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開局阻止關云長過五關斬六將

第五十六章 墨

  董良用完晚飯,劉備他們還是沒有回來。

  也沒有再等,依舊是在自己小院子里,脫光了沖個涼水澡。

  夏天太熱了,每天都要洗。

  雖然已經(jīng)是七月流火,但是這里地處南方,還是天天都熱的一身汗。

  幽靜的小院被他嘩嘩嘩的潑水聲攪和的不得安寧。

  隨便洗一洗,地上一大攤水漬,一些花瓣也被打濕在水里,被董良踏爛。

  然后又再屋里對著油燈讀了回書,就熄燈睡覺了。

  因為下午起的晚,本來不太困,幸好這段時間比較累,他又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睡到迷迷糊糊的時候,好像聽見外面有動靜,估摸著是劉備他們回來了,自己也沒有再管,安安心心的睡了。

  劉備他們也沒有打攪董良的意思。

  昨天喝多了,按照平時和大家一起睡覺的習慣,在董良那里擠了一夜,結果忘記了張飛的呼嚕聲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所以也不好意思,也感到好笑。

  ……

  就這樣過了三天,劉備他們天天被叫去赴宴。

  董良則基本上把學校的工作又重新安排好了。

  仍然是原來的那一套時間安排。

  不過空間不如原來開闊,就作了些調整。

  而自己十個畫圖的學生,都被安排學習自己這兩天趕制好的路線圖。

  等他們把這幾份例圖吃透。

  就把他們撒出去,把襄陽周邊的地圖畫下來。

  再順便開始讓他們帶學徒。

  有人會疑惑這樣會不會太早了點,他們才跟著學習了幾天,就要跟著帶學生了。

  其實董良現(xiàn)在畫的地圖是比后世的地圖簡陋很多的。

  本來就沒有多少東西要學習。

  何況,董良上學那會兒,這種課程也就是上一學期,一周也就兩節(jié)課,還不如董良在這些學徒身上花的時間多呢。

  曾經(jīng)在某小國侵略大國的時候,大國用了十四年打贏了仗。

  而那個小國處心積慮,在侵略大國之前就謀劃了幾十年了。

  大國的軍隊的自己國家的地圖,都沒有小國畫的詳細。

  很多時候用的地圖,都是從小國手里繳獲的,實在是不知該說什么。

  可能最了解你自己的,永遠是你的敵人吧。

  所以董良則要提前準備,反正要在襄陽待幾個月呢,有的是時間把周圍環(huán)境搞清楚。

  到了午后,董良出了城,來到了劉備駐軍的軍營。

  兩千人馬駐扎在這里,校場里有大片的空地可以施展。

  董良下了馬,隨手把馬韁繩遞給士兵。

  往校場里走去。

  在校場中間粗略的搭了幾個作坊。

  左邊是木匠,右邊則在攪和一個大甕。

  左邊的木匠曲萬田,是董良托伊籍在城里找的手藝人。

  會做木雕。

  找他過來就是雕刻模板的。

  董良要搞印刷術,就要搞定三樣東西,一是模板,二是紙張,三是墨。

  紙張有現(xiàn)成的,蔡候改進造紙術后,又發(fā)展了些年,現(xiàn)在紙的質量還是不錯的。

  反正是足夠使用,要想更好的紙,當然也可以研制,但主要是董良不會啊!

  好多人都背過造紙術,造玻璃,造火藥的秘方。

  就是為了有朝一日穿越了大殺四方。

  董良當然也背過,但是也又不是生活中天天見到的東西。

  即便是心血來潮背會了,可時間長了就忘了,誰知道你啥時候穿越剛好碰上啊。

  董良也知道造紙術用什么枯枝爛葉破漁網(wǎng)還有竹子,但是現(xiàn)在人也是這么干的??!

  董良的知識也就到這一步了。

  他光知道肥皂好像是豬油加上草木灰,細節(jié)一概記不住。

  他也知道火藥要木炭硝石硫磺,然后呢?比例是多少來著?

  怎么搞硝石來著?怎么搞硫磺來著?

  完全不行啊。

  這個日后有了安定的大后方,可以給工匠一個方向,讓他們慢慢搞,現(xiàn)在是絕對搞不出來的。

  言歸正傳,現(xiàn)在印刷術是最容易搞的。

  當然指南針也好弄。

  印刷術的紙有了。

  需要雕版,事實上雕版和活字印刷術都可以做,其實差別不大。

  但是在印刷一些特定的東西時,活字未必有雕版好。

  最起碼你印一套論語,拿上次的雕版直接上墨印就行了,活字還要排字。

  不過一套書一套雕版,太貴,保存起來成本也高。

  就好像有些大學生抄作業(yè)只需要復制粘貼。

  而撲街作者則天天在鍵盤上碼字。

  雕版其實不難搞,這找來的曲萬田帶著他的徒弟,在木板上照著字雕就行了。

  他雖然不識字,但是能在木頭上雕花,照著書本把文字反刻在木板上就可以了。

  這個很容易。

  唯一有點麻煩的是墨。

  印刷用的墨和普通書寫的墨不一樣。

  這個董良不知道怎么處理。

  但是也無非是淡一點,濃一點,不要暈開也就是了。

  也是一事不煩二主,還是伊籍,這倆人現(xiàn)在都快成好朋友了。

  主要是伊籍對劉備他們感官好,董良也刻意去結交,這不就剛好,郎有情妾有意,就打起來了交道。

  這是城里找來的制墨的工匠叫鮑侃,他也是老手藝人了。

  這也是讓他帶著徒弟,在這城外不停的實驗怎么能搞出來合適的墨。

  這不停的攪和這大甕,不時的還往里面加些料。

  只能說會者不難難者不會。

  這老手藝不過用了昨天一天的時間,在這墨里添添減減,攪和攪和,已經(jīng)差不多了。

  看旁邊放著的廢紙,上面是老鮑調出來墨后刷在一塊刻了字的木板上,然后在紙上印的實驗效果。

  董良走進去,擺擺手阻止了他們的行禮,讓他們繼續(xù)各忙各的。

  拿起來那幾張廢紙看一看。

  這墨跡從模糊到清晰,越來越好啊。

  董良很滿意。

  這實驗用的雕版上有三排字。

  上面一排雞蛋大小的倆字已經(jīng)十分清楚了。

  中間這大拇指蓋大小的字也完全不妨礙辨認了。

  就是這最下面這一行,小手指甲蓋那么大的字還有些糊。

  不過董良并不擔心,以目前的速度看,今天晚上或者明天,老鮑就能把墨調好了。

  進度喜人,董良放心的把技術活交給專業(yè)人士。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