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fēng)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隨著第二節(jié)氣“雨水”的到來,天氣逐漸轉(zhuǎn)暖,第一場春雨飄然而至。
長樂宮側(cè)殿內(nèi),酒宴正酣。
太后今日特意召來太子劉徹和梁王劉武,舉辦了一場小小的家宴。漢帝劉啟識趣的沒有摻和進來,只是暗地遣人告知劉徹,宴后往未央宮一行。
劉徹哪里不知道太后的意圖,無非就是想化解他與梁王的宿怨罷了。其實劉徹心中對梁王劉武并無太大反感,無論他多么飛揚跋扈,卻始終是個被親兄長劉啟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悲劇人物。
竇太后膝下二子,長子乃劉啟劉啟,幼子就是梁王劉武。
劉徹穿越而來,親身經(jīng)歷皇家事,方才明白竇太后之所以偏愛劉武,處處維護與他,并不止是因劉武為幼子,更因她深深明白,劉武一直被劉啟逗弄卻不自知。
知子莫若母,竇太后很早就發(fā)現(xiàn),這哥倆兒和漢文帝的性格不一樣。漢文帝待人寬厚,向往秩序和文明,但是他這兩個兒子都為人勇毅,性格剽悍。作為母親,竇太后自然知曉,長子劉啟沉著陰狠,為人剛愎自用,幼子劉武卻真誠直率,為人虛榮孝道。
早在漢文帝在世的時候,太子劉啟就看不慣吳楚等諸侯國的驕橫。
一次他和吳國太子下棋的時候,太子劉啟輸了,一怒之下掄起棋盤把吳國太子砸死了,由此和吳王劉濞結(jié)怨。楚國是楚元王劉交之后,喜歡詩書,太子劉啟看不起讀書人,楚王劉戊也看不起劉啟這種不學(xué)無術(shù)之徒。
漢文帝死后,太子劉啟即位,他不再執(zhí)行薄太后“以德化民”的政策,轉(zhuǎn)而謀劃從軍事上解決諸侯王問題。
他首先聯(lián)合自己的親弟弟梁王劉武,與劉武同車出入,還說自己死后要把帝位傳給劉武。劉武雖說也不太相信,但心中難免高興。
漢帝劉啟看到劉武已經(jīng)傾向自己,于是采納晁錯的建議,開始“削藩”,逼迫吳楚等國造反。
吳王劉濞就是紈绔子弟一個,根本看不出漢帝劉啟的計謀,結(jié)果他們真的造反了。梁王劉武派出數(shù)萬軍隊,在韓安國和張羽的帶領(lǐng)下,拼死防守,吳楚七國久攻不下。
等到吳楚七國軍糧耗盡,內(nèi)部矛盾顯現(xiàn),周亞夫統(tǒng)帥的朝廷軍才發(fā)起進攻,三個月平定了就七國之亂。被梁軍所殺的叛軍和被朝廷軍所殺的叛軍人數(shù)大體相當(dāng),梁王劉武在平定七國之亂的過程中立下大功。
居功自傲的劉武壓根不知道,在吳楚之亂中,劉啟原打算借叛軍之手除掉他,這才吩咐周亞夫按兵不動。
然而,這一切根本瞞不過洞悉世事的竇太后,深深的無力感和對兄弟相殘的恐慌,導(dǎo)致她下了一招臭棋,試圖將梁王推上儲君之位,以便劉啟不好再對幼弟下手,然而不但失敗告終,反而愈發(fā)堅定了劉啟除之而后快的殺心。
可憐天下父母心,以往權(quán)勢滔天的竇太后,此時卻是個可憐的母親,試圖抓住任何一根救命稻草,挽救幼子的性命。
于是便有了今日的家宴,她之所以沒有邀請漢帝劉啟,也正是希望太子劉徹和梁王劉武這叔侄二人,能單獨坐下來,化解宿怨,以便讓劉啟放下弒弟的心思。
酒過三巡,竇太后見叔侄二人言談甚歡,隨即起身離席,微笑道:“哀家有些累了,先去歇息片刻。你們可不許走,過會哀家還要和你們好好嘮嘮?!?p> 太后招了招手,宮人們盡皆隨她朝后殿去了,空曠的側(cè)殿中僅余劉武與劉徹叔侄二人。兩人默然不語,各自品嘗著桌案上的美酒佳肴,似乎都忘記了對方的存在。
良久后,性格直率的劉武似乎有些憋不住了,冷哼一聲,將酒樽重重的頓在案上。
劉徹微微嘆了一口氣,率先打破沉默道:“皇叔難道還體會不到皇祖母的一番苦心?還不明白父皇的意思?”
劉武面色鐵青,冷冷道:“本王以誠心待陛下,然陛下卻不以誠心待我,難道還是本王的錯?!”
劉徹倒也沒有絲毫顧忌,頜首認同道:“皇叔為人直率,虛懷若谷,孤王也甚為敬佩。只可惜,對于父皇的心思,皇叔領(lǐng)會得有些遲了。”
“陛下曾許諾百年后,傳位于本王。本王雖知乃是酒后戲言,卻也感念兄長深情厚誼。即便是劉榮被立為太子,本王也未曾心懷不滿,仍愿盡心輔助陛下。
然而劉榮被廢,陛下卻暗自命袁盎諸臣,開朝議,威逼母后,將本王驅(qū)離長安,以便將你立為太子。直至那日,本王才真正明白,陛下視諸侯為心腹大患,對本王更是只有利用沒有信任,我早晚得死,吳楚七國就是本王的榜樣!”
