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一聽大喜,當(dāng)時就按照劉備得意思,給洛陽的這個朝廷,回了一份信。
那荀爽接信一看,嘆息了一聲說道:“果然不出太尉大人所料。這軍糧短缺,果然事關(guān)三軍之進(jìn)退、安危。如今本初所轄的聯(lián)軍,也是軍糧不足了??雌饋?,如今也只能先讓這些人馬回去整頓了。待來年軍糧充足之時。再來征討那國賊董卓。不過,那兗州刺史劉岱,在如此國難當(dāng)頭,還妄殺同僚,實乃罪大惡極。此風(fēng)斷不可長。應(yīng)罷了他的官職。以為后者戒!”
荀爽說完。那馬日碑猶豫了一下問道:“慈明公。這兗州刺史劉岱,坐鎮(zhèn)一方,手握重兵。如今他連擅殺聯(lián)軍大臣,搶奪軍糧,收編他人手下的事情,都做得出來。實與那國賊董卓無異矣。那兗州刺史劉岱也必定是生了不臣之心。他又如何肯聽咱們的號令。乖乖的罷職還鄉(xiāng)呢?如若他對咱們的命令置之不理。那咱們這個朝廷的體面何在?”
荀爽嘆息道:“老朽也知那兗州刺史劉岱有不臣之心,斷不會聽命的??梢舱驗槿绱?。咱們才要罷了他的官職。須知此時,朝野動蕩。如此行徑,咱們?nèi)缰弥焕淼脑?。那其它的諸侯,必然群起而效仿之。那天下可就真正的得亂了?,F(xiàn)在好歹各路諸侯還遵從天子的名義。只要咱們處理的得力。那天下還可暫時安定。等咱們鏟除了國賊董卓。恭請圣上登基。那咱們的漢室還可中興。如今咱們只可博一博了。下令罷了那個兗州刺史劉岱的官職的同時,再給本初下一個命令。如那兗州刺史劉岱,遵令行事,還則罷了。如若膽敢不遵上命,則要本初出兵剿滅了那兗州刺史劉岱,以本初聯(lián)軍的實力,雖然困于軍糧,不能戰(zhàn)勝國賊董卓。但是剿滅那劉岱,應(yīng)該還是不成問題的吧。到時候,劉岱授首。這其他懷有異心的諸侯,也會引以為戒。”
馬日碑等人覺得荀爽老謀深算,言之有理。紛紛點(diǎn)頭贊同。就按荀爽的意思,給袁紹下了一份詔令。
可他們那里知道,現(xiàn)在就連袁紹也靠不住了。這袁紹接了這份詔令之后。嗤之以鼻。心說:就這命令,那劉岱要是遵令,那才見鬼呢?到頭來,肯定是誰去傳令。那劉岱就和誰打起來。如今我這的糧草也不多了。那能還和那劉岱去拼死拼活。叫你們這幾個老家伙撿便宜。
當(dāng)即,那袁紹就隨手叫來陳留太守張邈去給劉岱傳令,并告之張邈,如果那劉岱膽敢抗命,就出兵剿滅了劉岱,而自己則準(zhǔn)備收拾軍馬,回渤??とグl(fā)展壯大。
沒想到,那陳留太守張邈,接到袁紹的命令之后。暗自叫苦,心說:這劉岱連喬瑁都?xì)⒘?。而自己按道理來講,也算是那劉岱的手下。以自己的這點(diǎn)人手。如何是劉岱的對手。自己是萬萬不敢和比自己強(qiáng)大許多的兗州刺史劉岱做對的。
而這時,張邈的心腹手下看出了張邈的心態(tài),給張邈建議道:“太守大人。既然咱們的刺史大人都回兗州了。而且咱們那盟主袁紹大人,既不敢打董卓,也不敢自己去兗州傳這個命令。反倒讓您來行此無奈之事。不如咱們也先回陳留,看看天下的形式,再做打算。”
張邈覺得大有道理,當(dāng)下也沒理會袁紹,悄悄的回陳留去了。而其他的聯(lián)軍在知道朝廷有詔令,讓各路人馬先各回駐地,解決糧食問題后,也全都各回各地的發(fā)展去了。
袁紹在陳留太守張邈這么一走,各路人馬這么一散。自以為失了顏面,就要起兵去追擊陳留太守張邈。劉備連忙勸阻袁紹道:“將軍且忙。備有一事不明,要向?qū)④娬埥??!?p> 袁紹心中奇怪:這劉備一直都深知自己的想法,這回緊急關(guān)頭,又有什么要請教的?于是,袁紹點(diǎn)首說道:“講?!?p> 劉備不動聲色的說道:“將軍。您當(dāng)初為什么不親自出兵去討伐那個劉岱,而卻命令那個陳留太守張邈去打呢?”
