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ㄋ那ё炙偷剑。?p> 杜棱古英大營。
杜棱古英高坐在堂上,斜著眼掃了一下堂下眾人。此刻他心中得意非凡,他杜棱古英其實算不得什么有大本事的人,只是以往時候他杜棱古英跟在父輩或者頗有才干的蘇不的身后,倒也沒出過什么差池,如此倒也在喀喇沁諸部樹立起了不少威望!
可如今不同了,這些年長輩們不斷逝去,而蘇不的部又被明軍一窩端了,那以后喀喇沁草原上的事--不就是我杜棱古英說了算了嘛!
杜棱古英輕咳了兩聲,覺得自己風(fēng)頭出盡了,風(fēng)騷的姿態(tài)做足了,這才開口說道:
“諸位,明軍無辜犯我喀喇沁,屠殺我部民,欺凌我妻女,實在是罪無可恕,我等自當(dāng)奮勇驅(qū)敵,以還我喀喇沁草原一片朗朗乾坤?!?p> 堂下之人互望了一眼,心里暗自想道:您老終于開口了,這不就等你說么?明軍在草原上燒殺搶掠,除了與之一戰(zhàn),我等還有第二種選擇嗎?
杜棱古英兩邊眾將也不多說,紛紛大聲附和叫嚷:“對,不錯,殺光這群明朝蠻子蠻子。”
坐在正中央的杜棱古英點了點頭,士氣可用,他當(dāng)即拍案而起:“好!既如此,明日我等與大明蠻子在草原上決一死戰(zhàn),看看是我喀喇沁人的刀快還是大明蠻子女人的奶水香!”
營帳里的眾人哄堂大笑,士氣被杜棱古英調(diào)動到了最高點。
九月四日,杜棱古英一萬五千喀喇沁騎兵浩浩蕩蕩來到蘇不的大營,約戰(zhàn)大明軍。
蘇不的部營地,解難軍帥帳。梁濤坐在主座上,兩邊分作眾將,以及蘇不的等幾個頭誠的頭人。
梁濤冷笑道:“今日喀喇沁聯(lián)軍統(tǒng)帥杜棱古英派人射來約戰(zhàn)書,諸位對此可有破敵之法?”
眾將不言,然如李大彪之輩已是興奮異常,磨拳擦掌,蓋因每次勝仗賞賜都不少--從失敗者那搶來的,這次他們又蠢蠢欲動,這能有啥難辦,一起上去砍唄!但良好的紀律克制著他們的公眾行為,所以沒主意的時候不亂插話,當(dāng)然--也不亂放屁!
梁濤見諸人不語,也不強求,轉(zhuǎn)頭望向他手底下唯一的謀士高亮道:“不知軍師可有良策破敵?”
高亮微笑道:“等!”
梁濤一愣,“軍師之意···”
高亮依舊微笑道:“一而在,再而衰,三而竭。杜棱古英率部前來士氣正旺,我等不可輕略其鋒芒,可廣置陷阱于大營各處,待其來攻,殺傷之,鈍其鋒芒,耗其兵力,待其鋒芒已過,便是其葬身之時?!备吡裂壑泻庖婚W,便是如李大彪等猛將亦是覺得背后頗有些涼--日后千萬別得罪讀書人??!
梁濤當(dāng)即拍案,“好!既如此,便依軍師之法,我等緊守營寨,待其士氣盡失之時再戰(zhàn)?!?p> 明軍不戰(zhàn)。杜棱古英無法,只得強攻。
一萬五千人的大軍,比不得十萬百萬的密密麻麻,但仍是烏云一片,就這樣出現(xiàn)在解難軍營前。
杜棱古英騎在馬上得意非凡,這是他第二次統(tǒng)領(lǐng)這么龐大的部隊,又是第一次作為最高統(tǒng)帥征戰(zhàn)一方,這是何等的榮耀!
“傳令,前隊試探性進攻--開始?!倍糯髱洕M腔熱血的傳出了他的命令,前鋒三千騎兵在猛將托赫的帶領(lǐng)下開始沖鋒。
“噠噠噠”的馬蹄聲拍打在平坦的草地上,濺起一陣陣灰塵,似乎是為了準備湮沒即將到來的血液!
蒙古喀喇沁的騎兵“呼啦呼啦”大叫著揮舞著斬馬刀,縱馬沖向前方,成吉思汗的威風(fēng)雖已遠遠隨風(fēng)逝去黃金家族的血統(tǒng)早就平淡無奇,但屬于他們草原人的血液還在!至少--如此簡單的沖鋒自然要搞出一些噱頭來!
梁濤冷冷地看著呼嘯而來的喀喇沁騎兵,他不屑,打仗--不只靠的是沖鋒!難道他們不知道,成吉思汗的時代--早就已經(jīng)過去了數(shù)百年嗎!現(xiàn)在--或許是我梁某人的時代!
