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文衛(wèi)紀事

荊州駐防資料 及旗人學校住宅

文衛(wèi)紀事 菜販阿九 7004 2010-04-26 12:10:20

    清代駐防,是指入關后清朝統(tǒng)治者派遣八旗兵到各地要塞安營扎寨的建制。按防線分為長城線、運河線、黃河線及海防線。

  清代在全國扼要守險的駐防點共有九十七處,這種八旗駐防制在清代有長達二百六十八年的歷史。最初駐防八旗三年一換防,康熙中期后改為攜眷長駐,直至辛亥革命。至今,原清代八旗駐防地還不同程度地聚集著駐防八旗官兵的后裔,如今分布在湖北省荊州市城區(qū)的滿族同胞在萬人以下千人以上,蒙古族同胞在百人以上。

  鑒于荊州地處長江上游,是滇、黔、巴、蜀往來必經之地,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子信、靖南王耿精忠"三孽"起兵叛清。吳三桂起兵云南,揮師北上,湖湘淪陷,舉國震動??滴跏酌冀y(tǒng)巴爾布、前鋒統(tǒng)領碩岱率滿洲精騎三千,日夜兼程,趕往荊州扼要守險。使吳三桂叛軍不能過長江一步,最后將叛軍消滅??滴醵耆畞y平定之后,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云南已經恢復,其湖廣荊州、陜西漢中應設兵駐防。荊州應設滿洲將軍一員,副都統(tǒng)二員"??滴醯蹚钠渥h。于是在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二月,荊州駐防正式設立。

  八旗駐防的荊州這個孤懸于中華腹地的滿洲堡壘,"隱然有虎豹在山之勢"。"無事則控扼形勢,可以銷奸宄之萌芽;有事而提兵應援,可據水陸之勝。"

  荊州駐防八旗有以下特點:

  一是駐防八旗實行旗民分治的原則。荊州城周長2470丈,計17里3分,城高2丈6尺余。駐防伊始,"慮兵民之雜廁也,因中畫其城"。這就是說,搞城中城,在荊州城里筑一道貫通南北的城墻,將荊州城分隔為東、西兩個部分,分城而居,異族不通婚。東城為駐防官兵居之,遷原東城之民西城居之,兵民各屬其地不相混雜。在中間隔開,只開了兩門以供行走,南部的門稱南新門,北部的門稱北新門。

  東城駐防之地,八旗又分而居之,為鑲黃旗大街、正黃旗大街、正白旗大街、正紅旗大街、鑲白旗大街、鑲藍旗大街。滿營內,五臟俱全,內有各級官署衙門、兵房、倉庫,還有各類旗人學校、宮觀廟宇。駐防長官,大自將軍、都統(tǒng),下至佐領、防守御,既管旗兵,又管旗民。各佐領下還有族長之設,負責各族之事務。所以說,駐防滿城不僅是一個大軍營,還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小小旗人社會。

  二是荊州戰(zhàn)略地位獨特待遇顯赫。清廷從三個方面對荊州駐防滿蒙八旗厚愛有加。被規(guī)定為滿蒙合駐;駐防兵額4000人,為直省駐軍人數之冠;廣州、福州、成都、西安等直省,都是"督撫同城",惟有荊州特殊,是將軍、都統(tǒng)為帥。

  三是調兵遣將的中轉站。清廷從荊州駐防八旗調兵遣將,參加了平定蒙古準噶爾部叛亂的軍事行動;康熙中期,朝廷緊急調兵參加了四川少數民族發(fā)動的起義。

  四是順應了滿漢同化的大趨勢。荊州駐防滿蒙八旗這個滿營,是一個孤島似的小小移民社會,它被包圍在漢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除了文化包圍外,隨著人丁增加,軍餉不夠,要解決旗民的生計,不走出圍城,就無有立足之地,只有絕路一條。因此,滿漢同化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告別了"國語騎射"的訓誡,漢文化已經成為駐防八旗人員知識的主體。在清代荊州駐防子弟中,考中進士的13人,舉人108人,貢生7人,武舉192人。

  以下的資料是詳說荊州滿城的:

