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安眠,蔣藜薇眼前漸漸浮現(xiàn)出燭焰的微光。
“陛下,該上早朝了?!别]站在門外,聲聲喚著,待到蔣藜薇出聲回應,才帶著一干侍從進入殿內。
侍從中排頭兩個,一人端熱水,一人手持白巾,身后幾人,有的手端朝服,有的捧著頭面,有的垂手而行。沈湫溟身為蔣藜薇的夫婿,也需在朝中受封官職,要一同早起上朝。
蔣藜薇翻身下床,微微整理衣裳,便站在盥洗架旁,拿毛巾沾了溫水,讓自己舒坦清醒些。
“今兒是陛下第一天上朝,百官都會來得比平時早些呢?!鄙蜾袖閬淼绞Y藜薇身旁,伸出手將陛下耳邊的碎發(fā)別到腦后。
“嗯……我已經(jīng)做好萬全準備了!”
陛下的完全準備是指自己擬好的圣旨,雖然她知道更要緊的是把自己的旨意完美地實施下去。
穿戴完畢,用了些墊肚子的點心。二人便攜手走出寢殿,上了轎輦。廣場前,文武百官看到新皇的轎輦徐徐而來,便已開始行跪拜之禮,恭敬地等待陛下的到來,議政殿大門的開啟。
他們只能看到抬著轎輦的小太監(jiān)的步子,待到面前的昏暗消失,才能站起身,抱著雙手。
百官靜靜聽聞號令,待到司禮太監(jiān)那高亢的一聲:“上朝——”
他們才能步入殿中,步履聲緩慢而帶著肅穆,諸多人進入殿中,只是連鼻息聲都不聞。
沈湫溟和李清廷一左一右地站在百官之前,微微底下目光。這一刻,只有君臣。
“宣旨。”
“宣圣旨。跪——”
“新帝臨朝,自宜開言路,廣圣聽?,F(xiàn)丞相王寧之,帝師張民遠,恭均良明,持稱素心,兩袖清風,剛直賢明,一獲民心,二左士智,特此欽點二臣畢盡心輔佐,以茲圣明?!?p> “帝君沈湫溟,才智多謀,精通縱橫,商道誠信,業(yè)業(yè)專精,特封為祿宸王,掌大歷國庫通商,以養(yǎng)萬民?!?p> “國師李清廷,道德兼?zhèn)?,足修國法,精育民心,以供大歷百姓不畏險阻,不失本心,望其恪盡職守,以立信仰?!?p> “安王為長者,穩(wěn)邊疆,察兵情,通兵法,曉良將,安北域,守南疆,是為護國大將軍,以固大歷軍防?!?p> “狀元莫陵谷,聰明靈秀,心性純正,脫穎而出,剛正不阿,及少時不畏強權,據(jù)理力爭為鄉(xiāng)民,是以為刑部刑獄司少司監(jiān),以護國法?!?p> “榜眼段婁蕭,慎獨克己,卓越過人,膽識超凡,眼界廣闊,閱大歷國域萬千,通水利農(nóng)政要術,是以為水部閱民司少司監(jiān),以衛(wèi)民生。”
“探花楊韞兕,克勤克儉,精益求精,心懷大志,意存萬民,修馬場,筑皇陵,穩(wěn)邊防,是以為工部筑葺郎,筑萬民之廈,以保安寧。”
“……”
“欽此。”
“臣,叩謝皇恩,必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不求萬全骨,只求民心安,全依心中智,謀求百姓生。吾皇圣明!”
宣讀完圣旨,蔣藜薇便宣聽了幾位官員的表奏,便已知曉了他們對東部通海商的建議。
這說起來不是件簡單的事,蔣藜薇便先擱了下來,朝會后再議。
這幾年收成良多,水部便提議急需全國范圍內擴建糧倉,存放糧食,也備不時之需,陛下欣然應允,便直接批了折子,直接開始動工。
帝師張民遠也身為云尚書院的院長,更是全國書院的參謀人,便提出建議,擴大學子選拔范圍,加大資金,助力家庭極其貧困之人入學就讀,以開民智。
蔣藜薇點點頭,雖說大歷現(xiàn)在對學子科考入仕一項十分放寬,只要有才學,無論男女,皆可入仕為官,卻不足以保證貧寒之人學得基本知識,謀得求生之技,確實是要好好地興辦教學了。
“既然如此,那邊有勞夫子細細商辦了?!?p> 百官嘰嘰喳喳地說著自己的建議,一個跟著一個地放連珠炮,蔣藜薇一下得應允這個,一下又得批駁那個,耳朵都要壞掉了,腦子都要糊涂了。
終于,再無大臣上前奏言。
“退朝吧!”蔣藜薇忙趁這個時段宣布退朝,再晚一瞬間她都害怕。
終于,看著百官陸續(xù)走出大殿,陛下才松了一口氣。
“朕!……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