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世民繼位之后開始實施了間日朝的制度,也就是每隔一天上一次早朝。
其實在隋朝之前,或者應(yīng)該說是在李世民之前,四品一下的官員都是不上朝的,但李世民得位不正,一心想要改變自己給百姓留下的形象,所以就改了很多的東西。
這早朝官員的品級也是改變中的一項。
太史令不過是個小官,雖然說是司掌天象變化,但其實基本上就是做一做記錄這種雜事,通過天象預(yù)測天氣這種事情一般都是五官正負(fù)責(zé)的。
五官正,春夏中秋冬五個時間段,一共五人,一人負(fù)責(zé)一個時間段,官職為正五品上,是姜云志的頂頭上司。
上早朝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凌晨不過四五點就要起床,然后穿過大半個長安城去上早朝。
本來這個新家里長安城挺近的,如果從金光門走的話很快就能到達(dá)皇宮,但奈何走不了。
在古代是有宵禁制度的,凌晨四五點還是宵禁的時間段,就算有早朝也只開朱雀門,所以姜云志需要繞道而行。
在太極殿上早朝已經(jīng)成了過去,現(xiàn)在太極殿還屬于李淵,之前只不過是為了封賞在渭水一戰(zhàn)中有貢獻(xiàn)的人才暫時的讓了出來,現(xiàn)在李世民還是需要在東宮上朝。
這是姜云志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上早朝,上次他上朝只不過是為了去受封的,這次才經(jīng)歷了完整版的早朝。
怎么說呢,和他想象中的早朝有很大區(qū)別。
他對早朝的印象主要來自于后世的小說和電視劇,在他的印象里上早朝時百官應(yīng)該在大殿里等著,手里拿著個板子,等皇帝出來后三呼萬歲,然后就開始上奏那些國家大事。
什么這里旱災(zāi)啦,那里水災(zāi)啦,誰誰誰貪墨啦,哪哪個國家寇邊啦等等等等。
但實際上呢?
在崇教殿外等了一會兒,內(nèi)侍出來通知百官開始上朝,然后百官拿著小板板進(jìn)入崇教殿,到這里一切都和姜云志想象的差不多,但是進(jìn)入崇教殿之后他就懵了。
這上朝,還有椅子坐?
事實上還真是這樣,在隋唐時期,大臣上早朝的時候都是坐著的,直到宋朝的時候才改為站著上早朝的。
除此之外早朝的內(nèi)容也讓姜云志很是吃驚。
不說完全和軍國大事沾不上邊但也差不多了,整個早朝全程就直說了渭水之戰(zhàn)戰(zhàn)俘和頡利南下是侵?jǐn)_的那些百姓問題還算是軍國大事,其他的根本就不沾邊。
什么昨個哪里哪里的誰誰誰殺人了,手段及其殘忍,建議應(yīng)該判決什么什么刑罰之類的都要拿出來說說。
這讓姜云志有點兒崩潰,他是真的沒想到早朝是這個樣子的。
本來按照程序李世民每天都要過問天象的問題,或許是考慮到姜云志還沒有走馬上任,所以今天就沒點他,不過還是點了欽天監(jiān)見證來回答。
好不容易捱到了退朝,姜云志剛出崇教殿的大門就被內(nèi)侍給喊了下來。
圣人召見。
得,也不用去欽天監(jiān)走馬上任了,頂頭上司有啥用,也抵不過大老板的召喚啊。
“見過陛下。”進(jìn)了光天殿,姜云志低著頭見禮。
“免禮,坐?!崩钍烂耦^也沒抬,依舊在處理著面前的奏章。
姜云志多少有點兒無所適從,只得是依言坐在了內(nèi)侍搬過來的凳子上。
話說這點也是麻煩,這個時期沒有那種太師椅,都是凳子,坐時間長了會有些累。
過了好一會兒,李世民才處理完他面前的那張折子,然后抬頭揮了揮手,讓內(nèi)侍和宮女都退下了。
“聽說昨日你與父皇說你還會很多東西?”李世民一開口就讓姜云志嚴(yán)肅了起來。
他知道,今日李世民就是來檢驗成果的,檢驗他昨日放縱的成果。
“自是可以的,鐵都可做成刀槍劍戟等各種兵器,這火藥自然也可以做成不同類別的武器?!?p> 很驚訝李世民沒有提及昨日他口無禁忌的事情,但姜云志還是老老實實的回答著。
這關(guān)系到他以后的路。
“那你說說看,都能做成什么?”李世民似乎是來了興趣。
“條件有限,臣也不敢隨便夸下??冢钌倏梢宰鰞煞N,其中一種比較簡單,但另一種比較復(fù)雜?!?p> “簡單的說一下。”李世民放下了手中的毛筆,做出了一副傾聽的模樣。
“第一種是類似于拋石車的武器,不過差別在于拋石車拋射的是石彈,但它射出的可以是金屬彈丸,威力能夠更打一些?!?p> “這種武器可以用于攻城,能夠?qū)Τ情T甚至是城墻造成可觀的傷害,不過缺點也有,那就是在射程上不如拋石車,頂多是難分伯仲。”
“第二種武器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一些,不知陛下可曾聽說過諸葛連弩?”
“嗯,你繼續(xù)?!崩钍烂顸c了點頭,言簡意賅的回應(yīng)了姜云志的話。
“臣說的這種武器有點兒類似于諸葛連弩可以連發(fā)數(shù)箭的特點,不過可以更多一些,達(dá)到五十甚至是上百支箭同時發(fā)射。”
“這種武器的優(yōu)點在于只需要三到五個士兵就可以同時發(fā)射如此之多的弓箭,但缺點在于填裝速度慢,威力強(qiáng)于弓箭但弱于弩箭。”
“至于穿甲能力還尚未可知,因為臣也沒有制造過,更沒有試驗過,也沒有聽人具體描述過?!?p> 聽姜云志仔細(xì)的分析過后李世民陷入了短暫的思索之中,隨后就抬起頭看向了姜云志。
“你是怎么得來的這些東西?是聽來的還是見過?對于成功你又幾分把握?”
姜云志在詳細(xì)問題上說的有些過于模糊了,這讓李世民很沒有信心,但得益于鐵殼炮彈的成功還是讓他決定先開口問問。
“都是在書中看過的,不過陛下可以放心,第一種武器要稍稍難一些,可能需要時間,但是第二種武器很容易成功。”
“如果順利的話,或許一旬到一月時間內(nèi)就可初見成效。”
“此話當(dāng)真?”得到了姜云志的確定之后李世民明顯激動了起來。
他是個馬上皇帝,對這些東西自然要更加敏感一些。
“自是當(dāng)真,但是還需要人配合,畢竟有些東西是需要工匠來做的,這個臣并不熟悉?!?p> “那好,你別去欽天監(jiān)了,去將作寺找閻立本!”
李世民一拍桌子,很是草率的就讓姜云志換了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