  東城駐防之地,八旗又分而居之,為鑲黃旗大街、正黃旗大街、正白旗大街、正紅旗大街、鑲白旗大街、鑲紅旗大街、正藍旗大街、鑲藍旗大街。

  東城八旗駐防設官署、公所,為駐防官員辦公之處,計設有:將軍署139,間,左翼副都統(tǒng)署65間,右翼副都統(tǒng)署59間,八旗協(xié)領署每旗16間共128間,佐領46員各衙署12間,防御56員各衙署8間,驍騎校56員各衙署6間,筆帖式3員各衙署6間,領催、前鋒、甲兵房屋各2間,小甲房屋各1間。(此處我有不明,此處說的是官署公所,一個馬兵有兩間辦公場所?于是我的理解是這些當官的都是辦公與住宿一體化的。就如同縣太爺的衙門一樣。我另有查過資料說是二間半房,也有說是三房的,荊州當時很富庶,地也夠用,并且荊州駐防級別高過其他地方,旗人好面子,旗人的將軍亦應如是,于是荊州旗人沒理由比其他地方的駐防的物質條件差,所以,就當是兩間半吧。旗人既然都用炕,那么三間同兩間半沒得啥區(qū)別,反正那半間或是一間是灶與水缸啥的,荊州城的面積同圓明園沒得比。園明園可以一戶占一畝三分地,那是郊區(qū)。算起來荊州旗營一戶算八十平左右吧。占地實用面積。)

  此外,還建有演武廳、箭亭等習武之處,有存放武器的武器庫,收藏銀兩的銀庫,守衛(wèi)城區(qū)的值班處即堆撥房及堆卡房,救火的汲桶房等等,一應俱全無一漏少。

  駐防官兵的經濟來源主要是俸餉銀兩。將軍歲領俸銀180兩,養(yǎng)廉銀1500兩,白中米石共折銀144兩9錢,四季津貼銀1700兩,每年共可支領銀3524兩9錢。副都統(tǒng)歲支俸銀155兩,養(yǎng)廉銀600兩,白中米石折銀126兩5錢1分,四季津貼銀500兩,馬乾折銀152兩2錢8分,米豆草折銀t74兩,每年共可支領銀1707兩7錢9分。協(xié)領歲支俸銀130兩,白中米石折銀108兩1錢5分,馬乾折銀121兩8錢2分4厘,每年共支領銀359兩9錢7分4厘。佐領歲支俸銀105兩,白中米石折銀?1兩4錢,馬乾折銀81兩2錢1分6厘,年共銀257兩6錢1分6厘。防御歲支俸、米、馬乾等銀共180兩1錢1分。驍騎校年支領俸、米、馬乾等銀共142兩6錢8厘。筆帖式因出身不同,歲支銀115兩6錢8厘或103兩2錢5分8厘或80兩9錢?厘不等。領催歲支餉銀、米、馬乾等銀共96兩3錢3分。甲兵歲支餉銀、米、馬乾等銀共84兩3錢3分。世職者-另按規(guī)定領取俸銀及米折銀,輕車都尉歲支銀255兩2錢8分7厘;5絲,騎都尉兼一云騎尉215兩有奇,騎都尉174兩有奇,云騎尉134兩有奇,恩騎尉76兩有奇。

  駐防官兵遇有出差又有借銀,借銀于24個月依限扣還的規(guī)定。例如,官員出差可借銀40兩,兵丁可借銀20兩。赴京引見者,協(xié)領可借銀50兩,輕車都尉40兩,佐領、騎都尉、防御、云騎尉各可借銀40兩,驍騎校、恩騎尉、蔭生、筆帖式可借銀30兩,領催、前鋒可借銀20兩。凡借銀只扣還本金而無利息。

  又規(guī)定,凡官員遇有祖父母、父母、本身妻室白事及娶妻、娶媳、嫁女紅事,凡兵丁紅白事件均可借銀。.規(guī)定協(xié)領可借40兩,佐領、騎都尉30兩,防御、云騎尉25兩,驍騎校、恩騎尉、蔭生、筆帖式20兩,領催、前鋒8兩,兵丁6兩。駐防八旗亦開辦教育,培養(yǎng)八旗子弟練武習文,為國家提拔人才,文武并進,亦廣八旗子弟進取之階。荊州駐防八旗曾設有每旗滿漢宮學及義學各一所,八旗翻譯義學一所,牛錄官學56所。

