀,卻一直沒挑到個如意的夫婿,所以才拖到現在。”吳千戶解釋道。
眾人中,有那浪蕩子出聲叫道:“吳巡檢,還不快請吳小姐出來見面?”
“是啊,是啊,吳小姐出來了,方才好說話。”另有人跟著起哄。
吳千戶雖是不喜,但確實存了為自己這個小女兒尋覓一個夫婿的心思,當下便吩咐跟在他身后的二兒子吳鏜,去將小女兒吳月娘叫出來。
吳千戶有兩子兩女,如今只剩下這最小的女兒還未出嫁,與他這老父親住在一處。
隨著吳千戶年齡越大,便越是擔心自己這個女兒的幸福,萬般無奈之下,選了這么一個方式,替自家女兒挑選一個如意郎君,有個好歸宿。
也不怪吳千戶憂心,他今年已是五十有五,加之體弱多病,眼見著沒有幾年好活頭了,在他臨死前,能將這個小女兒嫁出去,也算是了結一樁心事,死能瞑目。
不大一會兒,吳千戶的小女兒吳月娘,便跟在他二哥吳鏜的身后,進了院中。
眾人借著燈火望去,只見她細挑的身材,皮膚白皙,生的是面若銀盆,眼如水杏,明亮水潤,櫻桃小口,泛著淺笑。
一路走來,舉止端莊,雖不似閉月羞花,卻也是個大家閨秀。
吳月娘見這么多人的目光聚在自己身上,有些羞澀,盈盈一拜后,便躲到了父兄的身后。
吳千戶呵呵一笑,道:“小女今日剛滿十八,年紀是稍微長了些,如果哪家有合適的子弟不嫌棄,愿意娶小女為妻,可以與老夫細細商議?!?p> 待說完了家事,吳千戶便又揮手示意歌姬繼續(xù)奏樂獻舞,而他則帶著家中的兩個兒子到處與人介紹熟識。
吳月娘則是因為女兒家太過羞澀,返回了自己的閨房。
張正道正吃著果蔬,忽聽余氏問道:“大郎,你覺得吳家小姐如何?”
張正道嘴里塞著食物,含糊不清地道:“還行。”
這吳月娘不就是西門慶的大老婆么,原來這個時候還沒嫁過去,長的倒也還行,就是沒有小金蓮漂亮。
余氏見他一副餓鬼模樣,只顧吃喝,便不禁心中暗嘆,這個傻兒子,什么時候才能長大。
站在一旁侍奉的金蓮,聽見剛剛的對話,心思活絡,知道自己這主母許是起了想法,但是她一個婢女,又怎能出言阻止,再加上這大郎,怎地這般傻,竟還瞧不出她的心思,真真讓人惱火。
潘金蓮抬頭,又看見那曾經服侍過的林夫人,還在往這邊張望,不禁心中一動,她一個寡婦,怎地老是窺探自己家的大郎,莫非其中有什么緣由。
張正道吃飽喝足,又環(huán)視了一圈,那吳千戶正帶著兩個兒子,似花蝴蝶般,不停地走動,與各家大戶聯(lián)絡感情。
想了想,張正道說道:“娘,我那獅子樓還有些事情沒料理好,現在要趕過去忙活了,我讓張六在外面候著,等會送你們回家?!?p> 余氏也知道他開了一家酒樓,這兩日甚是繁忙,便也沒有阻攔,只是說道:“忙歸忙,也要注意身子,你這病,才好不久?!?p> 張正道笑道:“放心吧,娘,我先走了?!?p> “金蓮,好好侍奉我娘,今晚上我可能就不回去了,住在酒樓,你也早些睡。”張正道又囑咐潘金蓮幾句。
聽說張正道晚上不回家住,金蓮的心中又生出些失落。
這幾日,張正道早出晚歸,與金蓮見不上幾面,也說不上幾句話,以至于她總是一個人獨居于室,守著空蕩蕩的屋子,沒個人能排解她的寂寞。
“大郎,奴家知道了。”金蓮只好點頭應下。
張正道便起身,與那吳千戶父子三人告辭,便離開了吳家。
吳家門外,張六見張正道出來,連忙上前伺候。
“大官人,怎地不見夫人?”張六疑惑問道。
張正道看了一眼仍是喧鬧的街道,回道:“她們等一會兒就出來,你把我娘和金蓮安全送回家,我有事,要先走?!?p> 張六賤笑一聲,問道:“大官人,是不是去董姐兒那?”
“多事,不該問的別問,好好在這等著,把我娘她們安全送回家?!睆堈篮浅庖痪洌阏伊苏曳较?,走了。
張六低聲嘟囔道:“大官人變了,以前他有什么事,可都會和我說的?!?p> 張正道走出一段路之后,停下腳步,辨認了一下方向,而后一折彎,朝著招宣王家的方向去了。
卻說吳家天井內,自張正道走后,潘金蓮的眼睛一直在盯著林氏。
可是沒一會兒,那林氏竟是也帶著婢女離去了。
潘金蓮心中一動,想到自己家大郎今夜不歸家,再想到剛剛她特意走到林氏身邊問安,聞到了那股熟悉的胭脂水粉香味,不禁有了猜測。
難怪大郎身上的味道那樣熟悉,竟是這個騷狐貍在勾引大郎,潘金蓮得了真相,只覺得事情有些荒唐,有心想要告訴余氏,但是卻忍耐住了。
余氏坐了會兒,覺得時間不早了,是該回家了,便站起身,叫道:“金蓮,咱們也該回去了。”
“金蓮,怎地不回話?”余氏瞅了一眼呆呆站著的潘金蓮,滿是疑惑。
“???夫人,怎么了?”潘金蓮回過神,急忙問道。
余氏深深看了她一眼,只是道:“回府吧?!?p> 潘金蓮便攙扶著余氏,與吳千戶告辭,坐上馬車,回了張家。
再說張正道,靠著一雙腿,自然沒有車馬快,加上今日乃是中秋佳節(jié),街上異常熱鬧,人群擁擠,商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
張正道邊走邊看,大開眼界。
那邊廂的勾欄里,一些穿的花枝招展的姐兒妹兒,在樓上搔首弄姿,招攬生意,引得一些浪蕩子不住往里鉆。
這邊廂的肆院里,有著說書的先生,手拿折扇,驚堂木拍案,只憑著一張好嘴,說著時下江湖上的綠林好漢,待到精彩之處,引得滿堂客高聲喝彩,直叫人拍手叫好。
這大宋,真真好似一個,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