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我,朱由檢:大明第一敗家子

第十三章 宋愛卿,你太令朕失望了!

  次日早朝后,朱由檢在乾清宮召見了宋應星。

  斜躺在龍榻上,上下打量著眼前這位活著的‘古代科學家’,朱由檢忍不住嘖嘖稱奇,笑道:“天工開物真是你編著的?”

  宋應星跪在地上,頭都不敢抬,規(guī)規(guī)矩矩的答道:“稟萬歲爺,的確是小生所著?!?p>  朱由檢拿起案幾上系統(tǒng)獎勵的那本《天工開物》,隨手翻弄著,頗有深意的問道:“氣候變冷,北方嚴寒,持續(xù)大旱,南方大澇,蝗蟲并起,瘟疫流行,咱應該怎么辦?”

  他問的,可是后世科學家都覺得很棘手的問題,名為“小冰河”。

  大明朝的‘古人’,對此應該沒什么概念。

  他就是想考考眼前這位大明朝的‘科學家’,看看能不能從中尋到一絲‘敗機’,好幫他花一大筆銀子出去,給自己撈點敗家值。

  “稟萬歲爺,這種極端異常氣候,每隔數(shù)百年,便會爆發(fā)一次,小生在一本天文歷法書中讀到過,稱之為九淵大災?!?p>  “這九淵大災,分別為嚴寒、干旱、饑荒、蝗災、地震、大疫、沙塵暴、龍見……”

  “不少欽天監(jiān)官員,以及那些清流文人,往往知其味而忘其源,每逢有九淵大災出現(xiàn),便口口聲聲說此為天怒人怨之象;

  其實,還是他們太過短視與無能,將所有的問題往天上一推,該吃吃、該喝喝,委實該死!”

  “小生以為,要解決這九淵大災,最需要重視的,其實不是國庫里有多少銀子,田地里能產(chǎn)多少斤糧食,而在于未雨綢繆,做好相關(guān)應對,熬過最要緊的兩三年……”

  ……

  這個宋應星,果然是一個純粹的‘科學家’,對于官場上的人情世故竟是絲毫不懂,聽得朱由檢大為開心。

  面對皇帝垂詢,一大通旁征博引、舉例說明,聽得朱由檢也是一頭霧水。

  此人若非遇到一個冒牌貨‘皇帝’,絕對能教一輩子書……

  “宋愛卿,聽你一席話,朕心甚慰,”好不容易等宋應星咧咧完,朱由檢輕咳一聲,笑問道:“按照你說的辦法,做到什么未雨綢繆,需要朝廷花多少銀子?”

  花多少銀子,這才是他關(guān)心的。

  從宋應星的長篇大論里,朱由檢大致也聽明白了,想要解決極端異常氣候,除了提高農(nóng)業(yè)水平、興修水利、安撫流民、賑濟災民等常規(guī)操作,最根本其實只有兩個字:

  糧食。

  糧食就是命。

  不但是老百姓的命,更是大明朝的命。

  解決不了糧食問題,那就等死吧。

  就算大明朝的國庫里,能拿出幾千萬兩、上億兩現(xiàn)銀,如果不能解決糧食短缺問題,那玩意根本就是一堆廢舊金屬。

  宋應星這家伙的確有點水平,而且,比那些清流文官更加耿直,談論起科學道理來,根本就沒想著活到下一集。

  這一點,很合朱由檢的胃口,打算給他弄個大官,讓他幫著自己敗家花銀子。

  不過,就看這小子會不會敗家……

  “稟萬歲爺,小生以為,想要徹底解決九淵大災,有多少銀子都不夠花?!彼螒谴鸬?。

  “真的?”

  朱由檢聞言,猛的坐直身子,瞪大眼睛,直勾勾的盯著宋應星,激動的問道:“宋愛卿,快給朕講講,這些銀子該怎么花出去!”