梁濤轉(zhuǎn)身望了一眼四周冷峻待戰(zhàn)的解難軍,他胸中豪氣萬丈,這是我梁某人的部曲,他們--能與我征戰(zhàn)四方!
“三百步”
“二百九十步”
···
“二百五十步!”
“放箭”,解難軍合同蘇不的部的部民貯備了數(shù)天的箭支又在他們的手中毫不費力的射了出去,此時的解難軍不但發(fā)動了自己部隊里暫時沒有防守任務(wù)的軍士齊射,還有征發(fā)起來的蘇不的的部民中只要能拉弓射箭的,統(tǒng)統(tǒng)動員了起來,爭取給敵人最大的殺傷,一下子竟有近萬支箭,對面有四五百騎紛紛落馬,但大多數(shù)落在了空處。
對面的杜棱古英臉色微微一變,他不是沒上過戰(zhàn)場的人,雖然從未指揮過如此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甚至連做統(tǒng)帥的機會都沒有,可有些東西他還是知道的!
明軍的弓箭手數(shù)量實在太多了,遠遠超出了他的原估計--他并沒有把蘇不的的部落算進去,明軍在草原上的“暴行”豈能讓人信服于他們?他腦中根本沒有閃過這個概念!
一支部隊,不可能平白無故多出太多的弓箭兵的,那么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明軍的總兵力不是斥候來報的萬把人左右,極有可能明軍暗藏了兵力,難道···
杜棱古英打了個冷顫,他不敢想下去了,因為他想到的太可怕了。他隨即暗自慶幸,幸虧自己英明神武,竟然只從一個細節(jié)上發(fā)現(xiàn)了如此大的破綻,自己真是--太英明了!
正當(dāng)杜大帥走神之際,不錯,他的確是走神了,這就又能瞧出他的實際能力來,一支軍隊的主帥,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也不該走神,可他--就是走了,你還真不能拿他怎么著!
喀喇沁的三千前鋒已有不少沖到了解難軍事先挖好的但卻又掩蓋了起來的壕溝里,然后要么被壕溝里的長矛扎死,要么好不容易爬上來后又被無窮無盡的弓箭射死,慘叫之聲不絕如縷。
杜大帥急忙鳴金收兵,反正今日試探地目的已經(jīng)達到了,沒必要和他死磕,來日方長嘛!
前鋒的士卒早已被層出不窮的陷阱搞得焦頭爛額,盡皆不欲再戰(zhàn),此時一聽收兵,正如瞌睡來了枕頭,急忙騎馬往本陣里死沖,按他們的想法,只要沖進自己大軍之中便是安全了。
此時眼見對方撤軍,梁濤旁邊的高亮瞇起眼睛道:“主公,喀喇沁聯(lián)軍撤退毫無章法,竟沖刺本陣,我軍可從側(cè)翼擊之,以使其露出破綻?!?p> 梁濤點點頭,自古以來,打了敗仗的軍隊或是奉命撤退的部隊是不可以從本陣通過的,一般都是從兩翼撤退,原因無他,一般來說,一支大軍的部隊后隊是望不見前面發(fā)生的事情,他們瞧見有本部軍士慌張地逃命之后容易以為全軍大敗,從而引發(fā)混亂,以至于開始有人逃跑,從而導(dǎo)致全軍崩潰,俗語云:兵敗如山倒,就是這個道理!
不過這也不能怪杜棱古英,草原民族有幾個讀過孫子兵法之類的書籍?草原上的部落之所以能夠強盛一時,除了騎兵質(zhì)量確實不賴之外,一個優(yōu)秀的首領(lǐng)也是極其重要的原因,比如匈奴的冒頓單于、軍臣單于,鮮卑的拓跋郁律、蒙古的鐵木真等等!
梁濤眼見機不可失,當(dāng)即大聲令下:
“胡海,張栓”
“屬下在”兩人應(yīng)聲而出。
“你二人各領(lǐng)一千騎兵從左右兩翼襲擊喀喇沁聯(lián)軍,若其敗退,則追殺之,我等自會接應(yīng);若其仍軍陣嚴正,則不可戀戰(zhàn),速退回營寨。”
“末將得令?!?p> 兩千虎噴很快搬開營前的障礙物飛奔出去,殺氣騰騰!杜棱古英遠遠瞧見,他慌了。
杜棱古英早年曾和他的父輩與林丹汗干過仗,卻被打得一塌糊涂,所以喀喇沁、科爾沁各蒙古部落才不得以投靠了后金。
但是林丹汗卻是實實在在畏懼大明的,遠的不說,就說嘉慶皇帝座下的明朝神龍左使--哦不,說錯了,就說明朝萬里長城戚繼光戚大將軍,倭寇全滅不說,蒙古韃子被打得,那也是相當(dāng)慘??!
