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盛唐永寧

[轉(zhuǎn)載]李世民和侯君集(考據(jù)派YY)

盛唐永寧 蘇展眉 1065 2010-11-23 12:37:47

    ·侯君集

  侯君集,初唐杰出的軍事領(lǐng)袖之一,其開拓高昌的軍事行動可與李靖破吐谷渾,阿史那社爾開西域媲美。

  不同于魏征等人,曾經(jīng)做過李世民的敵人,侯君集早在小秦王時期,就是其幕僚堪稱心腹,可以說他從始至終都是李二鳳同學(xué)的人。在玄武門一案中,作為心腹的侯君集自然沒有采取和李靖等人的中立態(tài)度,立場明確,史載“建成、元吉之誅,君集之策居多”。當(dāng)然李靖等人采取中立也無可厚非,畢竟忠君是中國一直以來被稱頌的美德,要能放得下到的道德理念,并且甘心在歷史上留下罵名,這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當(dāng)然我們侯君集做到了。然而,也就是這樣的一位心腹,日后在太子李承乾一案中背叛李世民,倒戈相向。

  對簿公堂時,太宗唯恐旁人有辱于他,親往查問。而后,太宗又召集百官說:“我將乞其性命,公卿其許我乎?”(《資治通鑒》)注意了,這里用的詞是“乞”,想想看一個帝王要在何種情況下才會用“乞”這個字。然而,事到如今,群臣皆言:“君集之罪,天地不容。”臨行前,太宗與他訣別,哭著說:“吾為卿不復(fù)上凌煙閣矣!”

  “吾為卿不復(fù)上凌煙閣矣!”大約是流傳最多的一個版本,《舊唐書》中記載的是,從今往后,若想見你,惟有登凌煙閣(凌煙閣的畫是真人大小的,至于像不像……用來意淫應(yīng)該滿合適)。

  不論是為你上凌煙閣還是為你不上凌煙閣,終究是為你(估計其他23個功臣聽到要哭死了)。想來李世民對侯君集用情甚深,早在李承乾案發(fā)之前,就有多人向李世民報告:侯君集有謀反之意。太宗都一笑了之,其中證據(jù)確鑿的一次,是張亮在有人證的情況下向太宗密報,結(jié)果太宗說:這件事就你一個人知道,對質(zhì)也對不出個結(jié)果。于是不再提這件事,“待侯君集如初”。

  對于侯君集,我個人居然非常有好感(雖然在新舊唐書中他都沒啥形象,在野史中還尚可吧)。大約這就像某人說的,貞觀一朝,良臣可以善終,名將得見白頭,一干開國功臣沒有遭遇被屠殺的命運,而是人盡其才,善始善終。其中被誅殺的、并且最有功績的一只,大概就是侯君集,對于喜歡悲劇喜歡虐的我來說,真是再適合不過了。

  回過頭來說,太子李承乾的謀反,謀反的原因時多方面的,謀反催化劑很簡單,就是稱心——他家很漂亮的一只小受被李世民拖出去腰斬了。這一段歷史,未曾細考,于是開始yy……那一夜,稱心被誅,李承乾痛心不已,遂有反志。及見侯君集,李承乾拱手:“請大人助我,父皇連我的愛情都無法寬恕,又如何能夠?qū)捤∷约旱摹!庇谑?,侯君集允諾。一場悲劇的發(fā)生,引發(fā)了另一場悲劇的發(fā)生。

  而侯君集的背叛,亦使得向來用人不疑的李世民,開始猜忌,誅殺功臣的行為是與侯君集,之后,李君羨、張亮、劉洎也先后被誅。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