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山的,站在城市的邊角遠遠望去。
那是“山”。
“山”的三個豎道把山的連綿縮略起來,而它在最開始的樣子是一條連綿的三角。仿佛山在古人眼里就是連綿不斷的,悠遠不絕的,巍峨磅礴在那里。
俯視中國的地圖,從第一階梯的起伏,到青藏高原以西的莽莽大山。從江南的綿長,到大北方的龐然。從太白的四萬八千丈,到子美的一覽眾山小。山,在這里永遠的傳連不斷而又鎮(zhèn)守一方。
山把中國抱了起來,從喜馬拉雅山脈為環(huán)抱的中心將這個安寧的地方守護在懷里。里面則又是一層層的擁著,擁著這片安靜而又祥和的土地。
戰(zhàn)爭與這里無關(guān),災難與這里無緣,危險無扎根之地,饑荒無滋生之所。山就這樣用自己的偉岸庇護了這里的平靜。
山里有謠傳千里的山歌,山里有傳承不斷的書院,山里有隱世不出的德賢,山里有為人神往的田園。山里,蘊藏了我們長久而不斷的精神。它對我們的守護沒有局限在單純的物質(zhì)上,它更是我們精神的承載。
山在這片土地縱橫著,大度的把前人要留給后人的全都藏了起來。等待著拿著藏寶圖的我們翻閱著古書的拓本指著某一處的山腰說:“就是這里!”
在山的連綿里,是文化的傳連,一代代的,一輩輩的,把詩詞留到了今天,把詩經(jīng)傳到了現(xiàn)在。我看著“山”的敦實,品味著它的安然。
家國內(nèi)便是安定,群山挺然。
四境里源遠流傳,山勢連巒。
中國的山,總是守著這片土地,守著住在這里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