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作者,雜談吧,不算正文,正文發(fā)在第四卷,唉)
次日,陳留城內。
曹操見郭嘉酒足飯飽后問道:“奉孝若想棄袁紹亦不至于如此極端,更險些在亂軍之中斷送了性命,曹某不解?!?p> “性格而已?!惫文四ㄗ煨Φ?。
曹操又問:“若如奉孝所言,袁紹真英雄也,面對奉孝如此大才,卻能放任奉孝安然離去,曹某不知是該佩服他的胸襟氣魄,還是該笑話他愚蠢之極?!?p> “性格而已,如孟德所言,我亦可以委曲求全已待時機逃離袁紹,袁紹也可以斬殺于我,或許是花有百樣紅,人與人不同吧?!惫翁ь^道。
曹操沉默,若有所思。
?。ㄎ沂亲髡?,抱歉,看到書友留言,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突然之間寫的跑題了,這一章不算正文,算是雜談吧,隨便說說而已,可以跳過,本來想寫正文的,突然之間發(fā)現水了太多,又舍不得刪,還是發(fā)上來吧,以下內容若有不適,還望海涵,我也懶得修改了。)
“我曾聽地方豪族知我所作所為,既然說我是腦殘。”郭嘉面向曹操又道:“昔日孟德身在洛陽,董卓極力拉攏孟德,孟德非但不從,反而孤身刺董,又是為何?”
“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豈可委曲求全?”曹操斷然答道,隨后一愣,與郭嘉相視一笑。
道不同,不相為謀,郭嘉深知這一點。
何為道?乃人之本心。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世人多重利益,能超然于世者寥寥數人。
超然于世者,曹操算一個。
遙想曹操,剛及弱冠之時,宦官作亂,皇權旁落,曹操孤身一人闖入大宦官張讓家中欲圖行刺,雖未果,舞雙戟自退。
要知道當時朝廷中宦官權勢最大,而曹操冒著身死的危險行刺張讓能得到什么?他能得到的只有其他官宦無盡的怨恨與憤怒。
曹操祖父何人?曹騰,是大宦官,張讓都屬于曹騰的晚輩。
若是曹操不去行刺張讓,而是跟張讓套近乎,攀交情,兩家的關系網和權勢互相結合的話,曹操必定是平步青云,扶搖直上。
但是曹操非但沒有選擇富貴榮華,心中更是恨不得殺張讓而后快,為了什么?為了他心中的道,曹操那時的本心是什么,唯有忠君而已。
又如袁紹,袁紹談不上超然于世,但是每個人的思維都不相同,他的道是什么,是虛榮,面子。
由于袁紹出身卑微,他的心理多少有些扭曲,他要證明他比任何人都要強,麾下謀士跟他說顏良勇而無謀,不能獨領一軍。
袁紹大怒,心道這不是打我臉呢嘛,自然不聽,這就是虛榮,愛面子。
又如官渡之戰(zhàn)時,兩軍對壘的戰(zhàn)術,麾下謀士又出計讓袁紹派兵偷襲曹操,袁紹不聽,心道,我兵力是曹操十倍之眾,還用搞什么偷襲?贏了也不光彩,我就要堂堂正正的打敗曹操。
又如官渡之戰(zhàn)的戰(zhàn)略,田豐,沮授說曹操厲害,用兵如神,讓袁紹別跟曹操硬拼,跟他拖上幾年曹操不攻自破。
袁紹又怒,還敢打我臉,曹操算是東西,想當年在洛陽城內就是我的一個跟班小弟,現在翅膀硬了,還想跟老大哥動手,我必須教育教育他,讓全天下人都明白,當年他是我的跟班小弟,不論何時,他都斗不過我。
袁紹多謀之輩,豈會不知其中利害,只是他不愿意那樣做而已,袁紹不是無謀,只是他的本心不想那樣做而已,就如同放了郭嘉一樣,他不想殺郭嘉,他想堂堂正正的打敗郭嘉,他要讓全天下都知道,論智謀,你郭嘉比不上我袁紹。
官渡之戰(zhàn)時袁紹與曹操都是什么情況,簡單的說一下。
袁紹占領河北四州(可以找個地圖看一下地形),能進攻袁紹的只有中原的曹操,而曹操當時的兵力又遠不如袁紹,曹操自然不敢強攻。
反觀曹操,身處中原,四戰(zhàn)之地,西有西涼軍,南有劉表,江東還有個孫策虎視眈眈。
袁紹等的起,曹操等不起,不論是孫策,劉表,還是西涼有變,他們只能攻擊曹操來謀取地盤。
若中原有變,袁紹在揮軍南下豈能不勝?