袁紹奇怪的看著劉備說道:“玄德。本將軍的意圖你還不明白嗎?當(dāng)初不是你建議本將軍要先回到渤海的根基之地,擴(kuò)充實力的嗎?如今咱們在這洛陽空耗糧餉。難以維持。本身的軍糧就已經(jīng)不多了。又怎么可能再去兗州劉岱的那個根基之地,去討伐于劉岱呢?而且這兗州和咱們渤海之間,諸侯攔路。就算咱們打下了那個兗州,咱們也是站不住腳的。如此,咱們何必去費(fèi)那個力氣?也正因此,本將軍才會抬舉那個陳留太守張邈,讓他討伐那個劉岱。不僅成全他一些功名。而且還可以讓他擴(kuò)大一些實力。沒想到那張邈竟是如此的不識抬舉。竟敢不吭一聲的,不告而別。分明就是不給本將軍面子。真是給臉不要臉。本將軍這就點(diǎn)兵把他追回滅掉?!?p> 劉備連忙說道:“將軍且息雷霆之怒。您既然知曉攻打劉岱的利弊。又怎么可能忘記那陳留太守張邈所在。離咱們渤??梢膊唤?。咱們追擊張邈到陳留。還勢必會路過劉岱的地盤。那劉岱要是知道將軍是因為張邈拒絕將軍您要張邈討伐他劉岱的命令,才追擊張邈的。那劉岱勢必會和張邈共同抵御將軍您的。那時候,劉岱在收服了喬瑁的兵馬后,再連同那張邈的軍馬,其實力可就不在咱們之下了。而且,他們在本地作戰(zhàn),軍糧充足,地里熟悉。而將軍您卻是長途作戰(zhàn),軍糧短缺,地理不熟。咱們勢必會吃他們的一個大虧。將軍如何能把咱們寶貴的軍馬,浪費(fèi)在那里?”
袁紹那也是人才,只是平時遇上有關(guān)臉面的事情,才會蒙住了自己的雙眼。如今這劉備分析的透徹,又給了自己臺階,說自己本來就知道,只是一時忘記。這袁紹哪還能不轉(zhuǎn)過來的。當(dāng)下,袁紹說道:“幸虧玄德提醒。否則本將軍險些忘記。只是這張邈咱們就此不管了嗎?如此一來,那今后這些天下的諸侯,還有誰會聽從本將軍的命令?”
劉備微微笑道:“將軍。您讓張邈討伐劉岱又有誰知道?那不過是朝廷的那些元老給您的命令罷了。如今既然他們走了,就讓他們走了算了。您還是先回渤海發(fā)展要緊?!?p> 袁紹點(diǎn)點(diǎn)頭,隨即給洛陽的那些朝中大臣上表說道:“渤海軍馬,已無旬日之糧。要盡快趕回渤海整頓。否則軍心必散。而撤銷劉岱之任命,已經(jīng)派人送去。只是暫時無力征討。待來日再為朝廷效力?!睂懲赀@份表章。袁紹也是連忙動身趕回渤海。至此,討董聯(lián)軍算是徹底解散了。
而此時的劉明,以黃忠和高順整頓并州和司隸的降軍,以關(guān)羽率華雄領(lǐng)一萬弓箭手和一萬步兵,以及幽州臥底控制的五萬并州兵馬,護(hù)送洛陽的一百七十多萬的百姓向幽州遷移。而劉明自己則帶著郭嘉,趙云,典韋以及呂布、張遼等人率三萬的鐵騎。快馬向幽州趕回。
途徑冀州的時候。那冀州刺史劉虞,熱烈的款待了劉明。劉虞在聽到劉明敘說了討伐董卓的經(jīng)過。以及劉明因何返回幽州的原因。那劉虞嘆息的向劉明說道:“賢弟。此次諸侯聚盟,討伐國賊董卓,雖然愚兄平日不善兵馬。以至于關(guān)鍵時刻,沒有軍馬可派用場。可愚兄下轄的魏郡太守韓腹,和渤海太守袁紹卻都代表愚兄出戰(zhàn)了。而且愚兄更是給他們二人提供了大量的糧草??上Ьo要關(guān)頭。賢弟治下的公孫度,公孫瓚,不念皇恩。行此大逆不道之事。以至鏟除國賊董卓的大事,功敗垂成。真乃朝廷之不幸。不過,賢弟盡管放心。愚兄雖然缺少兵馬支援于你??捎扌值倪@個冀州,這幾年來,引進(jìn)賢弟幽州的農(nóng)耕操作,卻也是錢糧廣多。愚兄一定盡全力支援賢弟錢糧,助賢弟平滅反賊,中興咱們漢室?!?p> 劉明連忙謝過劉虞,同時拜托劉虞道:“兄長,弟之二弟關(guān)羽,就要隨后護(hù)送洛陽的百姓到小弟的幽州避難。這些遷居幽州得百姓,希望兄長在他們途徑冀州的時候。鼎力相助。給這些無家可歸的百姓,一些糊口的食物。”
劉虞一口答應(yīng)道:“這是當(dāng)然。賢弟盡管放心。賢弟之二弟。那就是愚兄之二弟。賢弟發(fā)天地之慈悲。收留這些無家可歸之人。愚兄又哪能不進(jìn)一些心力。愚兄別的不敢夸口。愚兄這冀州的存糧??峙逻€在賢弟的幽州之上。糧食問題。就全都包在愚兄身上了?!?p> 劉明知道劉虞這不是夸口,一個是這冀州便于耕種的地方,要遠(yuǎn)比幽州多得多。而且自己所在的幽州,沒事還老是釀酒發(fā)財。又蓄養(yǎng)軍隊。那自然是比不上冀州的糧多了。當(dāng)下,劉明是拜謝劉虞而去。
而此時,那黑山的張燕,也接到了劉明的蒼鷹傳書。聚集了手下的眾位頭領(lǐng)說道:“我等嘯聚山林。何時才可實現(xiàn)我太平道之理想?天下蒼生,飽受磨難,我等又何時才可百姓,安居樂業(yè)?”
