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收遺骸
趙鐸無力的點了點頭。
他之前也想過此戰(zhàn)會非常慘烈,真真切切看到結(jié)果時,心里還是不由得嘆息。戰(zhàn)爭太殘酷了,死的人太多了。
他掀開營帳,胡刺和陽惠元都赤裸著上身坐在里面,有個契丹族的老軍醫(yī)拿一罐黑乎乎的玩意在往他們那些血淋淋的刀傷上涂。
趙鐸看著都瘆人,有心叫停,卻又沒有更好的辦法。
想想這年頭的將軍都是這么過來的,或許這些看起來恐怖的土方法也沒那么不靠譜。
“阿史那承慶跑了?”胡刺問。
“中了一箭,被同羅兵救走了?!壁w鐸看胡刺身邊擱著個酒囊,拿起來喝了一口,“那一箭是誰射的?”
“是燕軌那小子。”陽惠元陰沉的臉稍稍綻開了幾分,“郭公送了他一把三石強弓和三支破甲花箭,你可還記得?”
趙鐸點點頭:“記得。可他不是一直拉不滿嗎?”
“是啊,之前一直都沒能拉滿,偏偏這次干得漂亮!”陽惠元止不住語氣中的贊許,“就是手臂給崩折了,阿猛在給他接呢。這小子在射術(shù)上有些天賦,再練個幾年,怕是阿猛也要輸給他!”
趙鐸想到了死去的燕東關(guān),在燕平做縣令的生活竟然是他穿過來之后最平靜安寧的時光。
“那此番他便是首功。騎卒營還剩多少弟兄?”
“不……不到兩百。”說到這個,陽惠元的笑容一下子就消失了,那雙虎目之中泛起了淚光。
一千九百人啊,打得還剩不到兩百!
雖然在誘敵深入時,那些兄弟便已經(jīng)報著必死之心,但他還是覺得心里發(fā)疼。
趙鐸默然,這結(jié)果在他意料之中嗎?
難怪指導員一直說做將領(lǐng)不如做小卒,犧牲自己的生命和把別人的生命作為棋子來搏弈相比,犧牲自己似乎要容易多了。
“我說了會帶他們回家,便一個也不會少。”趙鐸頓了頓,又看向胡刺,“此番諸部的傷亡平盧也會負擔,人馬皆折算為錢糧,等諸部使臣都到了平盧,再商議如何撫恤,如何?”
胡刺都沒想到還有這種好事,小部落跟著大部落打仗,勝了能分些戰(zhàn)利品便不錯,沒有哪個將領(lǐng)還會補償戰(zhàn)死的人馬。大唐財大氣粗果然不是吹的,幸虧當初自己沒有非要跟突厥攪和在一起。不知道午也作在不在俘虜當中,此番回契丹,得要好好整頓整頓才是。
侯希逸催促那些俘虜打水拾柴,燒了些熱水分與士卒們,將在氈帳外釘了木條,免得夜里有野獸鉆進來撕咬袍澤的尸首。
弄完之后,大軍啟程。牽著馬匹,押著俘虜,浩浩蕩蕩網(wǎng)回走。來時一個時辰便跑完的路程,回去時走走停停,折騰了近三個時辰才回到突厥人的營寨。
馮元高帶領(lǐng)輜重營殺了數(shù)百頭羊,將繳獲的鐵鍋在營門口架了一排,羊肉湯中加了栗米,燉得奶白?;貭I的士卒一人分得一碗,喝得從腸胃到肺腑都暖了起來。趙鐸分到滿滿一銅盆肉,他看都沒看一眼,便讓盧易送去了傷兵營。
第二日,除了換班值守的戰(zhàn)士之外,其余人都被允許睡到中午才起來。吃過午飯,趙鐸帶著騎卒營剩余的弟兄沿途收斂尸首,然后一具一具架上柴堆,全部焚燒,將骨灰裝進羊皮囊中,系掛在空余的馬背上。
騎卒營戰(zhàn)損一千三百余人,石榴他們沿途救回來三百多,傷得都不輕,若是能堅持回到柳城,或許能活命,繼續(xù)留在草原上,就很難說了。
平盧步卒出動五千余人,戰(zhàn)損六百,受傷一千余。但重傷不多,基本都是在阿史那承慶強攻山寨時折損的,后面進攻突厥營寨,損失到不大。
所以,此次出征盧龍軍步卒就是損失最小的,出動四千人,戰(zhàn)損不足百人,受傷的也差不多就在百人左右。
侯希逸倒是沒什么想法,此次作戰(zhàn)看上去盧龍占的便宜最大,但趙鐸都親自去了契丹那樣的虎穴,實在不能再說他有什么私心,之所以讓盧龍步卒來做這支奇兵,也是因為盧龍離得遠,趕不過來干別的事兒罷了。
胡刺也沒話說,雖然契丹人這一仗損失也不小,但純粹是因為他們自己菜。唐軍承擔了絕大多數(shù)的進攻任務,在誘敵深入時,陽惠元也主動選擇唐軍的騎卒營斷后,若是他不想著保存實力,再多帶兩千人來,說不定真能將阿史那承慶斬于馬下。到那時,草原上的第一英雄,除了他還能再有別人?
