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秦川的講解,留蘭大致了解了上林鎮(zhèn)有三縱六橫九條街,以中間的一條縱街和兩條橫街最為繁華,錦繡坊便處在其中一條橫街南一街上,靠近中大街位置,不算最好的,也已經很不錯了。
品香坊的位置偏一些,在從北邊數第二條橫街,也就是北二街和西大街交匯口附近,秦家的雜貨鋪也在同一條橫街上,卻是靠近東大街,而且錯開了幾條巷子。
鎮(zhèn)上的富戶大多集中在鎮(zhèn)南,中間一縱兩橫三條主街周邊過于喧鬧,住著的大多是小有資產的中間階層,經濟條件差一些的住在鎮(zhèn)北,過了北三街再往北走幾百米,就算出了鎮(zhèn)子,再往北,多是一些手工作坊。他們是從鎮(zhèn)西進來的。
當然經濟條件的區(qū)分僅針對上林鎮(zhèn)而言,真正有錢人也不窩在這么個小地方。但也有例外,比如前幾年剛搬過來的楊家,出手頗為大方,在鎮(zhèn)南新建了宅子住下了。
留蘭聽說鎮(zhèn)南楊家,蹙眉想起了上回遇到的綠竹,也說是鎮(zhèn)南楊家的,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個楊家。不過這樣的小事也只在腦子里一閃而過,沒往心里去。
品香坊里也是同樣的忙碌。特意來趕集的人輕易不到鎮(zhèn)上,聽說品香坊的點心好吃還便宜,都想買一些打打牙祭。
李珊和丈夫劉康忙的陀螺一般團團轉,老劉頭也在一旁打下手,還有一個看著比李珊年齡稍小一些的女人,不知道是親戚還是幫忙的鄰居。
李珊并不認得文清和留蘭,疑惑的看了她們好一會兒,文清上前自我介紹了,才恍然大悟,熱情的把她們引進門,讓她們在院子里坐著等一會兒,等她忙完了這一陣再好好說話。
秦川問過了她們記得了回去的路,留她們等著,先折回去幫忙了。
劉家的小院兒不大,坐北朝南三間正屋,東屋頭與院墻之間留有夾道,立著半邊兒柴門,大概是茅廁;廚房在東墻下,連著南邊兩間被用作鋪面的倒座,大門開在西南角上,正對著大門栽著兩棵石榴樹,火紅的石榴花熱烈的綻放著,兩個人便坐在石榴樹下的木頭桌子旁。
這么一個小院兒,足夠祖孫三人住了。而且有些地方明顯是重新修過的,可見日子是越過越好了。
兩個人等了足有兩刻鐘,等著買點心的人還是不見少,但多了兩個幫手:李珊的娘和嫂子趕過來幫忙打包稱重,李珊才騰出手來,只管著做點心。
放一籠點心上鍋蒸著,李珊才洗了手,出來與文清姐妹說話,“你看我這忙的,都忘了給你們倒水了,你們也是,到我這里來了還客氣什么,還不直接進屋找水喝?!?p> 李珊性子直爽,但在大宅院里生活了十年,不得不把自己的真性情藏起來。她與文氏接觸也不算多,又隔了幾年沒見面,但因為文氏的性情也有些直,兩個人盡著性子說了幾回話,李珊感覺與她親近,對頭回見面的文清留蘭,也當是自家的親輩一般親近。
文清見李珊要進屋給她們倒水,連忙拉住她,“珊姨你不用忙,我們不渴?!?p> “這大熱天了,不渴也要多喝水?!崩钌和崎_文清的手,執(zhí)意進屋提了一壺涼茶,拿了三只碗出來,擱在桌子上倒?jié)M了水。
三個人喝著水說了一會兒閑話,知道一直在幫忙的那個女人是李珊的娘家弟妹,平日里就在這邊幫忙,但也要支工錢的。
“我這兒小買賣,請不起正兒八經的幫工,她在家閑著也沒事,忙的時候就來給我?guī)蛶兔Α!边@些年李珊都是對娘家貢獻最大的一個,成了親仍少不了幫襯著娘家,也幸得劉家只剩下祖孫兩個都是忠厚善良的,不嫌她什么。
可是人心換人心,李珊娘打發(fā)小兒媳婦來幫忙,可不是為了賺錢的,別的人也是得空了就來幫忙。
尋常人家的日子,原本就該互相幫襯著才能過得好。
文清把梅果脯和花茶一并拿給李珊,并說明是送她的,李珊不依,“這怎么使得?這花茶是稀罕物,我貪嘴收著了,這果脯可不能白要你們的,外邊鋪子里賣的桃脯杏脯什么的,少說也得三四十文一斤呢,別說這什么梅子做的果脯,可是買都沒地方買的,我去稱稱,該多少錢算多少錢。”說完便要拿著梅果脯到前邊去稱。
文清不得已只好又拖住她:“來的時候我娘再三囑咐了,這些先送來試試,能不能用還是兩說呢,怎么能算錢?再說,這梅子是自家樹上結的,梅果脯也是頭回做,就是算我也說不上來多少錢一斤呀!”
