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去世后的第二天,各項新政政策全面推行。御史楊深秀等奏請朝廷開設專門機構翻譯西方書籍,選派近支王公,選派貢生監(jiān)游學日本等等,是為變法先聲,朝廷命總署準備上奏。
接到指令后,剛毅大人等人推三阻四,翁老爺子也不是十分熱心。這件事就這樣擱著。
有識大臣們建議不斷,有奏請開館譯書的、有奏請改革考試命題,不許斷章取義的……
康有為通過御史楊深秀之手,上了一本奏折,內容是要皇上帶領群臣,鄭重宣誓,開始變法維新。
在這樣的呼聲下,載湉要翁老爺子發(fā)揮他的狀元大才,草擬一份變法上諭。道德文章,一向是翁老爺子的立命之本,許是他覺得這已是大勢所趨,所以大筆一揮,寫出《明定國是詔》的稿子,最終開啟了變法運動的大門。
雄偉的天安門又一次見證了繁復隆重的“金鳳頒詔”儀式。
《定國是詔》正式下達的那一日,正值仲夏時分,巍峨的天安門城樓上,工部官員早早在天安門城樓正中垛口處,擺放黃案宣詔臺,并準備好了盛放詔書用的“金鳳朵云”(其實就是一只造型為立體金鳳繞祥云形象的盤子)。
一場繁瑣的儀式之后,黃綾詔書從金鳳口中垂下,宣示著變法從此正式開始。
我站在城下三跪九叩的大臣們之中,拜舞之間舉目看城上手持玉璽立在朝霞里的載湉。
果然是廣額豐下,天表靜穆。
我讀到的閑書上有一篇惲毓鼎大人的文章,惲大人在文章里感嘆,從相法上說,載湉那英俊的容貌應該對應著很是綿長的壽數。作為一個穿越客,我雖然清醒地知道結局,但是此刻,我卻寧愿相信那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相法”,但愿,我是一個異數,可以稍稍變動這凄涼的結局,給予他片刻的安樂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