只是袁紹不愿如此,他只想堂堂正正的打敗曹操,這就是他的道,他要證明給所有人看,我袁紹才是最厲害的,這就是他的本心。
又如呂布,當年跟著丁原混,丁原對他也是恩重如山,呂布這廝為了他的錦繡前程,為了他的榮華富貴,手起刀落就給丁原斬了。
后來又跟董卓混,一看董卓大勢已去,手起刀落又給董卓斬了,第三次拜王允為義父。
后來呂布割據徐州,跟曹操干了一場,最后被擒,又要拜曹操為義父。
他的道是什么?為了利益不擇手段!
義父丁原能讓他擁有錦繡前程,那就手起刀落。
義父董卓能讓他擁有錦繡前程,那就手起刀落。
他的本心就是不擇手段謀取所有利益,也可以說是他做人沒有原則。
如同一些出賣靈魂,出賣肉體認了各種干爹而換取金錢的人又有什么不同。
讀歷史到什么程度算是入門?
等明白了歷史上所有的人物都沒有對錯,這才算入門,不止是歷史,現實中也是一樣。
呂布沒做錯,至少他認為,那些四處認干爹的也沒做錯,至少他們認為。
這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對錯,只不過每個人的思想不同而已。
在比如說賈詡,他的道是什么,他圖什么,他只求自保而已,但是他為什么出毒計讓李傕郭汜攻入長安?
最后是成功了,但是賈詡得到了什么?只不過是能活命而已,李傕郭汜要給他富貴榮華,要給他權勢滔天,他并沒有接受。
他要的僅僅是一展胸中所學。
想想一個寒門子弟,苦習文韜武略幾十年,終于有一天能一展胸中所學,更能左右漢朝的氣運,天下的局勢,一言之間血流漂杵是何等的意氣風發(fā)?
他只求在自保的前提下展現胸中所學而已。這便是他的道,他的本心。
又如關羽,當年被曹操生擒,曹操封他漢壽亭侯,賞赤兔馬,如此厚待,最后關羽毅然決然的千里走單騎投奔大哥劉備,他的道,他的本心就是一個義字。
高官厚祿,榮華富貴,非關羽所圖,天下間不是所有人都重利益,總有些人超然于世。
就如同戰(zhàn)國四大刺客,他們都是為了利益嗎?
在如同歷史上的郭嘉,本來就有病痛纏身,自己都清楚不能去江東和北方,若是去了必死無疑。
但是每當曹操問起郭嘉該不該打荊州的時候,郭嘉立刻大喊道,打!必須打荊州,這個地方太重要了。
后期的遠征烏桓,所有人都準備罷兵,曹操又問郭嘉,該不該追?
郭嘉當時已經病重,立刻大喊道,打!此刻不打以后想要取勝便難了,必須要打,郭嘉身帶重病親自跟隨曹操遠征烏桓,圖的是什么?
為的是什么?利益嗎?還是什么?
突然之間水了這么多,寫的更是跑題了。
看到書友留言說主角越到后期越顯得腦殘了,唉。
我只是想說每個人的思想都不同,每個人想要的也不同。
何況每個人的思想都是在變化的,每個人現在的思想不可能跟十年前一樣,自己連自己都不了解,又如何能了解別人呢?
連別人都不了解又如何能說別人是腦殘呢?
如果說郭嘉現在是行為是腦殘。
那么曹操算不算腦殘?袁紹算不算腦殘?呂布算不算腦殘?賈詡算不算腦殘?關羽算不算腦殘?
只不過每個人想要的不一樣罷了,唉。
難道非要郭嘉委曲求全跟袁紹套近乎才能全身而退么?直接跪地磕頭認個干爹豈不是更安全,只不過我寫的郭嘉做不到,我寫的郭嘉面對如此局面,已經做到最好,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