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遷村屯,在剛剛搬來那些年,周邊的山坡,大山都是有些茂密的灌木叢,生長著各式各類的野果。
孩童時候的陳二狗與堂哥,大哥大姐們經(jīng)常跑去打野,每到野果成熟的季節(jié),像猴子一般無師自通會各種技能,爬樹爬坡,摘到最多的是番石榴,捻子果,無花果。吃的捻子果嘴巴舌頭都染成了紫黑色。
那些年,為了發(fā)展經(jīng)濟(jì)而開始推廣種植甘蔗,對于貧窮的農(nóng)民來說,甘蔗算得上是好東西,打理比較方便,每年砍一次,種一次可砍伐三次,每次砍伐后放大火燒一燒甘蔗葉,又能長出來。三年之后又翻耕重新種植。
甘蔗的種植也引來了肥碩的田鼠在甘蔗地繁衍生息,吃得肥頭大耳,最大的將近半斤多。于是乎,童年的他們帶上土狗阿黃,帶上鐵鏟鋤頭幾個人就去挖田鼠。
阿黃天生嗅覺靈敏,任何老鼠洞穴再深也逃不過它靈敏的鼻子,不僅會探測,還會用狗爪刨土,還會吼叫威脅老鼠。
不過它也有走眼的時候,有時候抓到的不是老鼠而是蛇。
對于捕抓田鼠這件事,阿黃是主角,但他從不持功自傲,也不會多要求多吃一塊肉,給多少骨頭剩飯菜就吃多少,也不挑食。
好幾次,田鼠抓到了,小伙伴們就燒熱水,拔毛,掏內(nèi)臟,沖洗干凈,架起幾塊石頭生火燒成炭就燒烤。
除了直接燒烤,他們還學(xué)會了用土堆搭起土窯,底部放柴火燒紅了,放紅薯,放芋頭,放荷葉包裹的田鼠肉,鳥肉。
土窯做出來的味道比燒烤美味多了,外焦里嫩,飄香四溢。
那里還有一種冬至節(jié)日制作的糍粑,純粹糯米飯打成泥狀捏成的餅狀,剛做出來是軟糯芳香,放久了就變硬,需要加熱才能吃。冬天,他們喜歡圍在火堆前面烤著糍粑吃。
山坡間,灌木多,夏天鳥兒繁殖季節(jié),經(jīng)常能抓到一些小鳥的幼崽,童年的他們喜歡抓一些回來飼養(yǎng)。蟲子很容易找,山坡很容易也就能抓到蚱蜢,只取柔軟的腹部喂食,堅硬的腿和胸能讓雛鳥咔喉嚨。
除了蚱蜢,村里為了吃到竹筍,往往種了許多的竹子,竹子的葉片經(jīng)常長有大量的菜青蟲,卷葉蟲,將其喂鳥是最佳的方法。
小鳥長大后,他們會帶著剛長翅膀的鳥兒去空曠的地方,教他們飛行。鳥兒從小養(yǎng),長大后也認(rèn)主人,去玩也懂得回來。不過,等它學(xué)會獨立生活,跟其他鳥兒一起玩耍久了,就會逐漸跟他們的玩伴離家出走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孩童時候的他們,學(xué)會了制作彈弓去打鳥,像陳二蛋這種居然偷偷學(xué)會了制作可以打鳥的手槍。
簡易的材料和工藝,用火柴頭和大地雷公拆下來的火藥,放入導(dǎo)筒沖壓,扣動扳機(jī)就能射擊,只是威力差強人意。
至于彈弓,制作更加簡單,除了這兩樣工具,還有弓箭,用來射殺豬舍偷吃豬飼料的老鼠。這種老鼠一般射殺后丟給貓吃,因為它比較臟,味道也不好。田鼠屬于吃甘蔗和野菜長大,接近野生狀態(tài),味道比較好。
草根酸奶味
感謝投推薦票,點收藏的朋友,這本書是寫實小說,滿滿的回憶,應(yīng)該不會撲街。放心大膽的收藏,作為輕小說,不會太長。