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本義為光亮、明亮。
甲骨文“光”,上為火形,下為跪著的人形;小篆由甲骨文、金文演變而來,為上“火”、下“人”;隸楷文字由小篆演變而來,寫成“光”,火上部演變成“\I/”,下部分由“人”演變成“兒”。
甲骨文作為象形文字,其字形類似于物體形狀。人類點燃火焰,而火焰燃燒則發(fā)出光亮,這便有了甲骨文“光”的誕生。
從原始社會開始,它便見證了中國歷史的變遷,縱貫千年,歷久彌新。
隨著時代的更替,“光”的字形也有了一定變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它的主要內(nèi)涵并沒有發(fā)生變化。時代與時俱進,賦予了它新的內(nèi)涵。
“光”被人們賦予了“希望”的含義。
當(dāng)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yīng)的時候,光就有了形狀。他們認(rèn)為,“光”并不是不可見的,即便身處絕境,只要心懷希望,總會絕處逢生的。他們說,當(dāng)環(huán)境最昏暗時,火焰燃燒的光芒才最奪目。所以他們相信生活是有光的,你得跑起來,跑得遠些就能看見,總有一束光會打在你身上照亮前方的路。所以“光”就是“希望”!
“光”也被人們賦予了“救贖”這一含義。
對于身處困境的人來說“光”是救贖。生長在墻縫中的植物們是渴望陽光的,缺少了陽光它們就無法生存,為了汲取到陽光,它們用那小小的身軀沖破墻縫,只為得到那一點點光的照耀。對于怕黑的人來說“光”也是救贖。當(dāng)他們處于黑暗的環(huán)境時,會感到恐懼,只有當(dāng)黑暗慢慢褪去,當(dāng)公雞報曉,黎明慢慢到來,第一縷陽光灑進他們的房間,他們才能安心入睡,每一次黑夜的到來就像是對他們的折磨,只有“光”才能救贖他們。所以“光”就是“救贖”!
光還被人們賦予了“正義”的含義。
有人說“帶給我希望與溫暖的人,我稱他為我的光?!蹦敲礊槭裁垂庀笳髦x呢?我猜想是因為光是白色的,溫暖的,給人的感覺是美好的。當(dāng)你前面有陰影時,別怕,那是因為你背后有光。雖然制造無邊黑暗的是人心,但是釋放無限光明的也是人心。“光”會照出人的陰暗面,但是它也會帶來正義。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是它一定不會缺席。因為正道的光一直都在。我們會借著正義的光,看到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光”即正義。
“光”是希望,也是救贖,更是正義。
我們每個人都心中都有光,守住心中的一點光,心火才能不滅;堅信心中的期盼,舉止才能不錯;執(zhí)著最后的努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甲骨文“光”已經(jīng)度過了三千多年,但它卻毫不在意,因為它還有更長的路要走。但是對于不過百年光陰的我們而言,這卻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
所以讓我們在這有限的一生里活成自己希望的樣子,成為自己的“光”吧!

萬仙橙雨
愿我們都能成為自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