  皇帝的表情,將宋應星嚇了一大跳,還以為自己哪句話說錯了,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

  “萬歲爺,小生只是信口一說,畢竟術(shù)業(yè)有專攻,具體要如何花銀子,這個還需要戶部、工部、禮部以及內(nèi)閣各位大人共同商議,方才有個章程?!?p>  “小生只能提出一個大致的建議和思路……”

  說這些話的時候,宋應星的一顆心都快碎了。

  他暗暗懊悔,不該在皇帝面前說大話,一時間嘴上沒個把門兒的,會不會已經(jīng)引起皇帝反感……

  “建議和思路也行,”朱由檢也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tài),輕咳一聲,笑道:“你放心大膽的說吧,科學家沒有什么罪。”

  宋應星:“……”

  他有些惶恐,這‘科學家’三個字,從來都沒聽說過???

  看來,還是自己讀書不精,對圣人典籍不夠熟悉,對皇帝口中所說的這個名稱,竟是聞所未聞。

  “萬歲爺,小生竊以為,欲解決九淵大災,首先得解決當前的國子監(jiān)、貢院、各地書院的教諭內(nèi)容,讓他們少讀書,多動手,讓他們真正知道什么才叫農(nóng)桑稼穡,什么才叫冶鐵制造、采礦制鹽?!?p>  “然后,舉國推行,讓更多的人掌握天工開物中的技術(shù),提高各行業(yè)的生產(chǎn)能力?!?p>  “其次,小生以為朝廷可以做好兩手準備,一方面,提高糧食產(chǎn)量,經(jīng)營好原有的各種產(chǎn)業(yè);另一方面,則需開辟新的生產(chǎn)領(lǐng)域。”

  “比如,農(nóng)業(yè)不行,還可以讓農(nóng)民迅速轉(zhuǎn)化為礦民、漁民、鹽民。”

  “甚至,還可以重建大明造船廠,讓無法養(yǎng)家糊口的農(nóng)民、漁民、桑民,轉(zhuǎn)化為伐木工、冶煉工、礦工和船工,在海上捕魚、商運……”

  ……

  這一番話,聽得朱由檢一愣一愣的,腦子有點跟不上宋應星的思路。

  這不正是后世教育的核心,減少所謂的精英教育,讓大部分‘三差生’去上藍翔技校么?

  這個宋應星,肚子里有貨啊。

  同時,他心里也有些懊惱,這個宋應星太不像話了!

  朕只問你如何快速花銀子敗家,你給朕嘰嘰歪歪說一大堆有用沒用的,朕聽不懂啊。

  不過,有一點他算是搞清楚了,那就是所謂的‘九淵大災’,其實還是可以想辦法熬過去的……

  “宋愛卿,如果讓你主持此事,你覺得花多少銀子才能辦好?”朱由檢問道。

  “這個…萬歲爺,小生區(qū)區(qū)一名舉人,不敢妄言?!彼螒窃俅伟没冢@張嘴到底咋回事,一張口就胡咧咧,在皇帝面前說大話,那不是找死么?

  “朕讓你說,你就盡管說,”朱由檢呵呵笑道:“不敢大膽假設的科學家,不是一個好校長嘛?!?p>  宋應星:“……”

  早就聽說大明朝的這位新帝天資聰慧,博覽群書,今日一見,果然非同凡響!

  “那…小生便肆意妄言了?!彼螒歉嬉宦曌?,正色說道:“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最少最少,也得一千萬……咳咳,八百萬兩白銀!”

  “八百萬兩白銀?開玩笑吧宋愛卿?”朱由檢忍不住吐槽一句。

  宋應星嚇了一跳,趕緊跪倒在地,以頭搶地,連呼‘死罪’……

  “八百萬兩銀子,就想辦這么大的事情,宋愛卿,你還是格局太小啊!”朱由檢搖頭嘆息,失望的說道:“朕還打算,想辦法給你弄八百萬噸銀子,讓你大展宏圖呢。”

  “宋愛卿,你太令朕失望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