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地面三十余丈的高空上,一道青色遁光快速往西面而去。
遁光中一名身穿青衣,眉清目秀,嘴角含笑,年若十七八歲的青年,正腳踏一把長若三尺晶潤如玉般的長劍,此人正是陳三。
感受著清風拂過臉龐的感覺,即使在長老弟子訓練場中練習許多遍,現(xiàn)在再次駕馭法器御空而行還是心中激動感概不已。
以現(xiàn)在陳三現(xiàn)在體內(nèi)擁有的靈力來說,支持溫玉劍這種上品法器在空中勻速而行,至靈力耗盡的時間來說也只能勉強支持半個時辰。
陳三可不敢把靈力耗盡才停下踏步前行,每次都是三刻有余便降下地面,而后在前進中慢慢恢復靈力,小心使得萬年船嘛。
其實陳三也有青云門所發(fā)的專用飛行法器,靈力消耗也是很低,以陳三的靈力駕馭能保持近一個時辰左右,可惜速度太慢,一個時辰才只能飛出一百余里,而溫玉劍可是能一個時辰飛行達到三百里出頭,若是全力駕馭,速度能達到五百里左右。
而開光期修士的靈力儲量也不是很高,陳三靈力全部消耗精光,原地打坐修煉也只是不到一個時辰后便能盡復。
而選擇徒步而行,待其自然恢復靈力,也只是三個時辰左右。
陳三就是這樣一邊御空而行順便練習飛行技巧,一路在地面穿山過水,欣賞山林景色,偶爾還能遇到比陳三更早出發(fā)的同是兩年休假趕回家中探望親人的同城同門弟子。
這些同門弟子雖然驚訝于陳三法器厲害,但本來就對陳三聲名厭惡,加上兩年前回門之時陳三的懦弱怕死舉動,更是對他毫無好感,被陳三趕上之后都是紛紛裝作不見或者不予理會,招呼都不打。
見到此景,陳三也不以為意,只是輕笑一聲后便自顧自的該走該行。
修仙者體質(zhì)異于常人,數(shù)日不休息實屬常事,陳三從青云門上午出發(fā),四日后清晨便已出現(xiàn)在了甘城東城門外。
漫步在熱鬧繁榮的街道上,看著毫無改變的環(huán)境,陳三重溫起這些熟悉的景致來。
天上偶爾飛過一道遁光,引得城里居民紛紛驚呼贊嘆不已,那是陳三同門同城弟子的遁光。
本想也這樣風光無限般御空進城的陳三,不料在快接近甘城時,體內(nèi)靈力處于不上不下的樣子,飛吧,到了城門口便靈力耗盡,不飛吧,降落地面又要走太久。
思前想后,陳三靈力耗盡,遁光落在城外不遠后便邁步走向城門。
嘖嘖。不愧為練家子,這凹凸有致的身材,這吹彈可破的玉肌…哇!這也太豐滿了吧?看裝扮,好像是本城之人,不知道是誰家閨女呢?當年真是走漏眼了。
本性難移啊,漫步在城中的陳三雙眼不住隱蔽地往街上的青春少艾掃去,修仙者優(yōu)于常人的視力使陳三看得是大呼妙哉。
在青云門的兩年時間內(nèi),雖然休息不多,但是青云門就那么一點弟子,陳三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間也都看了個大概,雖然不乏容貌標致身材傲人的女子,可是誰家孩子只會老吃一樣菜?久而久之,陳三也有點膩味了。
畢竟陳三雖然猥瑣,卻不淫賤,很多時候都是抱著大飽眼福的心態(tài)去瞧別家女兒的。
重溫著當年的熟悉感覺,加上開光后強化過的體質(zhì),陳三是看得津津有味,不經(jīng)不覺間便已行到陳府所在大街之上。
還沒走近府門,一名探頭東張西望的陳家下人便發(fā)現(xiàn)了陳三,一愣之后,再仔細睜眼辨認了一下,確認是陳三無誤后,便大聲喊道:“真的是陳三少爺,三少爺回來啦,三少爺回來啦。”說著,便噔噔跑回了陳府稟報而去了。
陳三愕然,那名下人前腳剛邁進府門,兩個熟悉的身影便踏出府門向陳三迎來。
一名護院打扮,身材壯實,下顎處留有一束短須的中年人,不消想,便是王貴,陳家的總護院,也是陳府的管家。
另一名小廝打扮,容貌敦厚,正是與陳三幼時一起長大,情如手足的貼身小廝小五。現(xiàn)在的小五比起陳三離家前少了一分少年的輕浮,多了一分成人的穩(wěn)重,畢竟小五已是雙十之人了。
王貴迎著陳三走來,臉上洋溢著發(fā)自內(nèi)心的笑容,笑道:“看,這不是我們陳府陳三少爺嗎?果然讓少夫人猜中了,我們的三少爺?shù)拇_是一個孝道之人。這不,仙門的兩年期限剛剛過幾日,三少爺便回來了。”
落后半步王貴的小五,也是與王貴一般樣子說道:“嗯嗯。而且看來我們的陳三少爺已經(jīng)從城門處一路禍害回家,這修煉還真是修得是品行高尚啊?!?p> 陳三苦笑上前向王貴一躬身道:“王叔你們就別取笑我了,不知現(xiàn)在家中近況如何,大娘身體可好?”
