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明朝:為天地立心

第六四章 第二次出山

明朝:為天地立心 半百老公子 1955 2022-08-21 21:00:00

  青田山村

  劉基在書房里,看著朱元璋送來的信函,這次有兩封,第一封大略概述目前情況。

  兩年前龍灣大戰(zhàn)后,自己建議的軍隊組建方式,目前已有了進展,其中最重要的「火軍」配備,雖然有火銃的簡易制作圖紙,但先前找不到制作的工匠,只好暫時擱著。

  去年金華事變,得知金華府這邊正在試驗七玄弩,因攻守具備,且殺傷力強悍,威力巨大,才會引起苗將劉震、蔣英等人的覬覦,造成胡大海及耿再成等遇難。

  而制作七玄弩的工匠、王山,后來已找到,但因七玄弩害死他的「恩公」胡大海、王愷等人,所以誓死不再打造七玄弩,且他在事變中,已毀了所有的七玄弩,此事讓手下將領(lǐng)們都覺得甚是可惜。

  不過王山愿意嘗試制作火銃,目前據(jù)說已有進展,信上說自己提議的「火軍」,未來有機會成軍了。

  另外,未聽自己勸說,出兵安豐救回小明王韓林兒,以及傷重的大宋丞相劉福通,已正于滁州建造宮舍安置。

  劉基看了第一封,略思考一番。

  火軍若能順利組建完成,可讓朱元璋軍隊的實力大增,而這個王山,過去聽葉琛說過,是寫過《農(nóng)書》王禎的后人,王禎當縣令時提倡農(nóng)業(yè),改良了許多農(nóng)具。

  可能也是個「墨者」,其后人耳濡目染,難怪對手工具、機械那么了解,那么有興趣。

  而七玄弩若是如信上所言,攻守具備、威力巨大,朱元璋及各將領(lǐng)們怎么會放過此等戰(zhàn)爭利器。

  「誓死」不再做七玄弩,對王山來說可能是決意報答胡大海、王愷,但朱元璋難道就這么放任他「誓死」不做?其他人難道就放過他不再做?

  對于朱元璋等人未再強逼王山,主因胡蝶;因幼小的胡蝶,曾聽母親嚴蝶常提到王山,對王山多有好話,小孩子本就容易產(chǎn)生好感,所以在避難的這段時間,與王山感情很好。

  而胡大海為朱元璋、為大家,已至絕后無嗣,知道胡蝶是胡大海長子胡三舍的遺腹子,唯一的后人,雖是女童非男性,但也多深表同情,況且王山愿意嘗試制作威力更強的火銃,所以也就不愿再多加為難。

  對于未強逼制作「七玄弩」,劉基并不知其中緣由,認為未來有機會再詢問探究。

  看著信末的「仁義之師」,心里倒有些莫名;安豐之役本是要避開,現(xiàn)在的「仁義」,以后可能變成「無義」、甚至「殘忍」,演變?yōu)楸仆嘶驈s君,以后再說吧!

  最后,另一封則是情文并茂的信,簡單地說要自己盡早回去,最好現(xiàn)在就回建康!

  劉基看了看,這是宋濂寫的嗎?朱元璋雖然很努力地求知練文,但應(yīng)該還無此造詣。

  信上說陳友諒傾全國之兵,攻打洪都城,迫切需要自己的協(xié)助。說自己為人子盡孝,是本分應(yīng)為之事。但在此戰(zhàn)時,若能讓更多的子女,也能回鄉(xiāng)盡孝,更是大孝云云。

  幾個月前,觀看「山河形勢圖」變化時,便擔憂戰(zhàn)事可能提前爆發(fā),先前煩憂的事,還是來到。

  ………

  劉太夫人富氏之墓

  劉基此時跪在母親墓前,回想三年多前,在冷謙要求下所卜筮的卦:「謙」卦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劉基嘆了口氣:「唉!『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徽f的便是現(xiàn)在嗎?」

  輕聲地又說:「母親前年離去,便是上天要我不要因戰(zhàn)事順利,聲望過于『滿盈』,故意讓我離開權(quán)力中心,損害了『盈』便能有福報,便是『福謙』。」

  「唉!是我拖累了母親,要不是我決心去完成自己的『大志』,也不會讓母親過逝,而無法在旁照顧,無法見母親最后一面,甚至無法幫母親入殮…」說著想著,紅著的眼眶又不禁地流下了淚。

  忍不住眼淚,忍不住傷心,在墓前又不住磕著頭。

  失聲道:「娘,是孩兒對不起您?。∈呛簩Σ黄鹉 ?p>  劉基又是忍不住的傷心與難過,好一陣子心情才略有平息。

  劉基仍是跪在墓前,心情略平靜后,心想著:「自回鄉(xiāng)以來,朱元璋已來信多次,此次更是直接要我出山協(xié)助,彖曰『人道惡盈而好謙』,是上天諭示如今不要再過于堅持,會讓朱元璋認為自視過高,借題發(fā)揮,三請四請還不回來,適時出山協(xié)助,才會有好結(jié)果,便是『好謙』!」

  劉基心想,母親含辛茹苦的養(yǎng)育自己,終究未能守喪期滿,善盡孝道,是自己不孝,只能將來再彌補。

  劉基知道,朱元璋是個能體察時勢、善謀能斷的領(lǐng)導(dǎo)人,但也是個會記仇的人,時勢讓他愿意屈下禮賢,現(xiàn)今若不出山協(xié)助,難保未來可能會有報復(fù)。這也是〈謙〉卦的最終含意,「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共拍艿靡陨平K。

  看來謙卦爻辭的初六、六二所示,應(yīng)該已經(jīng)應(yīng)驗。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聪蟆担褐t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六二,鳴謙,貞吉。〈象〉: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此次再出山,會應(yīng)驗的是九三爻辭。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聪蟆担簞谥t君子,萬民服也。

  或許,此時陳友諒傾全國之力而出,已成兩軍決戰(zhàn)之勢,成敗的重要關(guān)鍵,確實該出山幫朱元璋一把,讓大局早點底定,否則戰(zhàn)事拖延,也只是讓生民百姓持續(xù)遭到兵燹蹂躪。

  劉基望著母親的墓,望著遠方的天際,心里已默默決定。

  母親,請暫時原諒孩兒,等此次戰(zhàn)事略為平歇,孩兒再回來看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