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曹彰大帝

九 文武雙全

曹彰大帝 公孫白馬衛(wèi) 2222 2012-04-29 14:58:13

    興平二年開春,曹操分兵給曹仁,兩人兵分兩路攻打呂布,屢用奇謀,兩路大軍虛實相用,把呂布打得暈頭轉(zhuǎn)向,還奪回了東郡兩個重要據(jù)點句陽和巨野,這是曹操和呂布開戰(zhàn)以來首次取得了重大勝利。

  呂布吃了憋就沉不住氣了,和陳宮匯兵一處后馬上反攻,但是當他們來到巨野的時候卻看見曹操大軍有恃無恐,列陣于營外,一副決戰(zhàn)的樣子,呂布和陳宮顯然被曹操打怕了,所以他們選擇了退兵,其實在這時,巨野只有區(qū)區(qū)一千人,有恃無恐不過是曹操虛張聲勢,因為呂布和陳宮的退兵,他們也錯過了最后一次翻盤的機會。

  次日當呂布得知探子報告曹操不過是虛張聲勢的時候,頓時惱羞成怒,于是立即率軍開往巨野,看見曹操的軍隊依然和昨日一樣有恃無恐,以為曹操又擺‘空城計’,二話不說就揮軍進攻,但是此時曹操大軍已至,正埋伏在四面等著呂布來攻,霎時間伏兵四起,把呂布大軍一路追逐砍殺數(shù)十里,一直打到了呂布扎營的地方才罷休。

  此時呂布和陳宮對戰(zhàn)勝曹操已經(jīng)完全沒有信心了,帶著自己的殘余部隊離開了兗州,投靠徐州的劉備去了,曹操收到消息后也沒有過多的為難,反而放了呂布一條生路讓他離去。

  并不是因為他仁慈,而是因為他知道呂布是個不安分的主,把呂布放到徐州正是一招禍水東引的妙招,現(xiàn)在兗州還有張邈殘部盤踞陳留,實在不是和呂布決戰(zhàn)的好時機,加上一年多的大戰(zhàn),兗州百廢待興,這時候還要自損實力殲滅呂布,又要保住兗州地盤還要防著劉備來撿便宜,那絕對就是顧頭不顧腚了。

  “梟雄和狗熊的區(qū)別在于梟雄有大局觀,懂取舍,而不是一味的狂殺?!边@天曹彰看完曹操的家書后放到了岸上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

  此時已經(jīng)是興平二年的初夏,曹彰正坐在東平郡城一間大宅院里的書房內(nèi),這是曹操給自己老婆孩子暫住的地方,現(xiàn)在曹丕迷上了射箭,一起身就帶著六個親衛(wèi)到城郊射箭,天快黑了才回城。

  而曹彰則迷上了看曹操的家書,曹操的家書不只是報平安這么簡單,更多的是記錄自己在戰(zhàn)場上的策略和得失,雖然只是寥寥幾句,但是卻把戰(zhàn)場的局勢,策略的好壞以及戰(zhàn)后的得失描述得清清楚楚,這等總結(jié)歸納的文字能力確實高人一等。

  曹操不但是個詩人,更是個兵法家,他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兩本兵書,所以曹彰也從曹操的家書里學到了很多東西。

  書房里除了曹彰之外就沒有別人,因為從曹操帶著一家老小出征徐州那會就沒帶婢女,之后來到東平郡,幾位曹夫人也只從太守家里要了三個婢女照顧自己起居而已,曹丕和曹彰年歲不小,所以只帶侍衛(wèi)不帶婢女。

  跟隨曹彰的六個侍衛(wèi)只有兩人守在書房外,另外四人在軍營待命,如果曹彰有需要的話才會跟隨,這時一個下人走了進來對曹彰說道:“三公子,毛玠先生到了,今日是否還講學?”

  “講,當然講!有請先生到書房!”曹彰連忙說道。

  毛玠是曹操的謀士之一,在曹操自領(lǐng)兗州牧的時候就已經(jīng)在曹操帳下,但是一直沒受重用,在東平郡領(lǐng)了一個閑職,自從曹操家眷到了東平郡后他受命教曹丕和曹彰讀書識字,在毛玠看來這是一個升遷的大好機會,可以幫助他迅速走進曹操的視野。

  在曹彰的印象里,毛玠好像也是一個挺有能力的謀士,但是到底怎么有能力他卻并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這家伙說起《詩經(jīng)》《楚辭》《孫子兵法》等書的時候那絕對稱得上倒背如流,而且此人對漢末的管制軍制都了如指掌,更讓曹彰刮目相看的是每次曹彰拿到曹操的家書把戰(zhàn)事情況念給毛玠聽后,這人都能把得失利害分析得清清楚楚,所以曹彰認為這個看起來只有二十三,四歲的年輕人的確是個人才。

  毛玠在下人的帶領(lǐng)下來到書房,看到書房里只有曹彰一人,行禮后問道:“三公子今日有何吩咐?”

  他問這話大有道理,因為每次他來教學,曹丕和曹彰都在的時候曹彰基本不發(fā)一言,任其講學,但是自從曹丕迷上騎射以后常常是曹彰一人單獨受教,他還記得曹彰第一次一個人聽課時和自己說:“先生,能不能給我講講漢朝的官制和軍制?”

  從那刻起毛玠就暗暗稱奇了,一個五歲小童竟然對這東西有興趣?七歲的曹丕喜歡聽《楚辭》和《詩經(jīng)》但是每當講起這些,曹彰都會興致缺缺,唯獨那日兩人相對時說起漢朝官制這位三公子就聽得津津有味,而且時常插話詢問,上至三公職能,下至州郡百官司職,巨細無遺問得清清楚楚,軍中司職更是從伍長問到將軍,毛玠從那天開始就確定這位三公子在曹操諸子中必然會脫穎而出,這問的都是治國之本啊,一個五歲孩童對這感興趣?說明了什么?天生就是治世大才!

  之后更讓毛玠吃驚的事情發(fā)生了,在第二子曹丕不在場的情況下,曹彰斥退了侍衛(wèi),拿出曹操的家書念起曹操在沙場征戰(zhàn)的始末,然后開始逐字逐句地問他“如果當時是這等情形,細節(jié)該當如何?”之類的問題,毛玠其實自己也一知半解不過從字面推想后便開始形容,曹彰一樣聽得津津有味,解釋完之后曹彰又開始問此戰(zhàn)得失,比如曹操此戰(zhàn)小敗應當如何應對,會否士氣低落?如何抵擋呂布進擊?又比如此戰(zhàn)曹操大勝,是否該乘勝追擊,又比如占領(lǐng)此地后對奪回東郡有何好處?

  一系列問題把毛玠問得汗流浹背,大有招架不住之感,不過毛玠也算是游學四方,對各州地理也頗有涉獵,而且熟讀兵書,所以還能應付一下這三公子猶如連珠箭般的問題,在解答問題的同時毛玠暗暗感嘆,這位三公子真乃神童,比起少年盛名昭著的孔融只怕也不遑多讓,而且孔融是少有才學而聞名天下,這位三公子卻是對治國方略和行軍打仗情有獨鐘。

  幾次單獨教學下來后毛玠完全可以肯定此子假以時日必然是文武雙全的一代天驕,文并非文才的文,而是文治武功的文,所以每次看到曹丕不在場,毛玠就會先問“三公子今日有何吩咐?”因為他知道單獨授業(yè)的話,這位三公子從來不會按常規(guī)受教。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