王貴一把抓住陳三手臂,拉著他往陳府走去,“這兩年陳府都很好,沒有什么大事發(fā)生,大夫人身體還是以前一樣,并沒有惡化。好了,快些進去吧,老爺夫人們都等急了。”
王貴拉著陳三和無小五邊走邊說,把陳府這兩年近況說了個大概。
一路上,陳府下人東奔西走,忙里忙外個不停,見了陳三等人都是恭敬打個招呼后便忙去了。
到了陳府主大廳前,王叔便留下陳三,和小五辦事去了。
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一下心中的激動,陳三邁步走進了大廳。
一切如以前那般模樣,陳沖身坐主位之上,兩位夫人分坐兩側(cè)。
陳沖微笑望著自己的三子,一副心滿意足的神情。兩位夫人中,李氏眼眶微紅,譚氏卻已是眼淚撲簌簌的往下掉了,少言的她在陳三見過禮后便連忙起身道:“三兒,快過來,讓娘看看你這兩年受苦了沒有?!?p> 看著兩年之后長高了半個頭之后的陳三,譚氏只能仰著臉,淚眼婆娑道:“嗯。很好,我的三兒又長高了,身體也壯實了點,看來那仙派并沒有讓你多受苦?!?p> 陳三也是感動道:“姨娘,三兒這兩年過得很好,勞煩您掛心了,您先坐下吧。”
陳三扶譚氏坐下后,旁邊的李氏接道:“妹妹,三兒是去學仙家法術(shù),這身體啊,只會越來越好,那像我們凡人,防不得病痛,也受不得勞累?!?p> 陳三聞言,伸手往腰間一抹,一個小瓶浮現(xiàn)掌中,對譚氏說道:“大娘,這是一瓶玉露養(yǎng)元丹,可治百病,無病之時服用也能延壽并能防御病痛,只需一顆,便能讓大娘隱疾全去,從此不受病痛折磨。”
陳沖看著譚氏接過靈丹把望,疑惑道:“這玉露養(yǎng)元丹我也有耳聞,據(jù)說是仙派立功之人或者完成門內(nèi)任務所得,很是珍稀難得,三兒你是如何得到的?”
兩位夫人頓時心中一緊,緊緊盯著陳三。
陳三連忙解釋道:“此丹乃師尊所賜,讓孩兒借花敬佛而已,并不是孩兒辛苦所得,兩位娘親大可放心。”
甘城中也有修仙者,那么也會有這玉露養(yǎng)元丹的傳聞。
據(jù)陳沖所聞,此丹雖然對修仙者無多大效用,對凡人卻是靈丹妙藥,但是其難得珍稀程度很是大得很。
甘城的早幾代被招入青云門的修仙者中,最早能拿回此種丹藥的人,至少都已是入門十年有余,甚至入門數(shù)十年才能拿回此丹之人也不是沒有,足見此丹之珍貴。
陳沖正室李氏一向體弱,到側(cè)室譚氏有所出之后,才為陳家再添了一子,便是陳三二哥陳文。譚氏產(chǎn)出陳文后,身體更是虛弱,一到節(jié)氣反復的時候,身體便經(jīng)常染上病痛,看得陳沖是心痛不已。
為此,陳沖是瞞了家人,備了重禮上訪這些仙人家屬,希望求得一顆靈丹,好讓愛妻不再受那病痛之苦。
可惜,這些家屬在家里仙人名頭下,要不早有權(quán)貴結(jié)交,要不便是家中仙人已幫他們謀得不菲身家,即使陳沖許諾半份身家,他們也是不肯割讓一顆靈丹,使得當年的陳沖是自責不已,怨嘆自己不能為愛妻分擔苦痛。
現(xiàn)在陳三如此短短兩年時間便能拿回此丹,不由得陳沖不多想了。
看了一眼兩位夫人松了口氣的樣子,陳沖卻是轉(zhuǎn)頭看著陳三喜道:“你所稱的師尊莫非是青云門內(nèi)長老?”
陳三如實答道:“三兒的確有幸得到一位長老賞識收為弟子?!?p> “據(jù)知青云門長老收徒甚是嚴耿,你竟然有幸做得長老弟子,看來是天佑我陳家了。哈哈。”陳沖哈哈大笑起來。兩位夫人也是一臉喜色看著愛兒。
隨后,陳三被放下手上事務趕來的陳信夫婦以及小侄子三人和父母親足足嘮叨了近一個時辰到吃完飯后才放陳三回房休息。
回到走后依然有下人打掃得整整有條一塵不染的臥房,陳三盤腿坐下,隨手打出一道法決布下了一個普通的預警隔音禁制后,手一翻,一物浮現(xiàn)掌心之中。
一本書,一本無論書皮書頁都是純金所制,上面粘上了點點泥跡的金書。
看著書皮上凸起的幾個大字,陳三自語道:“《真壤凝罡決》,看來這便是那蝕日門長老遺留下之物了?!?p> 這等金丹期修士遺留下的寶物,陳三哪有不垂涎之理,早在回家途中經(jīng)過時,確認無人后,便在當年孟權(quán)墜落之處,一條清溪邊泥濘處一通亂挖,挖得一物后,連看都沒看清楚便塞進了儲物袋,匆匆離去。
“看那孟權(quán)臨死前也要把此書藏起的樣子,在加上我從師尊處偶爾得知的部分消息,此功法可能極其不簡單?!弊哉Z中,陳三慢慢翻開了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