  為今后的生活計,養(yǎng)育兵從5歲開始,每天早晚練習拉弓、蹲檔,在6歲時練習射箭,必須達到5枝箭均能命中的水平,才能去比試。各旗都設一個公共場所,叫作“弓房”,是練武的場所,內中備有石鎖、砂袋、鐵球、千斤杠、滑車、鐵杠。每個人都自備有弓、箭、刀、矛、大刀等習武兵器。弓房有教師專門教弓箭技術,每天卯時集聚練武,辰時散回各自家中料理家務,或做小生意,或作手工業(yè)。到晚飯后旗人子弟又集中在一起比試武藝,此時純屬自發(fā)性的聚會。這些人在比試武藝后,集錢到酒鋪喝酒,酒醉后就在街上打人。

  旗營中練武的多,習文的少的主要原因是:馬甲有銀四兩二,武甲有二兩五,不能練好弓箭的就得不到錢糧,而且,旗營中只有武官,沒有文官,因而旗人認為習文沒有前途。習武當兵成了每一個旗人子弟的唯一前途。有人不愿下苦功,到老還是白丁,一輩子沒有糧餉,只能當小商販糊口。當時旗營中少數青壯年漂洋出海,到南洋各島去謀生,這些人在旗營戶口檔案中報“死亡”二字,以作應付。按旗營規(guī)則,旗民不能越出旗營周圍八十里(?我好象有查過,京旗不得離城二十公里,駐防不得離城十公里,但此處資料是說八十公里,疑有錯),一經查出要責罰四十軍棍。

  以下是關于這個的資料,百度的,未必準確,僅供參考:

  駐防不過出差之所,京師乃其鄉(xiāng)土,所以這些駐防兵丁原則上他還是屬于八旗各都統(tǒng)衙門來管理的,因此,這些駐防旗人他們在當地不可以置產,也就是說,不可以置產業(yè),不可以買房子,

  ·而且兵丁故后,家口必須還京,這個兵丁故后,家口必須還京是一個非常勞民傷財的規(guī)定,對于這個兵丁本人還有家眷都造成不少的紛擾,對于當地的駐防將領,當地的官員,其實這個人們早就有怨言了,尤其的就是這個駐防兵丁死去之后,這個寡婦必須歸旗,

  ·拿著丈夫的靈柩歸旗,或者就是子弟們也都要跟隨著回來,這一路上包括要照料他們,還要負責他們的食宿,然后回旗還要安置,這些都是很大的問題,所以在當時,就有人提出這問題是不是寡婦要是在當地能夠再嫁人是不是就好一些呢?所以也都有很多的這種要求,所以在雍正朝的時候開始

  ·這些規(guī)定已經有所松動了,有些變通了。尤其像這個寡婦的問題就是,當時,比如在雍正元年戶部左侍郎常壽曾經就提過,他說:例定駐省城的官兵身故,將其尸解送京城,尸體要解送京城,所以撥給沿途所需的船車口糧,派官兵隨護至京城。因京城無田無房,生活無賴,

  ·寡婦孤子將尸體于京城安置之后,即返省城以謀生路。雖然孝子節(jié)婦,因為隔省,不得適時以盡孝心,伏乞皇帝明鑒,飭下戶部,除京城置有家產,自愿攜尸移戶前來者外,凡無業(yè)之人,停止尸解京城,如此則孤寡得以適時盡其孝心,

  ·且無官兵隨護之累,驛站錢糧也不致糜費。這個要說一點兒題外話了就是這個解尸的問題,剛才,我有時候說得不是特別準確,有的時候說撫他的靈柩,有的時候又說他運送骨灰,為什么呢?就是因為清朝,它在早期,也就是女真人的習俗里邊它是火化的,而不是土葬,這個是滿族早期的習俗,實際清朝早期的皇帝

  ·也都是火化,這個是從女真的時候就開始。后來,到了入關之后,按照漢族人的習俗,就是把長輩的尸體給火化了,認為是一種特別大不敬的做法,認為是一種非常野蠻的做法,所以旗人在皇帝的賜令下,才逐漸地改變了這種方式,

  以下是抄的說的荊州方面的:

  清代荊州滿城的總體人口增長情況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荊州八旗駐防江陵,占據江陵城東半部,約占城區(qū)面積的2/5。荊州滿城最初的作用是軍事要塞,駐防官兵在初期不到4000人。按《荊州駐防志》記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駐防荊州八旗滿蒙兵員合計3543名,滿城總人數約15,000名??滴醵拍辏?690年)八月始補足4,000兵額,加上官員132人,官兵總數4132。因清制滿漢不通婚,故旗兵多帶家眷。而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增補駐防兵額,補充青壯年旗人。

