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人生模擬:從探花郎開始

第十章 一條路走到黑

人生模擬:從探花郎開始 安樂小弟 2465 2021-12-12 15:00:00

  云華推門而出,映入眼簾的便是許秀那張陽剛而略微木訥的臉,傻愣愣站著。

  “老師找我何事?”云華合上門,隨口一問。

  “不知?!痹S秀搖搖頭。

  “就找我還是?”云華追問。

  “就找你?!痹S秀語氣平淡。

  對于許秀的冷淡,云華點點頭,沒有多言,會意后便朝著博士廳方向走去。

  許秀、徐坤和自己三人,是在貢士考取進士前,在國子監(jiān)共同研讀時認(rèn)識的,皆是同一位老師下的學(xué)生。

  相當(dāng)于考研的時候,選擇了相同的導(dǎo)師,平日里也聚在一起學(xué)習(xí)。

  許秀和徐坤又比較熟絡(luò)一些,前者有些社交恐懼癥,沒有后者在其身邊活躍氣氛的話,就多少有些放不開,可以理解。

  博士廳,顧名思義,乃是博士所在廳所,也就是老師們的辦公室。

  云華輕車熟路來到了對應(yīng)的門口,進入一間陳設(shè)簡樸的屋子中。

  沒有金碧輝煌的裝飾,唯有文房墨寶點綴其中,四方掛以淡雅書畫,擺設(shè)樸素桌椅而已。

  儒家推崇勤儉,以奢靡為恥,這些大儒自然都能貫徹其中,故整個國子監(jiān),沒有半分浮華的氣氛。

  此時,一名兩鬢斑白,鶴發(fā)仙顏的白袍老者,雙手負于身后,眼神微睱,已經(jīng)靜默許久。

  此人,名為鄭玄,字康成,乃是國子監(jiān)的司業(yè),三品“立命境”的大儒。

  十五年前,儒家勢微,大夏王朝經(jīng)歷長安之亂后百廢待興,鄭玄便是當(dāng)時推行儒術(shù),以喚起新生代力量來復(fù)興大夏,著名的“推儒運動”的起頭人之一。

  自那之后,僅僅用了十?dāng)?shù)年,便使儒學(xué)脫穎而出,成為了大夏正統(tǒng)思想。

  同時,鄭玄亦是十六年前長安之亂時,將云華救下,帶回國子監(jiān)之人。

  雖然和云華有相同遭遇的人不少,他只不過是鄭玄這么學(xué)生的其中一員,說不上關(guān)系多親密,但云華是對其抱有感激之情的。

  言歸正傳。

  察覺到有人進入后,鄭玄眼神微開,平淡道:“方華來了?!?p>  方華是云華的字。

  方指儒家諸多事宜,本名華,象征光輝,組合起來,寓意為剛正不阿、意志堅定、志在四方、光輝燦爛。

  不過,很少人這么稱呼云華,因為聽上去像女人的名字。

  云華一臉恭敬,拱手作揖:“老師,讓您久等了?!?p>  “嗯?!编嵭?yīng)了一聲,也不廢話,直接進入正題,“方華,先前你苦讀之時,我從未問過你對未來的規(guī)劃,如今考取了探花,我問你,你今后該可去何從?”

  剛好,問到了云華先前才剛剛思索完畢的事宜。

  脫口便是回應(yīng)道:“學(xué)生打算前往翰林院編撰?!?p>  言簡意賅。

  編撰這個職位,相當(dāng)于皇帝的秘書,主要負責(zé)編修本朝的歷史,記錄當(dāng)朝的實際情況。

  三鼎甲皆有機會授予這個官職,只不過略有差距。

  狀元官居從六品,而其余兩人則是正七品,前者是正經(jīng)的編撰,后兩者稱為編修。

  從六品和正七品,這個官品聽上去似乎不算太高,畢竟其余二三甲進士的起點至少都是從七品,也不過相差一個半個官品罷了。

  但是。

  三鼎甲和普通進士的區(qū)別,不在于起點,而在于終點。

  普通的進士若是直接當(dāng)官,大部分很難步入朝廷中樞,成為高級官員。

  三鼎甲則不同,進入翰林院做著清閑的修書記錄工作,學(xué)習(xí)亦不會間斷,自身活力保持完好。

  況且,翰林院編撰的職位比較接近皇帝,升遷的機會比同榜者快。

  科舉制度之下的丞相,基本上都是翰林院出身,故翰林院素有“儲相”之名。

  云華饞的不是升遷能有多塊,而是翰林院編撰這個職位,雖然官小,卻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得罪的。

