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宋時明月

第1025章 空前絕后的一句話詩人(中)

宋時明月 赤虎 2247 2008-11-17 10:09:57

    第1025章空前絕后的一句話詩人(中)

  緊隨趙興身后的是一名騎驢的中年婦女,然后是一頂小轎,小轎背后是七八對挑籠箱的壯漢。

  趙興進門時,王夫人也站在門口迎接,蘇東坡的三兒子蘇過很好奇的打量著趙興牽著的牛,問:“興哥,這次跌死牛,會讓我看嗎?上次,大哥二哥都看了,就我沒看到?!?p>  趙興把牛繩遞給蘇邁,用溺愛的表情看著蘇過說:“這是乳牛,是用來喝奶的?!?p>  蘇過繼續(xù)問:“它是那頭(‘跌死’)小牛的媽媽嗎?”

  王夫人臉色變了一下,趕快扯過蘇過,捂住他的嘴說:“離人,這饋贈太厚,我們不該取?!?p>  趙興不以為然,他鞠了躬回答:“夫人,我與學(xué)士之間何必計較……夫人如是過意不去,可把這兒當作賭約的一部分——愿賭服輸,我這是償還賭債?!?p>  王夫人不好再說什么,再說,朝云新生了孩子,他們經(jīng)濟確實有點困窘。

  王夫人讓開門柴門,仆人們流水般將禮物抬進院里。這時,趙興身后的小轎落地,一名裝束齊整的小女孩下了轎子。王夫人趕快迎上去,牽住這女孩的手,笑著說:“這就是黃州人說的‘掌上明珠’嗎?我早聽說你長得俏美,可惜我近日為孩子所累,也沒去看看?!?p>  蘇東坡聽到院子里的聲音,他不好出去,只能端坐在自己書房,擺出老師的架子,等趙興帶著那名女子進來,向他行過拜師禮,他方矜持地點點頭。抬手示意王夫人帶著阿珠去廂房,自己放松了身子,責備說:“離人,帶那么多東西回來,孩子百啐而已,這禮太厚了,為師……”

  “恩師——‘有事弟子服其勞’,一家人,何必客氣?!?p>  一家人,這話讓蘇東坡眼睛有點濕潤。況且,此時此刻,他也確實客氣不起來。

  蘇軾是個灑脫的人,片刻后便坦然了,他立刻就禮節(jié)上的疏忽解釋:“離人,朝云剛剛生產(chǎn),身子弱,就不出來見客了?!?p>  盡出親眷見客人——這是古人的禮節(jié),表示與對方是一家人。

  趙興理解,他回答:“我?guī)Я艘晃蝗槟?,還帶了一頭乳牛,老師的舊屋還在的話,就讓她們安置在那里……冬天了,也好多個人照顧小兄弟?!?p>  蘇東坡的三個兒子一直按禮節(jié)陪客,蘇迨孩子心境,聽到這話,趕緊跑出告訴母親,蘇邁一把沒抓住,只好歉意的一笑。

  “一家人,無需太多禮節(jié)?!壁w興寬和的笑著,朝蘇邁說:“我自倭國弄來幾把倭刀、幾副鎧甲,伯達兄要去饒州德興做縣尉,正好用上——裝鎧甲兵器的箱上,有用粉筆做得標記,大哥將那些箱子搬去自己屋里吧。”

  蘇邁話不多,拱手感謝。

  蘇過已經(jīng)忍了很久,初次見到趙興,他就吃上了肉,所以趙興給他的印象就是能帶來肉?,F(xiàn)在,看到爹爹假意亂翻書,而哥哥只是拱手,并不說話,他忍不住眨著眼睛問:“興哥兒,我們今天不跌牛了嗎?”

  趙興蹲下身來,笑著說:“我們今天不跌?!H,我把乳娘騎來的那頭驢給你‘跌死’,怎么樣?”

  “不可,離人不可嬌縱過兒”,蘇東坡馬上勸止:“這驢是代步,怎……”

  趙興卻毫不在意:“老師,何必責備小兄弟吶。我也是聽說驢皮熬膠、加上紅棗,就是著名的阿膠,對產(chǎn)婦大補——這驢是我特地牽來宰的?!?p>  他把我這里當作屠宰場?

  蘇東坡好生郁悶。

  沒等蘇軾反應(yīng)過來,趙興已把手里的書扔下,拉著歡天喜地的蘇過跑出去。蘇軾追之不及,只好撿起趙興扔下的書,沖長子苦笑一下——這本書是《宋刑統(tǒng)》。

  “跌死”驢,難道也要事先查看宋刑統(tǒng)?

  此人做事如此小心,為什么?

  院內(nèi),驢已經(jīng)捆起來了。捆驢的時候,蘇過很好奇的問:“興哥,我聽說上次牛跌死的時候沒有捆腳,這次你為什么捆住驢的腳?”

  答案是:趙興知道牛心臟的位置,不知道驢心臟的位置。他看的電視節(jié)目是介紹斗牛的,斗驢暫時沒有。

  孩子問了又問,趙興哼哼了半天,答:“捆上腿的牛跌死了,衙役那里需多花錢,而驢不用?!?p>  說罷,趙興已把手里的刺劍扎進驢的脖子,驢開始掙扎,由于血液涌進嗓子眼,它沒有扯起那著名的驢嗓子。這時,蘇過已忘了追求答案,只顧看驢掙扎。

  蘇邁在趙興身邊幫手,趙興邊干活兒,邊繼續(xù)向蘇邁交代:“我有個學(xué)生程濁,不喜讀書,但弓箭玩得很好,爬山走坡,快步如飛,伯達兄上任可著帶他,多少算個幫手?!?p>  蘇邁點頭,謝過趙興的好意。

  這次,趙興倒沒有接著表演他那首令人驚詫的解剖技巧,宰完驢后,剩下的工作都交給了孩子們,他則拉著蘇邁的手去檢點那些禮物。

  趙興把現(xiàn)代的集裝箱理念帶到了宋代。這些禮品都裝在兩米長、四十公分寬、四十公分高的木板箱內(nèi),每只箱子上面都用粉筆寫這名字。

  蘇軾得到的三個箱子,其中一個箱子裝的是瓷器,正是前面提到過的高麗翡瓷。另外的一只箱子裝的是高麗紙、日本紙、高麗硯等文化用品。

  最后一只箱子比較特別,里面裝了一把不帶刀鐔(相當于我國通稱的劍格或護手),整體形狀像一截木杖似的日本杖刀。

  箱子的空間很大,除了這把杖刀外,還有一件與其像蓑衣,不如說像藤甲的竹藤氅。剩下的空間則用高麗銅器填滿。銅器與銅器的縫隙間,除了鋸末稻草之外,趙興還塞滿了大量的銅錢、金塊、銀塊——對此,趙興的解釋統(tǒng)歸結(jié)為固定銅器。

  以蘇軾的博學(xué),竟然還不知道海上運輸還有這風俗,等他時候檢點,發(fā)現(xiàn)那些金塊足有五百兩,銀塊也有一百多兩,至于散碎銅錢更是多達數(shù)千枚后,他隱約猜到了趙興的想法,但他只是一聲嘆息。

  ps:一路奔波總算回來了,請讀者的投票支持,多謝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