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上堡子山(三)
于子惠聽他這么說,沉默了一會兒,才小聲地開口道:“殿下,既然您這么體恤民生,又有如此抱負(fù),為了天下蒼生計,何不也爭一爭那個位置呢?”
這時,聽了于子惠問話的李殿下,搖了搖頭,又溫潤地笑了一下,才說道:“太子哥哥他敦厚仁善,原本我也沒什么大的志向,只想做個與世無爭的皇子,將來也就做個富貴閑王??墒牵@次出京沿途見到的各級官員、豪紳的所作所為,讓我認(rèn)知到在父皇的治下,百姓們苦不堪言。老師在世時,曾言道:'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眾生牛馬。',我是很認(rèn)同的??筛富仕F(xiàn)在……唉!子不言父之過,不提也罷!”
沒等于子惠開口,頓了頓,他苦笑了一下,才繼續(xù)說道:“還有,于兄,你剛才說讓我去爭那個位置,讓我拿什么爭呢?后宮與朝堂上我都沒有人手鋪排。在內(nèi)宮,我母妃只是個小小的婕妤,也不受寵,什么忙也幫不上。在朝堂上,除了老師外,我更是既無人手,又無勢力,也無銀錢,就連老師也被那幫子大臣們擠兌出朝堂了,而且老師現(xiàn)在還撒手人寰了,連個出謀劃策的人都沒有,我手里是一點(diǎn)相爭的本錢都沒有?!?p> 于子惠聽完他說的話,因提及父親,神色不禁有些黯然。隨后,兩人沉默了一會兒,李殿下又帶著些難過的語氣,開口說道:“于兄,我沒有能力護(hù)住老師,老師他一生取忠,取直,身負(fù)滿身才學(xué),一心想要報效國家。可是到頭來,父皇卻寧可相信那些阿諛奉承,溜須拍馬之輩,也不采納他的意見,甚至還被罷黜。老師他有才華卻未能施展出來,人就這么沒了,當(dāng)真是可惜呀!”
于子惠聽到他這么說,心中不禁流過一道暖意,開口說道:“殿下,雖然我父親不在了,但是如若殿下想去爭的話,也不是沒有機(jī)會,事在人為!從現(xiàn)在開始培植人手,累積政治資本和資源也不晚呀?!?p> 聽完于子惠的話,這位李殿下沉吟不語,眸光忽暗忽明。
于子惠見他不說話,就開口又說道:“殿下,不瞞您說,我父親去世后,我一直有些心灰意冷。直到前幾日,有人和我說了一番話后,我才茅塞頓開,幡然清醒。”
“嗯?說了一些什么話?”李殿下如是問道。
于子惠定定地看了他一眼,回答道:“有人對我說,從小讀書明智,除了修及己身,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家國做貢獻(xiàn),為萬世開太平。殿下,您難道不想嗎?”
不等他回答,于子惠繼續(xù)說道:“這個人還跟我說過,咱們大淵國處于內(nèi)陸,四周被狄,蠻,戎,夷四族人包圍,邊關(guān)時常兵禍不斷。大淵國自立國的百年間,有多少戍守邊關(guān)的雙方將士拋灑熱血,埋骨沙場?四夷本就虎視眈眈,一旦咱們大淵國國內(nèi)民不聊生,國家衰弱之際,就會過來蠶食鯨吞。要想大淵國不立于危地,國富民強(qiáng)才行。而要想國家富有,就必須要打通出???,甚至要把四周的這些異族武力收服,以戰(zhàn)止戰(zhàn),天下大一統(tǒng),才能為咱們的子孫后代開出一個太平世界。殿下,難道您就不想建這不世功業(yè)嗎?”
李殿下被于子惠說得這番話有些震驚,嘴巴微張,眼睛也睜得大大的。他這個表情,持續(xù)了好一會兒,才恢復(fù)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