說這些都遲了。
趙鐸收斂完袍澤遺骸,第五日才回到度石嶺。
度石嶺地方小住不下那么多人,侯希逸便先率領(lǐng)平盧軍護送傷兵回柳城去了,剩下的盧龍兵,各部聯(lián)軍還有俘虜和牛羊,把小小的度石嶺關(guān)塞得滿滿當當。
趙鐸先去拜見了李老爺子,他住的地方在度石嶺主城樓的頂上。
“哈哈哈,君聲回來了,老夫正跟段公說到你呢!此番挫敗阿史那承慶復突厥汗國之野心,功勞不亞于李衛(wèi)公啊?!崩罾蠣斪有那楹懿诲e,撫著胡須哈哈大笑。坐在他對面的段有德,順手取了碗著放在案幾邊上,示意趙鐸坐下吃點。
“李公莫要捧殺了小子,若是換了李衛(wèi)公,定然不會讓阿史那承慶跑掉?!壁w鐸嘆了口氣,“此番論功,涉及各部,還要請李公和監(jiān)軍使與我先定出個章程。”
關(guān)于分贓一事,大家的需求又不一樣。
契丹和平盧都想要人口和牛羊;渤海和新羅出那幾百人只是想要圖個名聲,他們不需要大唐的功勞,也不可能帶牛羊和人口回去,他們希望能要些實際的錢糧和趙鐸的人情;室韋和黑水想要馬和突厥人留下來的兵器;奚人已經(jīng)被打殘了,他們想要獲得平盧的保護,能讓部落存活下去就行。
李老爺子搖頭捻須:“老夫非朝廷命官,不合適,不合適。不過,功大者多分,功小者少分,這道理擱到哪處都是好用的,不知君聲你是有什么疑慮呢?”
“奚族人少,出力不多。但室韋和黑水人能在最后關(guān)頭到達參戰(zhàn),卻是有他們的功勞?!?p> 趙鐸也覺得挺神奇的,唐蘇合思那全是漿糊的腦子偶爾也是能想出好主意的。室韋和黑水倒是挺有誠意,來會盟還派了挺多士卒,可靠雙腿走著實慢了點。等他們趕到契丹牙帳,趙鐸他們都已經(jīng)走了好幾日。還是唐蘇合思想了辦法,帶著奚族的女人趕做了些冰橇,讓他們從西遼河上一路順著往下趕,前半段有冰的地方速度便能超過步行。
趙鐸甩開攝舍提之后,沒多久就遇到了他們,這才能在緊要關(guān)頭出現(xiàn)在戰(zhàn)場。
李老爺子一直聽,一直笑:“阿會部已經(jīng)不能稱為一個單獨的部落了,你給他們草場和牛羊,那是害他們,不是賞他們。而且,這份功勞聽起來,分明是室韋人和黑水人的,他們對天可汗的忠誠實在令老夫感動得很!”
段有德也笑起來:“是啊,本使也被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