張燕掃視了一下底下的眾位頭領(lǐng)??礋o一人發(fā)言。這才又接著說道:“今日我接到通報。那幽州刺史,當(dāng)朝得太尉大人。仁義廣播?,F(xiàn)招安我等為朝廷效力。表我為平難中郎將。共同治理這個亂世。我欲輔佐太尉大人,平定亂世。成就不世之功業(yè)。不知你等意下如何?”
其實,張燕的這支黑山軍,那可是在刀槍血雨中,由張燕一手創(chuàng)立的。張燕手底下的這些頭領(lǐng),又有哪個敢違背張燕的意圖。自是張燕說什么是什么了。而其中一些跟隨張燕較早,又比較機(jī)靈的,這時也總算是放下心來。知道了,敢情張燕頭領(lǐng)的背后靠山,就是哪幽州的太尉大人。不過,這些人知道這事可不能亂說。也全都隨著其他的頭領(lǐng)喊道:“某等一心追隨張大頭領(lǐng)。愿隨張大頭領(lǐng)上刀山,下火海。生死與共?!?p> 張燕滿意的點(diǎn)了點(diǎn)頭。當(dāng)即傳令。焚山滅寨。收拾全部的物資,撤掉黑山軍的大旗,打起幽州的旗號。向天馬城進(jìn)發(fā)。同時,張燕還給他手下的外圍力量以及資助的那些勢力發(fā)去密信,告其天下以亂。要各自占地為王。以為今后之進(jìn)身。
十余日后,張燕已經(jīng)率自己的十二萬的黑山鐵騎來到了天馬城的附近。此時,早有‘黑山情報組’把天馬城周圍烏桓難樓的兵馬布置情報。打探清楚,告與了張燕得知。
張燕一看這些情報。分析了一下。覺得這難樓的兵馬總數(shù)和自己的黑山軍不想上下,而自己黑山軍的裝備要好一點(diǎn)。而烏桓難樓他們的騎術(shù)要強(qiáng)上幾分。如果自己和難樓的軍馬硬碰硬的話。雖然自己應(yīng)該可以取得勝利。可是卻一定會損失慘重。得不償失。
張燕思來料去。忽然想到:當(dāng)初自己質(zhì)疑劉明為什么要給烏桓他們建城的時候。郭嘉曾給自己講過,那烏桓各族,平常都是居無定所。不好襲擊。而有了城池之后,卻可以隨時一網(wǎng)打盡。而且給那烏桓他們建的城池,不象中原內(nèi)地各城一樣的高大厚實。比平常的院墻,也強(qiáng)不了多少。只是高大許多,那是一攻就破。如今這難樓傾族來攻天馬城。那難樓的族內(nèi),必定空虛,也就剩下一些老弱婦孺罷了。只要自己攻破那難樓的城池,那難樓必定回軍營救。到時候,只要自己在難樓回軍的必經(jīng)之路上,做下埋伏。定可一戰(zhàn)而克。
當(dāng)即。張燕傳令。命令劉石,劉延,劉揚(yáng),左丘丈八,率四衛(wèi)的黑山軍前去攻打烏桓難樓的科爾城。命令黃帥,穆鵬,率兩衛(wèi)的黑山軍在雷水河畔的草原上埋下火油溝,邊撒硫磺。在難樓回軍的時候,點(diǎn)火燒荒。而自己則率大軍埋伏在遠(yuǎn)處,只待火起,就出兵追殺難樓的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