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回到公路電影
二零零四年的時候,高中,上學比較晚,青春期相對比同齡人早。
那年,我看了一本書,改變了我的人生——至今我都這么覺得。
用現(xiàn)在一個時髦的詞叫我開始走偽文藝路線,高中的時候獨自離家,找地方掙錢,開著帶音響的摩托在半夜從城市一邊開到另外一邊,抽煙飛葉子,但是同時讀米蘭昆德拉,看昆汀,聽黑金,上學的時候衣服全是洞,各種各樣的金屬鏈子。當然,要保證一個還說的過去的成績。
那時候一個時髦的詞叫“垮掉的一代”
沒錯,這本書叫做《在路上》,來自杰克·凱魯亞克。
那時候我和同桌小黑說,我覺得我這輩子都會在路上。
然而這輩子是個什么概念,我那時候不知道,現(xiàn)在若有若現(xiàn)的可以感覺到。
很多小說里面的情節(jié)都會在我的生命里真實的上演。
考上了大學,四年沒有掛科,但是從事的行業(yè)與大學一分錢關系沒有。
抑郁癥如同感冒一樣的突然發(fā)生,獨自行走至西北至東北至西南。
然后自殘和自己殺自己來的理所當然。
在路上,讓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思考在路上的意義。
然后到現(xiàn)在,我記得我說過二零一零年的那一年,我毀掉了我所有的過往,新的樣子、名字、圈子。
那時的企鵝,四年沒有用,簽名始終掛著“此人已死”,我一直想,知道我還活著的過去的同學恐怕都沒有幾個。
預告片里面有一句話:你連世界都沒觀過,你說什么世界觀。
有點像失戀55天里的一句話:你連人都沒生過,你說什么人生。
看世界,絕對不是去馬爾代夫毛里求斯看看海,也不是去巴黎羅浮宮或者在東京鐵塔一個人眺望。
當然也不是徒步去XZ和偽本地民打個撲克感受一下自然的洗禮,更不是去麗江找個酒吧喝杯風花雪月然后找個燕遇。
看世界,重點在于在路上,思考你需要思考的事情,僅此而已,享受的僅僅是過程而已。
世界遠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刺急那么美好。
我把我的結尾保留了最后一句,我從上初中開始看李冷,現(xiàn)在是靠寫東西吃飯,高中時候的班主任說,你寫東西帶著深厚的李冷的風格,我想假如我是李冷,這部片子我一定也會這么拍,但一定沒有他的臺詞更犀利。
兩個(三個)男人的旅途更像是《我們在囧途》的一個翻版,各種的狗血湊成了整部片子,我倒是覺得更像是《二座城池》等眾多帶著李冷黑色幽默風格的一個延續(xù)。
我不會劇透里面的尿點,但是我記住了幾句臺詞一定要和大家分享:
1、(樂觀)更像是說你一事無成,還在這傻樂
2、喜歡是放肆,愛是克制
3、如果要告別,一定要用力一點,因為任何多看一眼,都有可能成為最后一眼,多說一句,都可能是最后一句。
我始終在說,只有有經(jīng)歷的人,才看得懂這部電影,才能被電影所觸動,我之所以一直強調(diào)年齡,是因為我真的可以武斷的說現(xiàn)在還在上大學的95后經(jīng)歷的太少了,很少有人經(jīng)歷過背叛、沒有錢、朋友的暴斃、自己的瀕死、獨自行走這些可能電影或者小說中的情節(jié)?!踔梁芏?0后也沒有體會過。
但是我絕不會因此而教育90后你們過得是錯的,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你可以選擇安穩(wěn)的走康莊大道,你會錯過很多風景和別人聊天時少了談資,一樣的選擇在路上就會對朋友失望對現(xiàn)實失望,自己變得像個刺猬,兩種方式?jīng)]什么不好,年輕人才談對錯,只是針對這部電影。
因此,我不想和給1星2星的人去爭論電影的好壞——正如同我不會噴小時代一樣,我會給你們分享幾個我的故事,至少你們會知道我為什么給這部電影5分。
2012年8月23日,我去麗江早晨的飛機。8月22日一個同事給我打電話,說晚上一起去喝酒,我說,我不去了明天一早的飛機。同事說,操,都說自己有事兒。我說,等我回來,陪哥你喝酒。第二天早晨飛機起飛前,收到同事的微信信息,跟我說,那個同事死了,釣魚的時候淹死了。所以最后一句,我想起了那個同事,久久不能回神,有些人,一句告別之后再也沒能見過。
更早一些,和初戀的女友分手,最后一次見面還在一個公交站,我們還在一起擁抱接吻,然后因為家里的原因分手了。我很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一直非常非常努力的工作、掙錢想要擺脫家里的束縛,我成功了,我自己掙了錢買了房,但是,她已經(jīng)嫁給了別人。結婚前給她的信里告訴她,我一直愛著她,更多的時候,愛可能就是克制。
我走過很多地方,我知道李冷偏愛的不是上海,而是小鎮(zhèn),我也一樣,我去過的地方都是諸如贛城、阜樣、寶領、咸城這些在很多人看來不可思議的地方。
從那年行走,抑郁癥最嚴重的時候,包括父母在內(nèi)都會跟我說,人家出去玩都是去旅游城市,你怎么只去這些地方,我說,我旅游沒有目的地可言,更多的時候,就是當我想出發(fā)的時候,帶上衣服手機充電器數(shù)據(jù)線錢包身份證銀行卡信用卡,看最近的一班有臥鋪的車票去哪里,然后,出發(fā)。
在陌生的城市的經(jīng)歷是有趣且坎坷的,我經(jīng)歷過那種打電話上門的小姐,經(jīng)歷過去在咸陽教人家怎么攤煎餅,抑郁癥發(fā)作的半夜在平遙古城一圈一圈的圍著古城行走,經(jīng)歷過在阜陽配置還不如我的筆記本的網(wǎng)吧里上5毛錢一小時的網(wǎng)然后瀏覽記錄只有那種網(wǎng)站,在重慶的馬路上淋雨,在千燈的客棧聽昆曲到入迷。
我一點都不文藝,一點都不行為藝術,我只是享受我沒經(jīng)歷過得一切。
但是,這不妨礙我思考,我學會了很多,經(jīng)歷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