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回到三國從搶趙云的馬開始

第二十六章:廬江遷移,路漫且遠

回到三國從搶趙云的馬開始 Nemo宇宙王 2088 2022-02-15 23:00:00

  當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jīng)是第二日下午,冬日慘白的陽光透過窗戶照在裴儉的身上,沒有一絲的溫暖,門外傳來嘈雜的聲音宛如菜市場。

  老裴坐在床邊撩起衣服看了看肚子,昨天被刀彈壓的地方已經(jīng)變成青紫色,“咕嚕?!边@是五臟廟在抗議,看著床邊有一碗涼透了的米粥,老裴也顧不上太多,端起粥一口氣喝掉,冰涼的粥讓本身就不多的溫暖有降低了幾分,舒服的打了個寒顫,順手將盔甲給穿戴好,拿起四方刃推開了大門。

  門外一副紛紛擾擾的忙碌場景,老裴知道這是廬江的遷徙開始了。

  一路往城主府走去,只見路邊的百姓們,一團團的聚在一起,大部分都是沒有土地的佃戶,他們手里拿著被褥農(nóng)具炊具,那是他們僅有的家產(chǎn),簇擁著老人孩子,這就是一戶完整的家,人在哪里,家就在那里。

  稍好點的家庭備著大車,父母孩子坐在車上,家里的壯勞力在前面朝手里唾幾口唾沫,把大車的麻繩掛在肩頭,拉起大車弓著腰踱步前行,側邊是孩子他媽幫忙推著,這也是一戶完整的家,車到哪里,家就到哪里。

  再富裕點的家庭就看不到了,畢竟家里有田地的百姓是不會輕易離開故土的,這是千百年來中國老百姓的根。

  唯一不同的是,這些百姓們臉上都含著一股期翼,這些準備遷移的百姓大半都是因為中原戰(zhàn)亂而南遷的百姓,南下之后,雖然擺脫了戰(zhàn)亂,往昔的積累均已成空,而廬江本地田地均已被本地士族大家瓜分完畢,所以這些百姓在廬江都是以佃戶,幫工維持生存。

  而這次跟著劉皇叔遷移,一是因為劉皇叔十數(shù)年的仁厚之名,更是承諾,一個四口之家可以分得二十畝荒地,并且前兩年僅收三成的糧稅,這才是讓他們滿懷希望遷移的最重要的原因。

  在三國時期,農(nóng)田主要的農(nóng)作物是兩種,北方以栗米為主,南方以稻米為主,除去良田,其他的田地產(chǎn)量均有限。

  荀悅《前漢紀?文帝二年》記載,晁錯復說上之言曰:“今農(nóng)夫五口之家,其服作者不過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三百石。”100畝產(chǎn)粟300石,畝產(chǎn)粟3石。漢代的小畝比戰(zhàn)國時期的周畝略小,合今市畝0.228畝,折合今量就是畝產(chǎn)粟281市斤。

  而三國時期南方的水稻種植也比較粗放,《三國志?吳書?鐘離牧傳》記載,鐘離牧少時(三國初期)躬耕“種稻二十余畝”,“臼所取稻得六十斛米”。平均畝產(chǎn)米不到3石(斛)。稻的出米率大約為46.7%,折合稻每畝6.4石。這里所說的“畝”是240步的大畝,因此,折合小畝畝產(chǎn)只有2.68石,甚至不如栗米高。

  但也是有高產(chǎn)的田地,《華陽國志》曾說:“綿與雒谷出稻稼,畝收三十斛,有至十五斛”。這里但是川蜀地區(qū)的高產(chǎn)田。

  一戶人家二十畝地,一年可以種兩茬,就按普通產(chǎn)量算,一年可以收的栗米/水稻約120石,交完三成的糧稅,還有70多石的剩余,就算第三年開始收五成的糧稅還是有盈余的。

  不過歷史上每次遷徙都伴隨著痛苦,土爾扈特人遷移回華夏,高爾察克帶著沙皇貴族橫穿西伯利亞荒原,一路上均是布滿尸骸。

  “元紹,”遠遠的劉曄騎著馬慢慢來到身邊,

  “身體沒什么大礙吧?”

  “軍師放心,老裴我皮糙肉厚,這點傷算不得什么,軍師有事盡可安排?”裴儉拍了拍胸脯,咧著嘴,還是有輕微的疼痛感。

  “好,我軍現(xiàn)在人手不足,文長在負責隊伍的前部,叔侄負責隊伍的后部,元紹你隨我巡查隊伍的中部,要保障百姓不要掉隊,不能發(fā)生擁堵踩踏,子敬已經(jīng)安排劉辟龔都帶著一千人馬往石亭迎接我等?!?p>  “遵命”老裴跟著劉曄來回巡視了幾次,發(fā)現(xiàn)百姓們還是比較穩(wěn)定的,就是行軍速度極慢。

  “軍師,這都快晌午了,部隊才走了二十來里,這里去丹江口需要三百多里地,至少要半個月的時間,萬一中間出個紕漏,那后果不堪設想..”老裴不無擔憂的跟劉曄商量。

  “元紹有所不知,汝南城現(xiàn)在正在日夜打造大車,可用人拉也可用牛拉,不過我軍沒有多少牛,所以子敬從軍中撥了五百多批駑馬用做此次遷移?!?p>  “五百匹馬,五百輛大車,一車可乘坐兩戶,一次可拉一千戶先行,好,這樣來回就快很多了,兩位軍師想的周到啊?!崩吓釣榱塑妿熌芴姘傩湛紤],悄悄的拍了個馬屁。

  劉曄呵呵笑著繼續(xù)巡視隊伍,不多時已進黃昏,老裴招呼著百姓們駐扎下來,這才發(fā)現(xiàn)沒有足夠的帳篷,很多農(nóng)戶并沒有遮風避雨的工具。

  不得已,只能讓士卒們去附近樹林里砍伐木材,農(nóng)夫們去割枯草,五戶為一組燃起一個篝火,旁邊鋪上枯草,就能休息一晚上了。

  劉曄帶著文長領著士卒一個火堆一個火堆的發(fā)放栗米,每個火堆只能發(fā)放十斤栗米,一戶也就才兩斤。

  “軍師,糧是否少了?”

  “軍中糧也不多了,等明天到石亭情況就能好轉,那邊有汝南運來的五千石栗米,足夠百姓們移動到汝南,元紹,我軍無法攜帶足夠的糧食,只能分段安排?!眲弦仓狼闆r,但實在是沒有辦法。

  “軍師,如果到了石亭可否將糧食發(fā)放給每戶?”

  “哦,這是為何?!?p>  “如果糧都有我軍來運,那需要派一支隊伍專門運糧,這支部隊就無法做其他事情,如果將糧食平均分到每戶,重量就會均分到這數(shù)萬百姓身上,每人不過才數(shù)斤糧,并不會增加過多的負重,況且.....”老裴稍微賣了個關子。

  “況且什么,哎呀,元紹此時還賣弄什么關子,快快說來?”劉曄急了,他急了。

  “況且將糧分到百姓手里,百姓就會放心,遷移途中發(fā)生變故的概率就變少了?!?p>  劉曄停下手中的事物,在帳篷里來回行走,

  “哎呀,軍師別走了,看的某眼都花了?!?p>  “好,就按元紹說的辦?!眲弦粨粽?,定下調子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