他們這些草原上的人不僅僅知道中原的花花世界美麗得緊,中原人的厲害也是飽嘗了的,像他這樣的草原部落,所有兵和民加在一塊兒都不夠大明一只手捏的。
他原本便懷疑明軍暗藏實力,不知道在打著什么壞心思準備給自己下絆子,他一瞧見原本防守的明軍一下子沖了出來,他腦中瞬間轉(zhuǎn)了千百下,想出了千百種可能,明軍原本守著大寨不出,這沒什么不對,可如今無緣無故怎么就出來了?此情此景只有兩種可能:要么是我們已經(jīng)敗了,要么是我們敗勢已成,很明顯我軍未敗,那么就是后者!
“壞了,我等中計了,被明軍包圍了!”他本不是個梟雄人物,打不過便跑原本便是草原騎兵的特點,所以--他跑了!可他不知道,他如今乃是一軍之統(tǒng)帥!
杜棱古英撥馬便跑,身后的衛(wèi)士雖然莫名其妙,但是他們的主子跑了,他們也得跟上貼身保護不是,然后他們也跟著跑,再然后周圍的人一瞧--得,主帥跑了,明軍追來了,關(guān)咱啥事啊,也一哄而散,各跑各的!
喀喇沁聯(lián)軍本來便是來自各個部落的,人心并不齊,如今更是兵敗如山倒,跑--成了當(dāng)今潮流唯一的時尚!
胡海、張栓大喜,急忙率軍追殺,聯(lián)軍跑得更快!
高亮大喜道:“主公,此天賜良機矣?!?p> 梁濤點頭,隨即大喝一聲:“留下三千人馬隨軍師留守營寨,其余人等隨我來!”眾軍哄然唱諾!
“喝!喝!喝!”
梁濤大喝一聲:“大明--威武!”
梁濤說不上對大明有什么感情,但他舍不下“漢族”這個字眼,而漢族的危機便是來源于這些草原游牧民族,他在此廝殺,不是為了大明--而是為了漢族,而此時的大明--代表‘漢’!
“大明威武!大明威武!大明威武!”
什么叫士氣如虹,這便是了!梁濤甚至不必回頭看一眼,他便知道他的部下是如何的剽悍,這是他一手練就的部隊。這是我的部隊--他心中豪氣萬丈!
殺!殺!殺!
一個字,就夠了,何必再多言!
如今正是大好的時候,一方放開蹄子死了勁的跑,一方放開蹄子死了勁的大砍大殺,蒙古的騎兵倒是騎術(shù)不錯,所以逃跑途中倒是給解難軍帶來不少麻煩!可惜,失去了首領(lǐng)的蒙古人便是猛虎也架不住結(jié)陣而來的狼群,何況--蒙古人猛虎的血液早已所剩不多了--剩下的可能只是中看不中用的大貓的血統(tǒng)吧!
解難軍殺氣騰騰而去,滿載而歸!
是役,解難軍殺敵三千,加上一開始死在營寨門口的近千人馬,幾近四千,擄獲近八千,杜大帥緊緊帶了兩千不到的士卒跑了回去,其余都不知四散逃走到哪個角落里去了!
這便是了,此時的蒙古和女真同是游牧民族,然而女真確如此善戰(zhàn),甚至十年之后能以區(qū)區(qū)幾十萬之眾駕馭整個中原,而蒙古人只能做女真的附屬,蓋是因為女真有個首領(lǐng)叫努爾哈赤,他的續(xù)任者叫皇太極,而蒙古的成吉思汗已經(jīng)逝去了幾百年!
杜棱古英大敗而回,從而引起了喀喇沁各部落的極度恐慌,雖然他們?nèi)杂幸话氲能婈牐髁Χ紨×?,何況非主力乎!
喀喇沁汗帳,喀喇沁汗坐在正座上,喀喇沁汗從他爺爺那輩兒就被林丹汗打得元氣大喪,如今的他原本只是個沒有實權(quán)的人物而已,可事到如今--他倒反而能說上話了。他的臉色有些蒼白,他的兩邊分坐著各部首領(lǐng),個個低著頭不說話,他道:“諸位···”
他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外面響起的喧嘩聲打斷,“不好了,不好了,”外面的一個手下慌慌張張沖了進來,“啟稟大汗及各位臺吉(首領(lǐng)),萬丹偉征、耿格爾諸部降了大明軍。”
帳中諸人一驚,這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禍不單行啊!
前面咱們說了,萬丹偉征、耿格爾諸部和蘇不的部關(guān)系密切,可怎么個密切法?這萬丹偉征乃是蘇不的的親弟弟,而由于草原各部落互相通婚的緣故,耿格爾諸部與蘇不的、萬丹偉征等部血緣關(guān)系遠比其他喀喇沁部落來的近,蘇不的老早就按著梁濤的指示給能拉攏的部落寫了勸降信,萬丹偉征、耿格爾諸部原本便對蘇不的比較信服,得了信后雖然猶豫不決沒有立即決定,但也沒有聲張,如今一看勢頭不對,傻子也知道應(yīng)該跟誰混!立馬,他們立即打包跑去降了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