劉武舉起酒樽,揚起脖子一飲而盡,慘笑道:“本王原本從未奢望成為大漢的帝皇!都是陛下,我的好兄長,你的好父皇,生生將本王推上不歸之路!”
劉徹沒有反駁,因為劉武所言皆是實情,劉啟確實很不厚道,打從即位之初,就一直算計自己的親弟弟,史上的梁王劉武簡直就是被他生生逼死的。
梁王去世后,竇太后哭得極其傷心,多日吃不下飯,說:“帝果殺吾子!”
顯然,明眼人都能看出,漢帝劉啟早就設(shè)好了套,處心積慮就是要搞死梁王。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p> 劉徹略微有些傷感,前世他幾乎從未體會過親情,實在不愿見皇祖母傷心欲絕,頗為無奈道:“只是孤王還有些疑惑,想向皇叔請教一二?!?p> 劉武擺擺手,頗為豪爽道:“有話但說無妨,你小子雖然也奸猾似鬼,卻隱隱有幾分風(fēng)骨,頗對本王胃口。”
“既然皇叔知曉父皇的意思,卻為何還如此跋扈?
孤王聽聞皇叔筑東苑,方三百余里,廣睢陽城七十里,大治宮室,為復(fù)道,宮臺樓榭綿延三十里。又用天子旌旗,從千乘萬騎,出稱警,入言蹕,擬于天子。招延四方豪桀,自山東游士莫不至。如今梁國又多作兵弩弓數(shù)十萬,而府庫金錢且百巨萬,珠玉寶器多于京師?!?p> 劉徹聳聳肩,舉杯遙敬劉武,幽幽問道:“皇叔驚才絕艷,又豈會不知,如此種種,盡皆是取死之道?”
“梁國甚大,居天下膏腴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陽,四十余城,多大縣。母后又心疼本王,賞賜自然不可勝道。陛下看似與本王出則同車,入則同輦,實則時刻不忘諸般削弱梁國。
你去問問陛下,本王幼時可是跋扈之人?可曾貪戀珠玉寶物?可曾醉心華美宮闕?可曾和他爭過天子之位?”
劉武仰天長嘆,滿腹惆悵道:“如今本王變成此等模樣,如此性情,盡要歸功于我那至親兄長!”
劉徹沉默半晌,當(dāng)今太后竇漪房原是個小小的宮女,由于出身卑微,沒機會親手養(yǎng)育兩個兒子,劉武從小就由兄長劉啟多加看顧。
想來皇帝老爹打小就對親弟弟性格養(yǎng)成,硬是把原本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十佳少年劉武帶成飛揚跋扈的性子。
所謂“三歲看老”,虛榮跋扈的劉武自然不適合托付社稷。是以竇漪房入主東宮后,漢文帝要在她的兩個兒子中選擇儲君,即使明知劉啟為人陰狠,卻也只能立為太子。
劉徹想到皇帝老爹當(dāng)初小小年紀,便有如此心計,實在比穿越眾還要牛得多!
想到此處,劉徹心中咯噔一下,背后冷汗直冒,他領(lǐng)悟到自己似乎想錯了。他費盡心思,甚至懇請皇帝老爹,啟用居功自恃的周亞夫為沛郡太守,在梁國周邊陳設(shè)重兵,防止梁王造反。
如今想來,卻是看錯了梁王,也看錯了劉啟!
劉徹之所以如此提防梁王劉武,只因按照史書記載,不久后,他的謀士羊勝、公孫詭等人建議刺殺袁盎等十余名朝廷重臣,以解當(dāng)初朝議一事的心頭之恨,盡管遭到韓安國的反對,劉武還是采納了羊勝等人的建議。
袁盎等人被殺后,漢帝劉啟窮追不舍,梁王劉武命在旦夕,被迫接受韓安國的建議,讓羊勝、公孫詭自殺,派韓安國到長安城去謝罪,形勢才緩和下來。
然而梁王從此被禁足在梁國,雖然家資巨萬,心情卻非常郁悶,每每聽說太后生病,就寢食不安,多次要求在留在長安侍奉太后,都沒有得到允許。后來出獵途中,愚見一頭怪牛,兩只腳長在背上,劉武非常惡心,回來后就病熱而死。
不對!
如今看梁王劉武的言談舉止,絕對不是那么瘋狂和愚蠢的人!
羊勝、公孫詭都是齊地的名士。公孫詭更是多奇邪計,初見梁王時,便獲賜千金,官至中尉,梁號之曰公孫將軍。而劉武虛懷若谷,驚才絕艷,門下?lián)碛兴抉R相如、枚乘、鄒陽等留名千古的頂級人才,梁國內(nèi)史韓安國更是竇太后親自任命。
至誠至孝的梁王怎么敢如史書般,由于韓安國反對刺傷袁盎等人,而將他囚禁下獄?
不管是從謀士,還是從梁王本身,都不可能使出刺殺朝廷重臣這種昏招的。
唯一的可能,就只剩下栽贓嫁禍!
而漢帝劉啟對這個弟弟懷有殺心,但是梁王功勞很大,特別是他還得到太后的喜愛,沒有真憑實據(jù)不能輕動。正是此次震驚朝野的刺殺事件,給了前世的劉啟機會,派出酷吏郅都,趕赴梁國,將此事辦成了鐵案!
梁王自是遭到大漢貴族階層的一致嫉恨和唾棄,從此一蹶不振!
劉徹想到此處,不由心中大駭。
皇帝老爹!
定是皇帝老爹不惜損失十余位重臣,也要朝梁王頭上扣屎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