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明朝:為天地立心

第十一章 筮卦

明朝:為天地立心 半百老公子 2168 2022-01-13 21:00:00

  劉基略為詫異,回道:「小弟未來的命途?」

  冷謙道:「對,你的命途!」

  劉基笑道:「冷兄是擔心會有什么不測?還一副正經(jīng)地要小弟卜筮?!?p>  冷謙道:「張三豐,是一回事;你,是一回事?!?p>  劉基道:「冷兄是怕小弟的志向未達嗎?」

  「既然,冷兄有疑慮,心中有疑,卜筮也好;小弟倒也想看看,未來會如何發(fā)展?是否最終能否達成一生志向?」

  冷謙道:「大事,沐浴凈身。」

  劉基笑道:「早上也是要卜筮此事,就特別早起,沐浴凈身過,本來正在書房靜心,調(diào)整心思準備卜筮,是聽到冷兄琴聲才急著先出來,冷兄要跟小弟回寒舍卜筮嗎?」

  冷謙道:「此處,易與天地交融?!?p>  劉基道:「此處?青田洞天,因為洞天福地嗎!」

  「也是,這里確實能夠感覺到,似乎天地之間充滿了靈氣?!?p>  劉基感受整個環(huán)境令人神清氣爽,隨即四處看了一下,道:「不過少了張桌子,卜筮大事,如此不夠虔敬?!?p>  冷謙道:「小童去取,你先靜心。」

  劉基聽了后說道:「剛才還來不及問冷兄的童子在哪?原來被派去辦事了,也好,先靜心才是?!?p>  說完盤腿靜坐,先眼觀鼻、鼻觀心、隨即閉目養(yǎng)神,專心一意,默想著自己為達成一生的志向,此時出山的未來。

  劉基曾與冷謙說過村內(nèi)簡單的陣法,到了青田洞天后,冷謙自己的古琴雖攜有琴架,可若四仙過來后,要辦事可能還是需要桌子;況且,原本也要劉基卜筮,所以到后,便先讓童子去請劉基,沐浴凈身,以及帶桌子及卜筮用具過來。

  沒想到小童受冷謙指點后,對村子的陣法仍不甚理解,在村外頭徘徊了許久,最后才由正要進村的村民,領(lǐng)去劉基家找劉基,此時劉基早已外出尋冷謙。

  等童子告知劉基的家人來意后,才再由劉基家處帶著物品,回到青田洞天;這一耽擱,四仙已經(jīng)做好「山河形勢圖」,且眾人交談甚久,都離開了。

  不久,小路上出現(xiàn)兩個童子,只見一個是看起來約莫有十七、八歲的少年,扛著一張桌子,另一個是約莫十歲左右、還綁著辮子的一女童,則提著一小袋物品,邊走邊談的走了過來。

  冷謙見了指示道童,先收好古琴、擺穩(wěn)桌子,等待劉基靜心平息結(jié)束。

  劉基覺得心平氣和,神智清朗,睜開了眼,看見一男一女兩童子,少年對劉基作揖。

  劉基道:「冷兄的童子長大了,和幾年前拔高許多?!?p>  二、三年前劉基去拜訪冷謙時見過男童,那時臉上還有些稚氣,現(xiàn)在已是少年郎了。

  接著說:「小九妳怎么也來了。」

  女童很活潑地說:「這位哥哥說大伯準備筮卦,是幫大伯您拿筮卦用品過來的?!?p>  劉基笑了笑,對著這小一輩里,排第九的小侄女說:「好好!謝謝小九?!?p>  說著接過袋子,拿出一盒蓍草,平神靜心的放在桌上。

  冷謙為避免影響卜筮,帶著兩童到旁邊,也不觀看,讓劉基一人靜靜的拿著蓍草,推演大衍之數(shù)。

  雖然劉基卜筮已很有經(jīng)驗,不過心里仍滿懷誠意及敬慎,依照《易經(jīng)》系辭上,先圣孔子所寫的大衍之數(shù),慎重地推演起來。

  「大衍之數(shù)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五十支蓍草先取一支放在前方,代表太極。

  「分而為二以象兩」:剩下的四十九支分為兩堆,象征兩儀;因劉基記性很好,擔心自己看過會影響卜筮,所以先行閉目后,再略分兩堆。

  「掛一以象三」:從其中任何一堆隨意取出一支,掛于食指與中指間,象征三才,「三」也意謂之后過程中的三次變化。劉基此時仍閉目取一,避免眼睛觀看后,略知兩邊的支數(shù),而有意地按自己意念選邊取。

  「揲之以四以象四時」:在兩堆分別以四個計算,以象征四時。

  「歸奇于扐以象閏」:「奇」是余數(shù)的意思,從右手堆開始,四個四個算,余下的蓍草夾于無名指和小指間,以象征四年一閏,再算左手堆,剩余的夾在中指和無名指間。

  「四營而成易」:經(jīng)過剛才「分二、掛一、揲四、歸奇」四個步驟,即為?四營?,四營而成易,「易」者變也,也就是四個步驟為一變。

  「十有八變而成卦」:三變得一爻,乾坤八卦每卦有三爻,《易經(jīng)》將八卦上下相迭而成六十四卦,所以每一(六十四)卦須有六爻,一爻三變,總共需十(有)八變后,而得一卦。

  第一變指間共掛了九支,剩余四十,做第二次「四營」,第二變指間掛了四支,剩余三十六支,再做第三次「四營」,第三變指間也掛四支,最后剩下三十二支。

  五十支蓍草經(jīng)過三(變)次「四營」后,剩三十二支,最后應(yīng)四年一閏,再除以四得有八閏,即劉基第一爻的筮數(shù)為八。

  其實以劉基此類正氣凌然的儒家,內(nèi)心本就中正不偏,所以在「分二」時,雖避著眼睛也不經(jīng)意地差不多對分,以致三次四營的結(jié)果,會有指間掛九、四、四的支數(shù)出現(xiàn)。

  劉基記憶很好,不用寫在紙上,花了小些許時間,經(jīng)過了十八變后,得六個筮數(shù)依次為八八七、八八八,只有第三回合在「掛一」時略有偏頗而得七,余五回合皆得八。

  八為偶數(shù)、為陰,記為兩小橫畫「--」符號,代表陰爻;而七為奇數(shù)、為陽,記為一長橫畫「—」符號,代表陽爻。

  前面三數(shù)由下而上為陰(八)陰(八)陽(七),為乾坤八卦中的艮(山)卦,放在下方為下卦;后面三個八,連三個陰爻,為乾坤八卦中的坤(地)卦,擺在上方為上卦,上下卦相迭合并,便筮得六十四卦的一卦。

  由于對《易經(jīng)》內(nèi)文早已了然于胸,立即知道是六十四卦中的第十五卦「地山謙」。

  亦即由上卦坤(地)卦迭在下卦艮(山)卦,坤艮即「地山」,排在易經(jīng)六十四卦的第十五。

  劉基隨口道:「十五,謙?!?p>  冷謙遠遠在旁聽了,詫異地道:「死吾,謙,老弟咒我?!?

半百老公子

補充:   《易經(jīng)》系辭上傳   大衍之數(shù)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于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后掛。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shù)也。   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