“就是呀,您這里生意這么好,以后能用到的果脯多了,到時候再說錢的事兒也不晚?!绷籼m看文清臉色微紅,知道她是真的著急,也跟著插言。
李珊臉上的笑容更盛了幾分,抬手拍了拍留蘭的小腦袋,“喲,看著年紀不大,說話倒挺甜,幾歲了?”
“到七月就算八歲了?!?p> 留蘭張了張嘴卻沒發(fā)出聲音,心里汗了一下,幸虧文清在她前面回答了,天知道她這會兒才知道自個兒的生日是七月里。不過她剛才要張口答七歲也不算錯。
文清又和李珊爭執(zhí)了一番,最終也沒要她的錢。李珊又留她們吃了飯再走,聽說還有人在集上等著她們,而且外面等著買點心的還有不少,她剛做好的一鍋也快賣完了,沒再堅持留她們,卻不由分說的塞過來一大包點心,送走了她們,又匆忙回去做點心了。
文清見她實在忙得厲害,也不好再同她推來推去,只好收下了幾乎與梅果脯等價值的點心。
兩個人回到梁懷全的攤子旁,秦湘已經趁著不忙的時候帶著梁恩婷幾個逛了一圈回來了,買了一些小玩意兒,不值幾個錢,卻討小孩子喜歡,文澤留白兩個都愛不釋手。
秦湘還幫文清留蘭挑了幾個頭花,扯了幾段頭繩,都是兩人喜歡的素雅的顏色,文清要給她錢,秦湘推開不要,“你給我那么些花茶,我都沒說給你錢呢,在咱們鎮(zhèn)上可買不到那么好的東西?!?p> 留蘭聞言心中一動,似乎有什么快速劃過,沒來得及捕捉。
“好了好了,你們倆別推來推去的了,還是想想咱們吃什么吧,我都餓了?!绷憾麈檬种械纳茸訐u個不停,幸虧有秦家在鎮(zhèn)上住,早早的來占了個好位置,剛好靠著一棵合抱的大樹,要不這熱天的日頭,還真讓人受不了。
“那還用說,回家去吃唄!”秦湘話一出口,自己先明白過來了,別的人好說,梁恩婷還沒過門,哪兒能輕易去他們家吃飯,接著改了口:“要不讓我娘送來也成?!?p> 留蘭有心提議去老陳那兒吃面,可仍然是不確定能找到地方,而且也不知道離這兒有多遠,還有攤子要顧,來回折騰也不方便。
“不用那么麻煩了,我看咱這貨賣的也差不多了,人也走了不少了,再等上一會兒,錯開吃飯的點兒,咱下館子吃!”梁懷谷這一趟賣了不少的存貨,加上竹簾子換來的現(xiàn)錢,比預計的二兩銀子還多出小半兩來,帶著這幫飯量小的下館子,花個幾十文也舍得。
聽說要下館子,文澤留白兩個先歡呼起來。即便是秦湘秦川住在鎮(zhèn)上,也少有機會能下館子吃頓飯,兩個人眼神交匯,便明白了對方的意思:他們還是得回家吃飯的,少一個人,少花一分錢。
商定了吃飯的事兒,文清把李珊送的點心拿出來讓大家先墊墊肚子,大家看著花樣精致的點心,都沒舍得多吃,一人只拈了一塊嘗了嘗。
秦湘讓秦川帶著文清留蘭去逛逛,把該買的都買了,她自己則回了趟家,知會家里一聲,不用等著準備梁懷全等人的飯了。
已近正午,天熱的厲害,集上的人也少了,攤子卻沒撤幾個,除了一些從周邊的村子里挑了菜來賣的賣完了走了,大部分都還在,貨物也還充足。
兩個人都不愿意在大太陽底下瞎逛,有秦川這個向導在,很容易買到了她們想要的,緊著步子又返回來了。
秦川帶著文澤回家拉車,其他人一起動手把沒賣出去的貨物斂起來。等車來的功夫又賣出去兩把竹扇子一個竹背簍,是同一個人買的,買主趕集買了好些東西拿不了了,才想買個背簍裝回去,看著竹扇子好,順帶著買了兩把。
梁懷全添一句再想買去東大街北頭找秦家雜貨鋪,送走了今天最后一個顧客。
車拉過來,大家七手八腳的裝車。其實也沒剩下多少貨了,秦家的攤子上剩下的多一些,但也是他們占了在鎮(zhèn)上住的便利,搬來的貨比較多,而且他們賣的都是些日常所用的雜貨,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怕壓貨,拉回去日后慢慢賣便是,也沒什么好憂心的,反而是今天的生意也算是幾個月來最好的了,姐弟倆都很高興。
裝完了貨,秦家姐弟讓他們先去找地方吃飯,他們先把貨送家去。梁懷全哪能不明白他們的意思,說什么都不讓走。天氣太熱,很多飯館都在外面搭棚子擺桌子,車放在一邊,用竹席蓋好了,也不怕被人偷。
秦家姐弟沒辦法,只好跟著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