  居多,隨軍婦女人數應該有限,總人口數應仍穩(wěn)定在1.5萬人左右。其后因荊州政治軍事局勢基本穩(wěn)定,并沒有因為戰(zhàn)爭而造成大規(guī)模人口減少;同時洪水、瘟疫等造成的人口數量下降也極其有限,所以荊州八旗人口始終處在穩(wěn)定增長之中。其大規(guī)模人口減少只有幾次人口外調至其他駐防八旗: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將1600官兵,5000余口分撥至成都;同治十年(1871年)將500余戶,2638名旗人分撥至江寧;光緒元年(1875年)將300余戶,1933名旗人分撥至杭州;光緒二年(1876年)分撥300余戶,1421名旗人到江寧。在這4次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移中,同治十年(1871年)到光緒二年(1876年)短短5年間的3次人口遷移,其實基本可視作1次。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荊州八旗人數增長較多,而杭州、江寧等地八旗駐防在咸豐、同治年間的太平天國戰(zhàn)爭中遭到了沉重打擊,清廷也被迫采取措施“損有余而補不足”。

  至清末宣統(tǒng)三年(1911年)10月荊州反正時,滿城中有男女老幼約2.5萬人,其中駐防旗兵實際兵力約5000人。如果考慮到同治、光緒年間的大規(guī)模人口遷移,晚清荊州滿城的人口總數應超過3萬人,在荊州滿城建成后228年間應該是比較平穩(wěn)地增長著。

  荊州滿城家庭結構與傳統(tǒng)中國大型家庭相比出現了小型化的趨勢,這與荊州滿城特殊的社會保障體制有關。張國剛先生認為傳統(tǒng)的大型家庭是古代社會保障體系的一部分,官府甚至以減免稅收等手段鼓勵社會建立一種以大型家庭為核心的生活保障制度。而荊州滿城的社會保障體制較為特殊,國家財政提供了其生活保障,大家庭不具備經濟上的必要性。同時由于滿族早期游牧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中有分拆家庭自立門戶的傳統(tǒng),因此“五口之家”的小家庭應該是荊州滿城中的典型家庭結構。(此處我有異議,有許多人沒娶親的呢。這個搞研究的人有些很奇怪。早期與晚期的人口都不同的啊。就象新中國成立后,五幾年六幾年與九幾年的人口結構還不同,只是拿來參考而已)

  二晚清荊州滿城典型居住模式推測

  考察荊州駐防八旗典型的家庭人口結構,對于了解當時荊州滿城的住宅使用情況有直接幫助。荊州滿城的典型家庭結構也應有與其相適應的居住模式。清末駐防八旗中男丁中人數最多的是領催、前鋒和馬甲一級的兵士,達4,000之眾,占5,000名旗兵的絕大多數。研究荊州滿城中的典型家庭,也應該以這一級兵士的家庭作為研究對象。對荊州滿城典型民居形式的推測

  按照清初的八旗駐防中相關的營房定制,每一名馬甲以上軍士有房2間。到晚清時,對于一個5口之家而言,2間房雖勉強可用,但顯然已嫌局促,增建與擴建房屋是必然的選擇。

  清代八旗是一個亦兵亦民的獨特組織結構,在很大程度上八旗與清代國家組織有著一體性。荊州八旗作為國家力量的體現,其軍營建設與其他各地八旗具有相當的同質與同構特征。因此盡管荊州滿城的八旗兵房已經沒有實例,根據其余各地現存八旗兵房形式仍然可以推測其形式。

  根據《圓明園附近清代營房的調查分析》一文中對于京師八旗兵房的記載:圓明園附近的八旗兵房是一組成“算盤營”式的集中營區(qū),但每一“基本單位是一所一住宅的院落,每所約為1畝3分地。其中是3間坐北朝南木構架有脊瓦房。”

  圓明園護軍營是京師的御林軍部隊,待遇較高。但荊州八旗駐扎在素稱富饒的魚米之鄉(xiāng),不乏積存,且有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洪水后加內帑修建營房的先例,可見其同樣備受清廷重視,因此其住房條件也不會與圓明園護軍營相差太遠。而圓明園護軍營的住宅形式也比較適合荊州滿城駐防八旗軍士的家庭結構。