  不小心把他們得罪了,就有被釘在歷史的恥辱墻上的風(fēng)險,皇帝也不能例外。

  進入其中,何珺和趙泰想找自己麻煩,那可就不是這么簡單的事情了,做事起來也能順心如意一些。

  得到云華的答案,鄭玄不算意外,新晉的三鼎甲,通常有三條路可選。

  其一,便是翰林院編撰,順風(fēng)順?biāo)呦氯ィ绕鸪磐砦宓墓珓?wù)員還要輕松。

  其二,直接踏入官場,在朝堂之上廝殺,能走多遠看造化,這條路,油水比較足。

  其三,回到國子監(jiān)繼續(xù)進修,有官無職,運氣差的話,做一輩子的教書先生,運氣好的話,成為名滿于天下的大儒也不好說。

  大多數(shù)有志向的三鼎甲都會選擇第一和第三條路,而第一條,穩(wěn)定性和可行性更高一些。

  作為國子監(jiān)的大儒,又是從小看著云華長大的,鄭玄繼而詢問:“將來有沒有打算回歸國子監(jiān)?”

  云華搖搖頭:“前路未明,學(xué)生尚未思考如此深遠?!?p>  隱晦有拒絕的意思。

  在國子監(jiān)進修教書,能夠經(jīng)常和女帝接觸么?

  不過這個想法他可不敢說出口。

  “好。”鄭玄只是應(yīng)了一聲,并沒有說什么。

  云華這般年輕的探花郎,他見多了,基本上都是埋頭苦讀暫時無深遠規(guī)劃的,可以理解。

  不過,既然自己的弟子已經(jīng)初步選好了路,鄭玄不忘提點:“你可知你們這一屆三鼎甲,進入翰林院,主要任務(wù)何為?”

  云華脫口回應(yīng):“修史?!?p>  鄭玄再問:“修的是哪段歷史?”

  云華很聰明,立馬就聽出了對方指點的意思,搖搖頭道:“不知,還請老師提示?!?p>  鄭玄意味深長看了云華一樣,唇角微動,緩緩?fù)鲁觯骸伴L安之亂!”

  云華整個人怔了一下,突然意識到今日老師叫自己過來的目的了。

  不是詢問前程,因為他早就猜到了自己的決定,明明擺擺地要給自己提示。

  長安之亂,乃是王朝最為動蕩、最為黑暗,也是掩蓋得最深的一段歷史。

  長安之亂短短一年時間,王朝人口大幅減滅,文化受到摧殘,歷史出現(xiàn)斷層。

  幸存下來的弱者,無法得知當(dāng)年發(fā)生了什么,亂是亂在了哪里。

  而強者,卻又緘默其口,不敢說出,亦或是不能說出。

  天下人無法知曉那段時間發(fā)生了什么,但卻讓每個人印象深刻。

  甚至不少人認(rèn)為,從未發(fā)生過什么“長安之亂”,不過是三人成虎,深入了人心罷了。

  不然,發(fā)生了如此大亂,十六年后的今天,憑什么王朝能夠如此繁榮昌盛?

  但逢大亂,必將要經(jīng)過長久的修復(fù),不是短短十幾年便能恢復(fù)昌盛的。

  云華可不會簡單認(rèn)為這是曼德拉效應(yīng)。

  這一切,都是因為天機遭受屏蔽,有人意欲隱瞞什么,陰謀很可能延續(xù)至今。

  不過,他眉頭緊鎖,有一點疑惑:“老師,為何要等到現(xiàn)在才修那段歷史?”

  歷史與天道相呼應(yīng),若是歷史出現(xiàn)了斷層,定會有損王朝的氣運。

  而長安之亂這個斷層,隔了十六年未曾修補,放到如今才重提,是否有種亡羊補牢的意味?

  鄭玄搖了搖頭:“這是陛下提出來的,而陛下的心思,沒幾個人揣測得透,你只需要知道,陛下的決定,定不會有錯即可,但是……”

  話鋒突轉(zhuǎn),意味深長看著云華:“這段歷史,乃是尋常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你選擇的路,現(xiàn)在改變還來得及,可曾想好了?”

  渾濁的雙眼,飽含著對學(xué)生的關(guān)切與勸誡。

  在鄭玄的注視下,云華眉宇迅速展開。

  “若是沒有老師提點,我覺得進入翰林院,是人生的一條捷徑。”

  “而現(xiàn)在……”

  “我愿意一條路走到黑!”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