  有記載表明民國初年有許多滿人拆除自己的房屋到沙市出售磚木瓦石謀,這也表明其住房應該是單獨一戶而非單的聯(lián)排營房,且在結構上較為講究。

  荊州滿城的民居形式與東北傳統(tǒng)滿族民居的淵源

  荊州滿城駐防八旗是滿族傳統(tǒng)政治制度的守護者,在政治及文化上也被要求保留其傳統(tǒng),因此旗兵住房在形式上應該保留了較多滿族特色,與今日仍可見的東北傳統(tǒng)滿族民居類似。

  東北傳統(tǒng)滿族民居有“口袋房,萬字炕,煙筒座在地面上”的特點在西面,而東面則仍保留了廚房。對于荊州滿城典型的5口之家而言,本溪車宅正房所體現的民居形式也是一種與其生活方式相適應的居住形式。,晚清荊州滿城中的民居平面的基本形式很可能與之類似。

  荊州一帶與北方氣候不同:四季分明,夏天濕熱,對通風要求較高。某些適應于東北嚴寒氣候的做法,也不一定會被荊州滿城民居所采用,但那些體現了滿族傳統(tǒng)民族文化特征的內容則很可能會得以保留。

  早期3間房多在最東梢間南側開門,整座房屋形似口袋,因此稱做“口袋房”。開門的東面一間稱“外屋”、“堂屋”,通常也是燒火的灶臺所在;西面屋又稱“上屋”,中間連接“上屋”與外屋的一間則是小輩住房。

  上屋里南、西、北三面筑有“∏”字形大土坯炕,稱為“萬字炕”,火炕是滿族人家住房主要的取暖設備,人們的室內生活主要是在炕上。東北滿族傳統(tǒng)民居的室內陳設也與萬字炕格局相應。南北炕靠山墻的一端擺放炕柜,上疊放被褥枕頭等寢具臥具,俗稱“被格”。西炕為滿族人家放置“祖宗匣子”的地方,不許坐人。通常放與炕長相等的“堂箱”,裝糧食和衣物。箱蓋上擺放香爐、燭臺等供器以及撣瓶、帽筒、座鐘等日用陳設。

  滿族多將煙囪坐落在房西或房后地上,以一段橫煙道與煙囪相連,這也叫“跨海式煙囪”。

  以下說的是學校:

  八旗各有各的學房,只收本旗子女來學房讀書,有的文章講,滿族婦女是不讀書的,這是錯誤的。滿族婦女幼時不但要讀書,稍大后便要學女工,否則長大后無論是入宮或嫁人總不能什么都不會,否則老家就會讓人看不起,說這孩子小時沒教養(yǎng)。

 ?。ㄒ韵率潜本┫闵浇′J營的旗學,不過到處都大同小異。如果到荊州的話,估計也是大同小異的說,不過加入荊州當地的風俗而已。

  各旗學堂大小、設置、室內結構、資金撥用基本是大同小異。學堂多為二間或三間,學堂外屋搭著一個自南而東、而西的三面大土炕,土炕上擺放著一排排的長炕桌子,桌子旁邊就是些本旗的學生,這些孩子盤腿而坐,口中念念有詞,初學者為老三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里屋是先生工作的地點,他一天到晚都盤在炕上抽著長桿大煙袋,煙袋鍋是黃銅的,呈亮。因為全旗的孩子都在一個學房里上課,所以,學生年齡大小不等,學識不一。一般初學的啟蒙老三篇由大師兄、大師姐來教,而年紀大一些的學生才由先生來教。

  學堂里十分重視毛筆字,炕八仙上放著紅模子和筆墨,有好事的在旁邊給學生示范,這些幫忙的先生多是本旗或本營的筆帖式,字寫的極漂亮。

  那時候上學不用書包,都在旗營子里,上下學用不了三五分鐘,一塊方青包布著放在胳肢窩下就行了。

  旗營里的學房中的老師除教書外,還講對聯(lián)故事、詩詞故事。在旗營里的學堂學習五、六年后,老師會把學習好的學生推薦到健銳營的小學房。健銳八旗僅有兩所,分別設在健銳營的左右兩翼,這些學生是從八旗的旗學堂中選拔出來的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左翼小學堂在鑲黃旗南營,右翼小學堂在正紅旗下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